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何小鹏在线发声,汽车芯片供应告急

5月26日,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在社交平台发了一则可达鸭视频,视频中的网红可达鸭挥舞着小纸片,纸片上赫然写着“急求芯片”的字样。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1)

何小鹏在配文中说道:“最近我们再次仔细盘过,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在5000颗以上,涉及几百种。但缺少的芯片,很多是专有芯片。不少鹏友告诉我有资源可以解决芯片问题,核心的问题是此芯片不是彼芯片。实际上缺少的芯片大部分都是价格便宜的芯片,而不是被多人关注去创业的或很贵的芯片。”

点评:相比近期“一鸭难求”的可达鸭,汽车芯片显然更难抢,也影响更大,毕竟在智能汽车所需的几百种芯片中,即便仅缺少其中一种也会拖累到新车的交付。

英飞凌:积压订单额3倍于营收,一年内仅能交付75%

日前,英飞凌首席营销官Helmut Gassel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包括尚未确认的订单在内,2022年1-3月英飞凌积压订单金额已经从去年四季度的310亿欧元增长了19.4%,达到37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633.62亿元),该数字是英飞凌2021年营收(111欧元)的三倍有余。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2)

Helmut Gassel进一步指出,这些订单中有超五成是汽车相关产品,75%的订单在未来12个月内才能交货,积压订单显然已远远超出英飞凌的交付能力。

“目前整体环境比去年更具挑战性,结构性驱动因素导致汽车、工业、可再生能源和智能设备需求非常强劲,特别是电动车、可再生能源将为芯片业创造出新的需求。”Helmut Gassel表示。

点评:车用芯片需求旺盛,而芯片产能仍然吃紧,新一轮芯片涨价潮或难避免。

国常会: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5月23日,据央视新闻报道,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会议决定,实施6方面33项措施,涵盖税费减免、金融支持、促消费和有效投资多个层面,努力推动经济回到正常轨道。

涉及汽车消费方面,国务院明确将阶段性减征部分乘用车购置税600亿元。

点评:购置税减征600亿元,叠加各地发放“巨额”汽车消费券、增加购车指标等措施,车市有望触底回升,不过在居民消费信心受损,且缺芯等负面状况仍在持续的情况之下,这些政策能否取得强效还不好说。

IEA:今年电池价格或上涨15%

据外媒报道,国际能源署(IEA)在《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展望》报告中表示,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翻了一番达到660万辆,但现在这种增速已经受到疫情和俄乌局势的威胁。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3)

国际能源署指出,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锂、镍和钴等重要材料的风险尤其大。今年5月,锂的价格比2021年初高出7倍,钴价涨了一倍多,镍价也几乎涨了一倍。这对电池价格也产生了直接影响,而电池成本几乎占一辆新款电动汽车的三分之一。国际能源署表示,2021年电池价格虽然下降了6%,至132美元/千瓦,但降幅低于2020年的13%。

该机构称,金属价格的持续高企可能意味着今年电池价格将上涨15%,这可能进一步推迟电动汽车成本和内燃机汽车持平,而这被视为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转折点。

点评:难以遏止的电池成本问题,正令产业链陷入困境,车企们已因此进行了一轮甚至几轮的涨价,尽管目前来看,涨价对终端销量所带来的影响尚不明显,但如此继续下去,恐对新能源汽车发展带来更大不利。

传佛吉亚考虑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在完成对德国供应商海拉的收购后,佛吉亚正在研究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

知情人士表示,佛吉亚正在与顾问合作,考虑出售其排放控制部门和海拉的特殊应用部门。佛吉亚排放控制业务的价值可能约为5亿欧元(合5.34亿美元),而海拉特殊应用部门的价值可能高达10亿欧元。

知情人士还补充道,审议工作正在进行,尚未就是否出售这些业务做出最后决定。佛吉亚的一名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佛吉亚去年同意以68亿欧元(合72.5亿美元)收购海拉,以获得动力和电池电子产品以及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雷达传感器方面的专业知识。两家公司合并后被命名为佛瑞亚(Forvia)。

点评:如今汽车行业正加速向配备先进技术的电动汽车转型,基于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也在重塑自己的业务,而在重塑业务的过程中,买进或卖出部分资产可谓常规操作。

日本电产将在中国新建电机旗舰工厂

5月23日,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表示,其将在中国建立一家电动汽车电机旗舰工厂,预计明年秋季投产。

新工厂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将于今年10月开工建设,并于2023年10月上线。新工厂将占地7.3万平方米,满负荷生产时预计将雇佣约2,500名工人。此次拟建的新工厂将成为日本电产在中国的第五家驱动电机业务工厂、第四家E-Axle装配工厂。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4)

该工厂将以日本电产E-Axle业务的“旗舰工厂”为理念,除了开展E-Axle的生产、装配业务以外,还将生产逆变器、齿轮和其他电动马达部件,作为整合日本电产集团零部件业务的纯电动汽车专用一体化工厂运营,生产线满负荷时的全年产能预计可达到100万台。

