小时候,姥爷生活的那个小山村,是真正的靠天吃饭的地方山路崎岖,田地贫瘠,乡间的小路上,收获了粮食甚至只能靠肩担手提或背负前行,几乎就没有平整的路可走少不更事的我曾不止一次的问,为什么不搬走呢?为什么非得住在这个路这么不好走的地方呢?,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雨天走路如何甩泥?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雨天走路如何甩泥(泥点子甩出来的人)

雨天走路如何甩泥

小时候,姥爷生活的那个小山村,是真正的靠天吃饭的地方。山路崎岖,田地贫瘠,乡间的小路上,收获了粮食甚至只能靠肩担手提或背负前行,几乎就没有平整的路可走。少不更事的我曾不止一次的问,为什么不搬走呢?为什么非得住在这个路这么不好走的地方呢?

姥爷常常沉默地抽着烟袋,有时候说,搬个家哪有那么容易啊,不是一挑子就能挑走了。被问急了,就说,这都是命啊,不是说人都是泥捏出来的吗,有的人的命就是用泥点子甩出来的。然后起身去忙他永远忙不完的农活,常常是边走路边哼着我听不懂的歌,一副乐观的样子。

很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看到了完整的“女娲造人”的故事,才明白姥爷说的人是泥捏出来的是什么意思。说的是盘古开天辟地以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和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甚至有了鸟兽虫鱼,却单单没有人类。

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叫做“女娲”。有一天,女娲走在这片苍茫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变得富有生气。她一直走呀走呀,走得有些疲倦了,于是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皱皱眉头,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皱眉头。她猛然醒悟了,这天地之间不就是少了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吗?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这个世界呢?这样想着,她顺手从池边抓起一团黄泥,搀和了水,在手里揉捏着,揉捏成了一个娃娃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奇迹出现了,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到地面,马上就拥有了生命,并且一开口就喊:“妈妈!”接着就是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就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于是,她又继续用黄泥做了许多能说会走的可爱的小人儿。并且女娲还想出了一个高效率的造人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根枯藤,伸入泥潭里,将水搅浑成浑黄的泥浆,向地面上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小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一模一样。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大地上不久就布满了人。这时,女娲又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类终究是要死亡的,怎样才能让人类长久地生活在大地上呢。后来她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那些小人儿分为男女,让男人和女人结合起来,叫他们自己去创造后代。这样,人类的种子就世世代代绵延下来,并且一天比一天在增多。

每当想起这个故事,我就想起那些在乡村老家生活了一辈子的姥爷那一辈的人。他们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地耕种着赖以生存的土地,真正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生活了一辈子。他们对生活隐忍,宽厚,乐天知命,以及对于艰苦劳动的习以为常,实际上是在诠释一个生命的过程吧。这个生命是那片贫瘠的土地给的,他自然也虔诚地躬着腰,一生辛苦地服侍着那片土地,哪怕这个生命是多么的渺小和卑微。这个过程,亦给他生活的希望和慰藉。

他们何尝不清楚劳动的艰辛和价值的不对等?只是,他可能知道,他没有能力再去做其它的事情,或者根本就没有想过去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不敢也不愿意去做。他们对那片贫瘠的土地的谦恭和敬畏,甚而近乎于癫狂式的念眷恋,令少不更事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也许,他们曾经无数次的感叹:那些生活在“高处”的人,是女娲用手抟出的泥丸塑造的。而自己,是女娲用枯藤在泥水中滚拉后,在空中弹甩溅出的泥点化成的。他们甘于生命的平凡,屈服于命运的安排,在那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了一辈子,却尽自己所能,倾其所有,让后代们走出大山,远离贫穷的生活,去过自己从来没有过的生活!

这,何尝不是另一种伟大!

壹点号张继霞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