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是:"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大抵少年心性不稳,再读热血《水浒》恐难以自控。而耄耋之年去感受《三国》字里行间的"天命难违",也恐怕悲愁难散。

然而,这话却也不是完全绝对。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道理,名震天下的"豹子头"林冲,也很难受到所有人的喜欢。

为什么林冲在梁山不受重用(为何在梁山不受待见)(1)

在《水浒传》第七回"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中,林冲以一副儒雅而又狂野的奇特模样出场。"智深听得,收住了手看时,只见墙缺边立着一个官人。怎生打扮?但见: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水浒传》中,林冲俨然一个行侠仗义的"小张飞"。后来,戏剧等艺术作品不断改编,林冲的形象逐渐走向清秀、儒雅的儒将模样。但他的个性特征还是十分鲜明,既光明磊落、仗义疏财,又委曲求全、谨小慎微。

在《水浒传》第十一回"朱贵水亭施号箭,林冲雪夜上梁山"中,林冲趁着酒兴在酒店的白粉壁上题诗一首:"仗义是林冲,为人最朴忠。江湖驰誉望,京国显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类转蓬。他年若得志,威镇泰山东。"

这首诗在不同版本的《水浒》里略有不同,但都突出了林冲的"仗义"和"朴忠"。正是因为他早期坚守正义,并且相信世间存有正义,所以在高衙内调戏妻子,高俅坑害自己的时候,他都忍了下来。要不是他在沧州无意间得知真相,恐怕他还是会继续做一个只求自己行得端、坐得正的正人君子。

为什么林冲在梁山不受重用(为何在梁山不受待见)(2)

然而,这样的性格,放在梁山好汉群里,不免就显得有些"怯懦"。

在对待林冲之妻被高衙内轻薄一事上,林冲和鲁智深的态度明显不同来。林冲表示:"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

可要是鲁智深遇到这种事,态度就和林冲大相径庭。"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摄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

林冲愿意息事宁人,鲁智深似乎要打死他。由此可以看出,林冲真有点让人哀其不幸了。即使在被压迫,甚至走投无路的境况,他也没有打心底去反抗恶官。

显然,林冲是梁山好汉里的一个异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虽人站在梁山好汉的行列里,林冲却没有和他们真正齐心。他看起来像是"孤家寡人"了。

为什么林冲在梁山不受重用(为何在梁山不受待见)(3)

委曲求全、相对优柔寡断的个性,让林冲显得很不合群。鲁智深邀请林冲明日再会,结果林冲"连日闷闷不已,懒上街去"。

早在野猪林中,鲁智深对林冲出手相救的时候,林冲优柔寡断,没有梁山好汉应有的果敢刚毅。董超和薛霸将林冲绑在树上,薛霸正双手举起棍棒,朝林冲的脑袋上劈了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关键时候,鲁智深出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可林冲却劝到:"这事跟这两个没有关系,都是高太尉安排的,他们也没有办法。今天就是杀了这两,他们也很是冤枉。"林冲以德报怨,放过了董超和薛霸。

为什么林冲在梁山不受重用(为何在梁山不受待见)(4)

以儒家的仁义道德来看,林冲做的似乎很有道理。可在江湖好汉们看来,林冲婆婆妈妈、胆小如鼠、懦弱不堪,甚至还有点向朝廷示好的味道。

这样的认识一旦进入梁山好汉们的脑海,那无论林冲是"嵌宝头盔稳戴,磨银铠甲重披。素罗袍上绣花枝,狮蛮带琼瑶密砌。丈八蛇矛紧挺,霜花骏马频嘶。"还是坐镇左军寨,在排座次时位列第六,都很难拉近他和好汉们的距离。

说豁达的鲁智深难以接受林冲,虽然有点言过其实,但也不失为梁山好汉们的共识。虽然鲁智深能和他结拜,和他交心,但不代表林冲的性格就和梁山好汉们的性格颇为契合。

林冲能有"忠武郎"的谥号,实在离不开他秉性里的委曲求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