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漫威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受到越来越多人的欢迎,超级英雄风格也渐趋多样化。漫威总裁凯文·费奇在某个采访中表示“公开的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或其他非异性恋的英雄将会加入漫威宇宙,这些角色将是粉丝们以前见过的和他们还没有在屏幕上见过的。”在《蜘蛛侠:英雄远征》上映前,蜘蛛侠扮演者荷兰弟在某个采访中,被问到有关于同性恋话题,荷兰弟则说他并不介意帕克以同性恋的身份继续做蜘蛛侠。

如今关于同性恋的电影题材在慢慢发展,同性恋的观念以及逐渐出现在大众的生活中,也有不少同性恋的发声。但由于许多人依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无法接受同性恋存在现象的比比皆是。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1)

同性恋的现象

前两天朋友突然告诉我,她家姑娘(16岁)在交往的对象居然是一个女孩。她一天下班的时候,路过学校发现她和一个女生“过分”亲密。问了她家姑娘怎么突然喜欢女孩子了,她家姑娘说“现在大家都流行这个,异性都是为了传宗接代,同性才是真爱”我对此感到大为吃惊,曾经那个经常对我说喜欢某个男明星的小姑娘,怎么就突然开始喜欢女生了呢。

在很多60后、70后的父母看来,同性恋是某方面存在缺陷的体现,也存在很多的现象,例如当孩子和父母提起自己是同性恋时,对其并不重视和不理解;亦是知道孩子是同性恋后,反应过于惊吓。总而言之,便是对于同性恋的了解较少,或者说完全不懂其的概念是什么。

简单来说,同性恋就如字面上意思,在心理、情感上的兴趣对象均为同性别的人,无论这样的兴趣是否这样的兴趣从外显行为中表露出来。很多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孩子好端端的会突然性取向变成同性呢?孩子同性恋并不是突然凭空就出现的,而是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形成。接下来的篇幅我将从三个大点来分析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同性恋。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2)

同性恋是天生性的结果

有科学家认为,男性和女性的体内分别存在雄激素和雌激素,而在一般情况男性的雄激素占比大,女性的雌激素占比大。由于胎儿期或青春期激素分泌的某些不平衡,导致了有些男生的雌激素占比大,有些女生的雄激素占比大。

同性恋的倾向和行为,是男性过多地分泌雌激素和女性过多分泌雄激素导致的。举个简单例子来说,在我们的周围时常会有一个行为举止较为女性的男生,举手投足之间就像女生一样;同时也会有一些女生行为举止富有阳刚之气,被称为“假小子”而这类人成为同性恋者的概率较高。

这些天生就有成为同性恋群体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从小父母对于这些理论并不看重,并且完全不知道有这种理论的存在。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3)

假小子

同性恋是角色化的结果

一旦孩子在社会关系中被规定或者被暗示产生的某种心理或者行为,就会习惯性认为这是自己理应做的事情,类似于剧本规定演员所需出演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在生活中,孩子其实和成人一样,时常需要在不同的场景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但由于孩子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便会因此被环境的暗示所催眠,混淆自己本身和自己所在扮演的角色。

与其说这是一种病态的思想,更不如说这是一个难以解开的心结问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孩子突然开始害怕黑夜,很大原因是由于在夜晚中受到过某种惊吓,因此给心理上带来沉重的负担。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让他重新认识黑夜其实并不可怕。

在自定义模式下的角色混淆,多半与这个孩子之前生长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或许可以很快的进入孩子的社会现实中,他们将从中获得自我认同,却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中清楚自己的真实身份。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4)

男扮女装

经典电影《霸王别姬》讲述的便是小豆子(程蝶衣)因陷入角色,而用一生去爱另一个男人的故事。小豆子的母亲是为青楼妓女,在当时的旧社会很难做到抚养一个孩子长大,便送小豆子去了戏班。小豆子刚来到戏班子时,在严格的、艰苦的训练生活环境中,处处受到师哥的保护,让年幼敏感的小豆子产生了心理依赖。

