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又什么时候诞生的?

网上搜索这个问题大概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答案,其中大多是: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在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简称ENIAC(埃尼阿克)也是公认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台现代电子计算机,我记得以前小学课本还是初中课本上有介绍。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

在17世纪到20世纪的几百年间,出现过一批不带电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没有电路板,只有一堆机械齿。17世纪法国有一位“全能超人”帕斯卡,他即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

他发明了一个内部装一堆齿轮的盒子,只要旋紧发条它就可以转起来。不过,这个机械式计算机只能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水平也就相当于幼儿园小朋友。后来到了19世纪英国数学家巴贝奇制造出了差分机,则会计算一些数学函数了。巴贝奇梦想着制造出一台功能更齐全的第二代机,但是最后没有成功。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2)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意识到机械齿轮计算机的计算能力极其有限,要想让计算机拥有更强的计算能力,只有发明出更高端的算力机器。

于是,电子计算机被制造出来,依靠电力计算比齿轮工作速度更快更准确!因为电子计算机超强的计算能力在二战期间,很多飞机,炮弹的飞行轨迹等复杂的计算让电子计算机拥有了施展身手的机会。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3)

世界上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

1947年,随着晶体管发明以及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incent Wilkes)发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计算机不再是机械设备,而是成为电子产品。直到1954年在美国贝尔实验室制造出了第一台晶体管计算机(IT计算机)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数字机

这种计算机硬件方面,采用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作为逻辑原件,采用磁芯为主存储器。软件方面,用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

速度更快,一秒钟达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可靠性提升了很多。从此计算机进入了通用化,系统化和标准化等应用于文字处理图形图像处理领域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4)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至今)

这种计算机结构也是我们现在通用的电脑,硬件方面采用了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LS和VLSI)为主要逻辑原件,软件方面,开始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5)

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1971年诞生在美国硅谷,从此开启了微型计算机的时代。应用领域变得更加广泛,从处理事物,科学计算慢慢的走向平常人家和企业办公桌上。

超级计算机领域

超算一般是指能够处理一般个人电脑无法处理的大量资料与高速运算的电脑,超算的极大数据存储容量和极快速的数据处理,可以在多种领域进行一些人们普通计算机无法进行的工作。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6)

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咱们国家的计算机领域起步较晚,不过我们在超算领域可不差,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能力。图上超级计算机三次出现在全球超算500强中,(榜首位置)实现三连冠。一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所有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

“神威·太湖之光”共有40960块处理器,其每秒峰值为12.5亿亿次,持续性为每秒9.3亿亿次,性能功耗每瓦特60.5亿次,都曾均居世界第一。整机系统完全使用“中国芯”

现在全球超算排第一的是日本的“富岳”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7)

全球计算机Top500第56期榜单公布,来自日本的“富岳”排名第一,亚军和季军均为美国,我国的神威·太湖之光目前位列第4位。

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8)

量子计算是遵循量子力学规律进行高速数学和逻辑运算、存储及处理量子信息的物理装置。

量子计算机特点主要为运行速度较快、处理信息能力较强、应用范围较广等。而且保密领域比较强。

近日安徽合肥中国科技大学成功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这个以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为命名。

比目前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富岳”快100万亿倍!

量子计算机与光子计算机谁快(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9)

自此中国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量子优越性”的国家这是值得载入史册的一天,“九章”的诞生,对比美国谷歌去年开发的“悬铃木”更加的迅速,使用门槛更低。

“悬铃木”需要在零下273摄氏度的环境里通过超导线圈产生53个量子比特从而实现量子计算。“九章”则是在常温环境下把激光分割聚焦通过晶体和干涉仪彼此“对话”构建出76个光量子比特,计算速度上更加快了100万亿倍

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复兴发展影响

无论是航空航天的探月工程命名,还是科技发展的创新都离不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智慧民族,祖先给我们的灿烂的文化,处处闪烁着光芒,华夏五千年的文化为人类智慧宝库留下极其珍贵的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