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志有恒,方能匡时救世。达摩十年面壁,苦苦修炼,破壁之日终成就一代高僧。

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图破壁”,就是要求自己像达摩那样面壁苦学,求得“济世”的本领。自强不息的努力,这就是周恩来成功的基本条件。

1913年,15岁的周恩来因伯父周贻赓的工作变动,离开了沈阳奔赴天津,以优异的成绩考进天津南开中学。天津是华北的大商埠,西卫北京,东扼渤海,它的地理位置使得近代以来各国列强对之垂涎三尺,也就成为了较早开放的门户。

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周恩来的面壁十年)(1)

1914年,在天津南开学校读书时的周恩来

天津近代工业兴起较早,新式教育也居于比较先进的地位。南开中学是一所四年制的学校,完全是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建立起来的。校长张伯苓是一位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南开校风以“严肃、庄重”而著称。学生一进校门,就有一面大镜子悬于左侧,以供端正仪容之用。镜上还铭刻有醒目的“诰诫之言”:

面必净 发必理 衣必整 胸容宽

钮必扣 头容正 肩容平 背容直

气 象:勿 傲 勿 暴 勿 怠

颜 色:宜 和 宜 静 宜 庄

周恩来之一生风度翩翩,仪表不凡,彬彬有礼,庄重大方,性格和蔼,平易近人,就是在南开养成的好习惯。

他从1913 年 8 月入学,到 1917 年 6月毕业,在南开学习了整整四年时间。对南开周恩来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他说:“我每次来至天津,总是告诉我过去的师友说,我还是感谢南开中学给我那些启蒙的基本知识,使我便可能寻求新的知识,接触新的知识。”

周恩来在南开求学的四年,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的处境正日渐恶化,清王朝完结之后,政府仍是每况愈下,混乱在中国蔓延,外强的威胁日趋严重。随着他年龄的增大和对国情的加深了解,他的忧国忧民心情更加激烈。当时周恩来所写的一首政治评论诗,明显反映了他的心情。

茫茫大地起风云,

举国昏沉岂足云,

最是伤心秋又到,

虫声唧唧不堪闻。

在他这个时期的作文中,也随处可见这类悲愤的心声。他说,“呜呼!处今日神州存亡之秋,一发千钧之际,东邻同种,忽逞野心,噩耗传来,举国骚然,咸思一战,以为背城借一之举,破釜沉舟之计。一种爱国热忱,似已达于沸点。”

他目睹时艰,忧国忧民,由爱国心切,转化为学习的动力。他对各门功课精进钻研,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有记载他在南开期间,“全校文试,夺得首席。习字比赛,复列其名。长于数学,往往于教授外,自出新法,捷算赛速,两列其茅。”

中学即将毕业,他把自己个人的前途与救国的道路联系在一起反复思虑,终下定决心要出洋留学。因为只有到外国,才能真正学到救国救民的真理,半个世纪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求救国之路,都是面向西方的。周恩来想到美国去,可他家境贫寒,无力成行,他的美国留学梦破灭了。此时,周恩来的一位名叫吴达阁的好友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愿借给他一笔路费,帮助他到日本留学。

日本与中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自明治维新开始强大起来,且日本的国情又与中国极为相似,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又能进行现代化和工业化改革的国家,所以许多有识之士都想来此取经,找到一条救国的终南捷径。

对周恩来而言,除了有类似想法之外,就是考虑到中日之间相距很近,只需较少的路费。另外,当时中日两国还有一个协定,中国学生凡能考取日本政府指定的日本大专院校的,可以享受官费待遇,直到学成回国为止。若能得到官费留学的待遇,求学的费用就能解决了。

因此,周恩来把留学的目标转向了日本,决定去扶桑求学。在离国之前,他凭窗遥望,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俯案写下了这样一首表示自己决心的诗句:

大江歌罢掉头东,

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

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周恩来的面壁十年)(2)

1917 年的秋天,19 岁的周恩来穿过鸭绿江,从朝鲜的釜山登船,到过滔滔的东海,来到了日本。准备刻苦地“面壁”求学,以求一旦学成“济世”的“群科”,将来“破壁”而飞,去改造今日的社会。

在留学日本期间,周恩来还恭敬地抄录了梁启超的《自励》一诗赠以同在日本留学的王朴山,也借此予以自励。诗曰:

献身甘作千矢的,

著述求为万世师。

誓起民权移旧俗,

更研哲理牖新知。

十年以后当思我,

举国有狂欲语谁?

