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经常看古装电影电视剧的人,都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一幕,那就是每当一些重要的角色,要 被斩首的时候,通常都会有一个人骑着快马,带着圣旨,飞奔到刑场之中,大喊4个字:“刀下留人”。而这4个字似乎是具有魔力一般,只要侩子手听到了这4个字,就会立即住手。大家 或许会疑惑了,为什么有人喊就住手了?就不担心耽误了斩首的时辰,被皇帝怪罪吗?

倭寇砍知府(为何侩子手听到)(1)

其实,在刑场上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状况,和古代的法律是有关系的,虽然古代的法律不像现 在这么健全,但也不是把人命当儿戏,说砍就砍的。因为古代的生产条件落后,而人就成了创 造价值的最主要来源,所以以前的皇帝和大臣们,对于老百姓的性命还是比较重视。

倭寇砍知府(为何侩子手听到)(2)

此外,古代的刑侦技术也没有如今这么发达,很容易就会发生冤假错案。于是在宋朝的时候, 就特地制定了这么一条规定:“凡死囚临刑叫冤者,再勘问陈奏”。也就是因为这13个字,才 让很多人从侩子手的刀下捡回了一条性命。而这13个字的意思就是,如果被判了死刑的人,只 要在临刑之前,向监斩官喊冤,那么就可以暂时不执行死刑,将他再次收押,然后接受审讯。其实,这就和我们如今的法院作出判决一样,要是有人不服,就可以继续提出上述。

倭寇砍知府(为何侩子手听到)(3)

不过,真正历史上的情形,和电视剧之中所描述的还是有差别的。因为在电视剧里,一般都是犯人即将行刑之前,恰好有人快马加鞭赶到刑场高喊“刀下留人”。而这样安排的目的,只是为了剧情的需要罢了,毕竟哪有那么巧合的事情。

倭寇砍知府(为何侩子手听到)(4)

而真正历史上的情况就是,犯人在被判了死罪之后,临刑前只要大喊冤屈,侩子手就会停下。这也是为什么古代都会把行刑地点安排在菜市场的原因,因为目睹的人多,如果犯人喊出了冤屈,而侩子手没有停手,假装看不见的话,那么下一次被砍头的就是他了。所以,在知道了这13个字之后,哪个侩子手还敢贸然动手?

倭寇砍知府(为何侩子手听到)(5)

而为什么宋朝会有这样的规定呢?难道仅仅只是因为皇帝和官员们,爱惜老百姓的性命吗?其实不然,作为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他们可不会太过于在乎一个老百姓的死活,除非这个是王公贵族的,或者是皇亲国戚。而真正让宋朝建立这条规定的人,其实是那些名垂青史的青天大老爷,也就是清官。

倭寇砍知府(为何侩子手听到)(6)

其中,宋朝最出名的清官就是包拯了,他断案如神,经常为老百姓做主,所以非常受民间百姓的爱戴。其次就是宋慈,它是南宋时期的法医学家,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个开创了“法医鉴定学”的人,和包拯一样,同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断案高手。

倭寇砍知府(为何侩子手听到)(7)

因此,从宋朝的时候开始,犯人也受到了更多的重视,而这也是朝廷安抚百姓的一种措施,确保不会判下冤假错案,让老百姓更加的依赖且信任朝廷。而这样的规定,到了明清时期,更是得到了很大的完善,只要在临刑之前大喊冤屈,之后被查明并无罪状,那么就可以免除死刑。以此来看,影视剧之中存在的“刀下留人”场景,在历史上还是有一定几率出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