截至2022年4月底,日本电产于2019年4月率先生产的驱动电机系统“E-Axel”在中国的累计销量已达到37万台以上,到本财年结束,在全球的销量将超过100万台。

点评:由此可见,在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的支撑之下,外资企业仍不断加大在华投资扩产力度。

余承东说问界M7超百万豪华车体验,何小鹏听了想扔鞋

5月28日,2022(第二十六届)粤港澳大湾区车展开幕,“粤港澳大湾区未来汽车创新与融合先锋对话”同期举办,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CEO 余承东、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都亲临现场,并在论坛中擦出了火药味。

余承东在论坛上直言燃油车时代会迅速结束,现在还买燃油车,就像在智能手机时代买功能机。另外,他还吐槽传统车企生产模式很坑爹,产品体验差到“内心有一万头羊驼在奔腾”。余承东甚至还放话,即将问世的问界M7将完全超越丰田埃尔法、雷克萨斯 LM 等百万级豪车。

听完余承东的发言,何小鹏说,”老余说 M7 超越百万豪车的体验,我想问问他下一款车怎么说?”并且何小鹏表示,“如果是在汽车百人会,老余这样讲,估计下面会有很多扔鞋子上来的;刚刚老余在上面这样讲,我也有点想扔个鞋子上来。”

点评:很期待余承东怎么评论问界第三款车的定位。

比亚迪高端品牌将于第三季度发布

日前,比亚迪汽车品牌及公关事业部总经理李云飞发布了比亚迪高端品牌进展情况,其表示,结合最新的市场节奏安排及产品规划,比亚迪高端品牌将于今年三季度发布品牌及标识,四季度首款车型(硬派越野车)全球发布;2023年上半年首款车型上市。

另外高端品牌将应用比亚迪最尖端的汽车技术,代表比亚迪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最强能力。高端品牌的价格区间预计为80-150万元,且在品牌、产品、销售服务网络、运营团队等方面都是全新且独立的。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5)

点评:80万元以上的新能源车,国内市场还鲜有车企在做,比亚迪有先机优势。

宁德时代要求中创新航赔偿金额增至5.18亿

5月23日,有消息称,由于涉诉产品价值金额巨大,宁德时代已向法院申请提升赔偿金额,要求中创新航赔偿超过5.1亿元,而宁德时代此前要求中创新航的赔偿金额为1.85亿元。对此,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回应盖世汽车称,“确已将赔偿金额提高为5.18亿元。”

2021年7月21日,宁德时代正式起诉中创新航专利侵权,且案件已被法院受理。宁德时代称,中创新航涉案专利涉及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涉嫌侵权电池已搭载在数万辆车上。

对于宁德时代的指控,中创新航并不承认,且宣称其提供给客户的产品都经过专业知识产权团队的全面风险排查以保障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而后,中创新航还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涉诉专利的无效宣告请求。自此之后,双方拉开了一场专利纠纷的持久战。

点评:如果双方的专利纠纷不能尽快解决,宁德时代要求中创新航赔偿的金额可能会越来越多。

宝马与华友循环就动力电池原材料回收达成合作

5月25日,宝马集团宣布与浙江华友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华友循环”)携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首次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6)

根据协议,宝马与华友循环将合作对动力电池进行拆解,并通过华友循环先进的绿色冶金技术,高比例提炼电池中镍、钴、锂等核心原材料。分解后的原材料将提供给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用于生产全新动力电池,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闭环管理。

宝马集团表示,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应用范围将拓展至整个沈阳生产基地。双方也在继续深入探索多种使用场景,未来不止工厂内的叉车,托盘车及储充一体化的储能站也将使用宝马废旧动力电池。根据规划,宝马集团计划到2030年将单车全生命周期平均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至少4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亿吨。

点评:动力电池回收一直是新能源车企未曾深入的领域,尤其是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的当下,宝马与华友循环的闭环管理模式或许会给行业提供新思路。

亿咖通科技确认赴美上市,估值38.2亿美元

5月26日晚间,亿咖通科技宣布,已与美国SPAC公司Cova Acquisition Corp.(以下简称“COVA”)签署合并协议,交易完成后亿咖通科技将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ECX”。该交易预计将在2022年第四季度完成。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7)

在这次交易中,亿咖通股权价值为34亿美元,获得包括COVA以信托形式持有的3亿美元现金、来自战略投资者吉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美国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及可转换票据持有人路特斯科技的4500万美元额外融资。合并后的新公司股权估值为38.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75.3亿元),若不存在COVA的股东赎回,亿咖通科技现有股东预计将拥有新公司约89%的股权。

点评:此前,亿咖通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已经在吉利的多品牌车型上应用,此次通过上市进入公众视线,无疑赋予了亿咖通更大的发展空间,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挑战,尤其是如何获得更多车企的认可和接受,是亿咖通亟待思考的问题。

马斯克再立“flag”:将在一年后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

据外媒报道,特斯拉CEO马斯克于近日最新透露:特斯拉将在明年的这个时候(2023年5月)推出完全自动驾驶汽车,届时该车不需要人类驾驶员的监督。这是马斯克对于推出特斯拉全自动驾驶车的最新时间。