剧中小豆子有句唱词是“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但是他总是唱反成“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在当时常以“棍棒之下出孝子”为主要的教育方式。师傅将烟锅子塞进小豆子嘴里,并且在师哥的刺激下,小豆子才终于改口“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5)

小豆子剧照(图片来源于网络)

小豆子的童年时光没有父母的陪伴,在严酷封建戏园子的时代背景下,只能默默忍受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煎熬。小豆子的思想观念最初是正确的,本知道自己是个男生,所以才一直唱错词。

然而迫于残酷的惩罚和师哥的刺激只能被动改口,在戏词的暗示下不断地自我默认,以及缺乏正确的引导,混淆了自己的性别身份。情感从此发生错乱,混淆了友情与爱情,混淆了男人与女人,混淆了幻想与现实。

同性恋是意象暗示的结果

心理学上认为“儿童总是观察别人的脸色来确定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就像是把别人的表情当成镜子,并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一个人关于自己的观念,自我意象是由别人对自己的观点和反应来塑造的。”同性恋主要是受到来自家庭中主要成员性别品质、家庭环境以及社会角色的暗示作用。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6)

孩子容易在家长对男孩和女孩的态度中,产生一定的负面思想。当下,还有仍然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家庭,当孩子是个女孩时,难免产生失望的心情,就将女孩的生活用男孩来养。例如给孩子买男孩穿的衣服,给其报一些男孩的兴趣班,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畸形思想,渴望自己成为一个男孩子。

不少家庭的爷爷奶奶依旧保留陈旧的观念,对家里的男生便格外疼爱。在家庭环境暗示的不断强化作用下,孩子更加的认同男性角色,认为自己身上只要有男性的特质才会得到家人的爱。随着年龄的增加,言行举止和谈吐风格都慢慢朝着男性化发展,从自己的思想中便认为自己是个男生。在青春期时与男生一同玩耍,追求漂亮可爱的女生。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7)

孩子容易受到一个由过分强悍且飞扬跋扈的母亲和软弱、胆小怕事、被动的父亲的影响,容易造成男孩在男性气质的形成方面产生障碍,因此导致了同性恋。因为父亲在家的影响力较弱,孩子不断受到母亲强势的女性品质的暗示,也习得了女性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因此他长大后很可能和他母亲的处事方式是一样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当你看到一个男孩子像女生一样,用手将并不存在的头发鬓角往耳后勾,或许会觉得十分奇怪和滑稽,但是他自身而言已经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无意识习惯。在女性行为方式不断暗示下,幻想自己已经是是一个女孩子。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8)

心理学家荣格的人格面具理论认为“人在处事中,按着别人的期望,戴上了一层人格面具,这个面具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2000年以后QQ和微信的发展,便开始流行“网恋”之说。很多女生认为网恋是一种“潮流”,就纷纷加入这个队伍,在网络上随便认识一个男生就说这是自己的对象。

在孩子的言语中经常听到,某个女同学和一个很像男生的女同学在一起啦。朋友的孩子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其实她们并不是真正的同性恋,而是出于周围的影响,是一种突然出现“潮流”,自己如果不加入就落伍了。认为同性恋本身就是时尚,稀里糊涂的加入了同性恋的圈子,其实被社会集体催眠的现象。

“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9)

其实这些现象就如心理学所说的人格面具,人格面具是我们理想化的自我,这个理想化的自我,与真实的自我其实并不一致。在这种理想化下的自我暗示,不自觉地步入了与真实人性不同的心境。

结语

今天关于同性恋为什么会产生的分享,家长需要明确一点:无论是天生是同性恋倾向还是后天环境的影响,如果孩子是真心喜欢,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同角度的换位思考;然而对于盲目跟风,试图以此作为潮流的孩子,便要以此警惕,作为家长需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避免出现不妥当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