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寒的人往往阳气不足,表现为手脚冰凉、手脚发红或发白,这是因为体内血液循环不好。长期处于寒性体质,女性会影响到生育、月经等,男性会引发性功能障碍。

寒湿体质的人属于阴虚还是阳虚(为什么会体寒多数是阳气寒)(1)

为什么会体寒

体寒是先天体质和后天生活习惯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如果先天体质有寒,则要注重后天生活习惯的健康状态,才能平衡体内的阴阳。

多数由于阳气寒

所谓阳气就是人的生命之气,即中医所说的元气。人正是依靠着这股阳气的推动和温煦、蒸腾与生发功能,才得以让体内的血液流通和运行全身,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肌肉皮毛。正所谓“阳气在人在,阳气无人亡”。

寒湿体质的人属于阴虚还是阳虚(为什么会体寒多数是阳气寒)(2)

大多数体寒是由于阳气不足而引起的。阳气不足的原因在于人体消耗的阳气超过了补充的阳气量,致使人体阳气总量低于维持正常运转所需。阳气不足也许是由先天遗传造成的,也有后天不良生活习惯的因素。

想要缓解体寒,就要补充体内阳气。

一是可以进行运动,如慢跑、散步,可以让全身的经络、气血、骨骼、肌肉动起来,有助于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二是适量食用有温补作用的食材,如羊肉、红枣、桂圆等,以补阳气。

阴邪过盛亦体寒

有的人不是阳虚,却也有体寒的症状,这是为什么呢?

在中医理论中,有“六淫”之说主要是指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其中寒湿属于同一类,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阴冷。

一旦寒湿之邪意图侵袭人体,就会受到体内阳气的奋力抗争。即使体内的阳气强盛不虚,与外界寒湿搏斗依然会有所损耗,所以古人才说寒湿为阴邪,最损伤人的阳气。

寒湿体质的人属于阴虚还是阳虚(为什么会体寒多数是阳气寒)(3)

在人体的脏腑中,最惧怕寒湿两邪的就是脾胃,因为气为阳、脾主升,而寒邪会压抑和阻遏阳气的运行,湿邪可困扰和妨碍脾胃的运化。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既要保护阳气,也要关注脾胃,避免寒湿之邪乘虚而入,造成体寒。

女性体寒毛病多

女性属阴盛寒重之体,天生阳气就较为虚弱。现实生活中女性不是手脚不温,就是畏寒怕冷。民间也一直有着“十个女人九个寒”的说法。

根据现代医学研究,神经和内分泌功能在体温36.5~37℃时能够最好地发挥作用。一旦温度低于36.5℃,皮肤上的神经感应器便会迅速将这一信息传递到位于丘脑的体温调节中心,随后体温调节中心就会通过自主神经进行调节,命令身体外周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当女性遭遇寒冷刺激时,极有可能诱发“下丘脑(垂体)—卵巢—子宫性腺轴”功能障碍,最明显的症状就是出现月经不调、排卵异常等。所以不少医学专家都认为:低温寒冷是造成女性疾病多发的罪魁祸首之一。

从中医角度来说,男人性热属阳,需要“冷养”;而女人性寒属阴,需要“热养”。女性的子宫就十分惧怕低温寒冷的刺激,若不注意小腹、会阴部位的保暖,就会引发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别为寒湿打开门

夏日炎炎,躲进空调房成为人们避暑的最佳选择,殊不知空调冷气的开放为“寒湿”入侵身体大开方便之门。过低的温度直接导致室内寒气过重,寒湿入侵从而伤及人的阳气,降低人的免疫机能,最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夏天开空调本来就与中医提倡的“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背道而驰,因为夏季适量出汗能够使阳气外扩到身体表面,将津液输送给肌肤,从而保持机体内的阴阳平衡。

寒湿体质的人属于阴虚还是阳虚(为什么会体寒多数是阳气寒)(4)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首先就会导致皮肤毛孔开闭功能失常,引起体内气血循环不畅;接着就会影响正常的散热排汗功能;然后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

此外,一些年轻女性穿衣服越来越露、透、薄,露脐装、超短裙纷纷登场,小腹及会阴部不注重保暖。

寒湿体质的人属于阴虚还是阳虚(为什么会体寒多数是阳气寒)(5)

在寒冷的冬天,人们开始吃起了清暑解热的西瓜等各种反季节水果和蔬菜,喝着寒气冲天的冰镇饮料,食用大量性寒的水产品。这些坏习惯正侵蚀着人们的阳气,损害着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