马斯克曾宣称,在今年年底前,特斯拉将有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最近,马斯克将特斯拉在年底前实现100万辆自动驾驶出租车的目标改为“特斯拉将在年底前实现FSD Beta的测试人数达到100万”。 特斯拉希望其FSD系统通过改进最终能够在没有司机监控的情况下安全使用,但由在FSD落地时间上多次“跳票”,因此引发了广泛的质疑。

点评:实现全自动驾驶不容易,此前通用、福特这样的车企巨头都曾推迟了落地计划,所以对 “马大嘴”多一点包容吧。

文远知行获博世战略投资,正式进军L2-L3自动驾驶领域

5月25日,文远知行宣布获得博世的战略投资,并与博世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智能驾驶软件的开发,共同推进博世中国高阶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加速落地,助力应用于乘用车的SAE L2-3级自动驾驶大规模前装量产及市场化应用。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8)

在此之前,文远知行的关注重点一直在高阶的L4自动驾驶领域,并相继推出了自动驾驶驾驶出租车RobOTAxi、无人驾驶小巴Mini Robobus、自动驾驶同城货运车Robovan和无人驾驶环卫车Robosweeper四大创新产品。此次与博世合作,标志着文远知行正式进军量产型乘用车L2-L3自动驾驶领域。

点评:L4方案降维做L3甚至L2,既是L4自动驾驶公司在新发展阶段的新战略选择,也是大势所趋,毕竟目前在量产乘用车领域,真正能大规模商业化的还在L2、L3级别。所以和博世这样的Tier1巨头合作,其实也相当于为文远知行L4自动驾驶技术将来大规模量产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切入点。

福瑞泰克高阶自动驾驶方案定点一汽红旗全新车型平台

5月26日,福瑞泰克宣布面向L3自动驾驶的 “ADC30域控制器平台”搭载360度冗余感知传感器组合的高阶自动驾驶方案获一汽红旗定点,将于2023年在一汽红旗全新车型平台上实现全面量产,并于未来进一步拓展到更多红旗车型上。

“ADC30域控制器平台”采用了多颗大算力SOC芯片的组合方案,AI算力最高支持500 Tops,并融合了高精地图和定位导航,行车场景最高可实现L3级别的高速公路领航驾驶HWP、交通拥堵辅助TJP及自动辅助导航驾驶NOP功能,泊车场景最高可实现L4记忆泊车HPA及代客泊车AVP功能,并满足ISO 26262功能安全ASIL D等级要求。据悉,这也是本土Tier1首次公开宣布定点整车厂L3系统。

点评:前两年业界还为L3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吵得不可开交,如今这个答案不言自明了。按照各大整车厂商的新车规划或者OTA 升级规划,最快2023年前后,这项技术有望迎来一轮落地热潮。

黑芝麻智能与江汽集团达成合作

5月26日,黑芝麻智能宣布与江汽集团达成平台级战略合作,为江汽集团旗下思皓品牌相关车型提供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以及配套的上层软件算法、山海工具链、瀚海自动驾驶中间件等平台,联合打造行泊一体式智能驾驶平台。后续双方也将基于黑芝麻智能下一代大算力芯片平台进行性能升级迭代,并计划进一步探索在资本层面的紧密合作。

1-12月比亚迪销量(汽车周报比亚迪高端品牌于三季度发布)(9)

华山二号A1000系列是黑芝麻智能于2020年发布的一款自动驾驶芯片,基于16nm制程打造,AI算力最高可达58TOPS(INT8)- 116TOPS(INT4)。目前,华山二号A1000系列已经完成所有车规级认证,进入量产状态,计划从今年6月开始交货,并在下半年随着相关车型的上市正式迎来规模化量产,助力实现L2~L3级别自动驾驶的功能。

点评:作为推动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大算力芯片此前一直由国外芯片大厂占据主导地位,但从今年开始,以黑芝麻智能、地平线等为代表的本土企业纷纷宣布获得整车厂定点,这意味着本土车企受制于海外芯片公司的困境正逐渐被打破。

小马智行美国自动驾驶测试许可被撤销

5月25日,有消息称美国加州机动车管理局于当地时间周二撤销了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Pony.ai)的自动驾驶测试许可证(驾驶位有安全员),原因是没有监测到测试许可证上的安全员驾驶记录。DMV的一位发言人表示,“DMV在审查小马智行延长测试许可的申请时,发现该公司安全驾驶员的驾驶记录存在许多违规行为。”

对此,小马智行回应称,确实收到了加州车辆管理局DMV的通知,基于针对三名安全员自身驾驶记录的考量,将撤回小马智行在加州的测试许可,但小马智行在国内的测试仍正常推进。

点评:自动驾驶的演进本来就是一个漫长且艰难的过程,此次事件不仅是对小马智行的考验,对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也具有重要警示作用。


来源:上海锦町新材料科技整理自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图文资讯转载自网络等,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