世界无穷愿无尽,

海天寥廓立多时。”

但在日本的求学道路却是十分地艰难,周恩来在南开学的是英文,全无一点日文基础,随着考期的越来越近,同时家里的境况又每况愈下,不久又接到了八伯父去世的消息,一行家书一行泪,使他忧心如焚,心中不知是悲是痛,似乎全都失去了知觉。他报考的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又落选了,官费留学的希望也落空了。这一切对周恩来的打击太大了,落第的苦闷无奈,游子的思乡愁情,压得他抬不起头来,他一度曾考虑用当时日本流行的佛教“无生主义”来为自己解脱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但这些并没有把周恩来压垮,他告诫自己要经得起挫折,他在日记中写道:

“大凡天下的人有真正本事的,必定是能涵养能虚心。看定一种事情应该去做的,就拼命去做,不计利害;不应该做的,便躲着不出头,或是极力反对。这样子人总是心里头有一定主见,轻易不肯改变的。成败固然是不足论事,然而当着他活的时候,总要想他所办的事成功,不能因为有折磨便灰心,也不能因为有小小的成功便满足。梁任公有一句诗:‘世界无穷愿无尽’,我是很赞成的。现在的人总要有个志向,平常的人不过是吃饱了,穿足了,便以为了事。有大志向的人,便想去救国,尽力社会。”

也多亏了他从国内带来的许多《新青年》杂志,他早起晚归都与《新青年》为伴,使他消散几个月来胸中的愁云。他说,“将从前一切事都看成了不足重的事,不足取的事,心里头非常的快活。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我这时候的思想与这句话一点儿也不错。”“我现在心里非常快活。想起我从前所思、所学、所行,实在是一无可取。”他把家庭和个人的悲剧与国家和社会的不幸联系在一起,便使他从个人的悲痛以及对家庭的思念中解脱出来,精神为之一振。在农历戊午年的春节伊始,他给自己定了约法三章:

“第一,想要想比现在还新的思想;第二,做要做现在最新的事情;第三,学要学离现在最近的学问。思想要自由,做事要实在,学问要真切。”

这种新的信念使他从极端的苦闷和烦恼中得到了解脱,在他眼前产生了一片新的希望,并使他从中受到了巨大的鼓舞,但什么是最新的思想、最新的事情和最新的学问,他一时仍是模糊不清的。他一面集中精力准备东京高等师范的入学考试,一面又去寻求探索新的思想和新的学问。为寻找救国的真理,他大量地读书看报,十分关注有关俄国十月革命的报道,对日本出现的马克思主义、无政府主义、基尔特主义、新村主义等新思潮都特别有兴趣。

这一时期,周恩来从日本的马克思主义先驱者、京都帝国大学经济学教授河上肇那里,开始领略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他成为了河上肇创办的双周刊杂志《社会经济问题》的热心读者,并以极大的兴趣阅读了马克思的《资本论》。应该说,他日后经过“反复推敲”,最后确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他在日本入了马克思主义之门的。

此时,突如其来的一件事打断了周恩来对新思想的探索。段祺瑞北洋政府要出卖主权,与日本联合出兵苏联,准备秘密签订《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事情泄露后,激起了广大留日学生的愤恨。民族危亡的严酷现实促使他投身到爱国斗争中去,并成为了留日学生爱国团体——新中学会的领袖之一。

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周恩来的面壁十年)(3)

1919 年春,周恩来准备回国投身于祖国正在开始的反对签订巴黎和约的斗争。清明时节,阴雨绵绵,樱花初开,他冒雨游览了京都的岚山、圆山等地。作下了《雨中岚山》一诗:

雨中二次游岚山,

两岸苍松,夹着几株樱。

到尽处突见一山高,

流出泉水绿如许,绕石照人。

潇潇雨,雾蒙浓;

一线阳光穿云出,愈见姣妍;

人间的万象真理,愈求愈模糊;

——模糊中偶然见一点光明,

真愈觉姣妍。”

在诗中,不难领略到此时的周恩来,似乎已经隐约找到了“济世”的真理,“一线阳光穿云出”,“模糊中偶然.见一点光明”,不就是指的马克思主义吗?俄国人革命成功了,中国人不也可以这样做吗?千寻万找,终于见到了,能不高兴吗?真是“愈见姣妍”,“愈觉姣妍”。

周恩来的面壁十年(周恩来的面壁十年)(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