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秋时,子路在河水里,救了一个人。那个人用一头牛来感谢子路。子路收下了。

孔子知道这件事之后,表扬了一句:“鲁人必拯溺者矣。”

救人是人的本性,接受感恩,也是。如果长期这样互动,一个国家的人,都会变好。

不得不说,孔子考虑的问题,是长久的。一句话,就帮助了多方面的人。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的都别人的表扬,但是其初衷却值得磋商,正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画龙画虎难画骨”。对于人心,我们需要小心提防,不要因为耳根软,就随意着了别人的道。

喜欢说以下几种话的人,表面是对你好,实际是在伤害你,令人防不胜防。

遇到真心对你好的人是什么心态(喜欢说以下几种话的人)(1)

02

第一,说“挑拨离间”的话,破坏人际关系。

战国时,秦惠王广纳人才。墨家的谢子闻讯赶到秦国,希望得到重用。

在谢子尚未抵达秦国的时候,墨家的唐姑果已经在秦惠王身边有一段时间了。

唐姑果担心,谢子比自己更厉害,要是被重用了,自己的地位不保。于是他对秦惠王说:“谢子这个人,能说会道,内心很毒辣,这次来秦国,是为了结交太子,另有所图。”

因此,秦惠王讨厌、疏远谢子。

照理来说,唐姑果和谢子的同道中人,应该互相帮助。但是唐姑果却说了窝里反的话,让大家都很难受。

任何一个人要成大事,都要得到身边人的帮助,需要汇聚人脉。如果身边有人总是挑拨关系,估计你和“所有人”都谈不来,就会出现“亲小人,远君子”的局面。

挑拨关系,表面上是为了自己的位置,在帮助别人“识人”,其实是“搅局”。你和这样的人交往,人生就会混乱。

03

第二,说“暗示丑陋”的话,指引错误的方向。

《吕氏春秋》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楚威王虚心求教,向沈尹华学习文献方面的知识。

大臣昭釐向楚威王打小报告:“外面的人都说,大王您是沈尹华的徒弟。”

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君王,怎么能够接受有人比自己更加高级呢?如果这样的话,就颜面扫地了。因此,楚威王不再学习。

“暗示效应”告诉我们,通过一些抽象的行为、语言,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心情,发展的方向等。如果我们接受了错误的暗示,认为自己当下正在做错误的事情,就会停止,或者陷入迷茫。

对于暗示的话,我们应该冷静分析,学会“反暗示效应”——朝着相反的方向去思考,就能够发现端倪了。

如果楚威王懂得“越谦卑越尊贵”的道理,事情的结局就不一样了。可是他并没有深层次去思考,结果被人牵着鼻子走。

遇到真心对你好的人是什么心态(喜欢说以下几种话的人)(2)

04

第三,说“见利忘义”的话,想要独自占有财物。

看过一个笑话:古时候,齐国有一个人,想要发大财。戴上帽子,走到卖金子的人前面,拿起金子就跑。

他被官吏抓住后,说:“哎呀,我只是看到金子,没有看到有人。”

见钱眼开的人,到处都是,但是我们要保持理智。发财需要找对方法,不要做昧良心、违法乱纪的事情。

当一个人说的话,根本目标是为了“一己私利”,说明他在想办法占有原本属于你的东西。甚至会让你失去所有的财富。

比方说,你家修建了围墙,邻居家的枣树,有枝丫伸过围墙。有路人说,这样做太过分了,要给枣树修理枝条。然后,他拿起锯子,把多余的枝条锯下来,并拖回家做柴火。

你呢?因此,得罪了邻居,内心很难受。

有句话说得好:“我们常常对社会上的见利忘义义愤填膺,却不知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员。”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因此我们是被人“鼓吹利益”的时候,会很有兴趣,一步一步被对方套牢。这就是“贪小便宜,亏大钱”的根本所在。

想要避开这样的祸害,就要拒绝贪婪,听到和利益有关系的话,就要三思。

05

第四,说“不顾后果”的话,损人不利己。

政治家吕不韦写过这样一个故事:鲁国的季平子和郈昭伯,两家相约斗鸡,季家输了。

季平子很生气,强行占有了郈家的院子。

郈昭伯在鲁昭公面前,诽谤季平子,说季平子做了危害鲁国的事情。鲁昭公不分青红皂白,派兵攻打季平子。从此,很长一段时间,鲁国都陷入混乱局面,没有“赢家”。

有一种人,唯恐天下不乱。他的话,无非是让大家争得“鱼死网破”,他就便于“浑水摸鱼”。

事实上,越是混乱的局面,越难以摸鱼。就算得到了鱼,也会因为周边的环境太差,导致人心惶惶,甚至因此弄丢幸福的家园。

所有煽风点火的话,都是来伤害你的。特别是你在愤怒的时候,有人认同了你的愤怒,就要特别谨慎,否则你就会做“冲动的事情”。

对你好的人,会给你“当头棒喝”,让从愤怒、负能量之中,抽身而退。

遇到真心对你好的人是什么心态(喜欢说以下几种话的人)(3)

06

网络作家安妮宝贝说过:“容易伤害别人和自己的,总是对距离的边缘模糊不清的人。”

能够伤害你的人,不是遥不可及的人,而是你身边的人,并且没有“边界感”。他总是用言语来干扰你,给你一些错误的指引。

做人要保持清醒,如蜜糖一样的话,多半是糖衣炮弹;如苦瓜一样的话,多半是先苦后甜的。

远离伤害的根本,不是改变别人,而是做更加优秀的自己,别人自然就无懈可击了。

不管多大年纪,认清黑白,心中有光。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