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嫩、美味,肉肥、Q弹;清炒、盐焗、白灼、糟醉、烧烤、煲汤,无论选哪一种,都可以做成一道咪道佬嗲的海鲜佳肴,这便是人见人爱的贝壳类海鲜,又称小海鲜。今年贝壳类海鲜上市高峰推迟近一个月,近50个品种现正大量上市。沪上贝壳类海鲜最大的批发市场——江杨市场目前日销量已超过百万斤,创今年日销量之最。

据悉,贝壳类海鲜主产辽宁、福建、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大都围海养殖,属于半野生海鲜。贝壳类海鲜品种繁多,进入上海市场的品种主要有近50种,包括上海市民非常熟悉的花蛤、蛏子、蛤蜊、生蚝、扇贝、白蛤、鲍鱼、竹蛏、海瓜子、白瓜子、海螺等。

最便宜的贝壳类海鲜(上市高峰推迟一个月)(1)

在所有入市销售的贝壳类海鲜中,花蛤、蛏子、蛤蜊上市量最多、销量最大。江杨市场经销商估计,今年这三类海鲜销量占贝壳类海鲜总销量的2/3。

每年6月之后进入贝壳类海鲜销售旺季,直至10月。今年因为疫情,部分养殖户缺人手,加上运输受到一定的限制,上市高峰推迟近一个月,进入7月中旬之后才大量上市。”

近日记者采访本市部分菜市场、生鲜超市,了解到今年贝壳类海鲜的售价已跌至今年最低,与去年持平。某生鲜超市花蛤零售9.9元一斤;一斤25至35只的文蛤零售每斤19.9元;30至40克大竹蛏零售15.8元/个;每斤40至50只蛏子零售23.8元一斤。

最便宜的贝壳类海鲜(上市高峰推迟一个月)(2)

菜市场贝壳类海鲜的零售价与生鲜超市接近,比如旅顺路附近一菜场花蛤卖10元一斤,蛏子零售25元一斤,文蛤零售22元一斤,10头鲍卖6元一只。

该菜市场水产摊主说:

这两天最好卖的是花蛤,一天要卖30多斤,主要是价格便宜。其实,要讲哪一种贝壳类海鲜特别好吃还真难说,主要是上市量大、售价便宜,销量就大了。”

最便宜的贝壳类海鲜(上市高峰推迟一个月)(3)

上海水产行业协会水产专家分析,5月之后,东海、黄海、渤海等相继进入禁捕期,供应市场的传统海鲜黄鱼、带鱼、鲳鱼、梭子蟹等或是冻品或是人工养殖,象拔蚌、大龙虾、帝王蟹、面包蟹等进口海鲜售价都比较贵。

而恰恰这个时候,进入半野生贝壳类海鲜上市高峰,售价大多数被普通工薪阶层所接受,销量多、消费热自在情理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