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难题巧化解(我为群众办实事)(1)

“路边的灯不亮了谁来管?”“井盖坏了怎么办?”“拖欠工资去哪里投诉?”这些让市民头疼的问题,只需要拨打12345政府服务热线即可解决。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政数局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提升业务本领和服务质效,坚决守好这条政府与百姓的“暖心线”。

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难题巧化解(我为群众办实事)(2)

整合资源,为群众“接得更快”

民生无小事。为彻底改变纷繁众多的服务热线“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状,市政数局统筹推进全市热线归并优化工作,先后整合热线号码44条,积极组织系统摸底调试,加快实现与省热线操作系统割接,真正实现了“一个号码管服务”,努力把“连心桥”变成“立交桥”。现在,市民平均来电等候时间不超过10秒,整体接通率达到86.36%,同比提升16.32%。同时,持续加强受话队伍管理,实现热线服务“软硬件”同步提升。不久前,市民孙女士来电询问房产证办理问题,电话迅速接通,不到三分钟即得到了合理的建议,省去了多方询问的烦恼。今年以来,“12345”通过来电、语音留言、短信、官网、微信、微博等渠道受理群众诉求17296件,热线工单逾期率同比下降7.32%,越来越多的人对“12345”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信赖,“有事就打12345”的口碑在市民中逐渐形成。

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难题巧化解(我为群众办实事)(3)

立接立办,为群众“分得更准”

以往各类公共服务热线各司其职,往往囿于部门的职能和权限,对群众提出的某些诉求无法彻底解决,甚至出现各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现象。市政数局努力以“12345”串联起社会治理各类主体,加强对各职能部门的统一调度和联动,从而有效化解这一矛盾,提高相关部门的执行力和服务意识。近日,市民刘先生反映江北北山公园篮球板破损严重,但不知道该去找哪个部门解决,市“12345”迅速协调联络相关部门,确定了由市住建局为牵头受理单位,市文旅局、江北街道、社区为配合部门,合力推进相关修复工作,促进问题得到迅速解决。今年以来,通过随机拨测、人工抽查、大数据监控等形式,实时了解、分析全市12345热线工作情况,制定了《群众诉求所诉承办单位明细表》,在诉求分派环节实现有效衔接,大幅提高诉求分办准确率,上半年,累计向各地各部门派发工单21376件,总办结率达到95.25%,已完成回访归档20359件,回访率达到100%。

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难题巧化解(我为群众办实事)(4)

创新机制,为群众“办得更实”

在服务模式上打破“坐等电话”的常规服务模式,对于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主动出击、服务前延,创新建立现场督办制度,围绕群众反映强烈、部门权责不清等问题,组建工作专班直达问题一线,全力督促整改。现已针对铁路涵洞积水、公共设施损害等民生热点问题累计开展7期现场督办,并在新闻媒体进行全程报道,持续推进《12345市民热线回声》工作,截至目前共计播出91期,获得社会公众广泛好评。同时,对于市民提出的诉求,能当场答复的,工作人员依据知识库内容,按政策规定直接给予答复;不能直接答复的,由工作人员按职责转办至相关主管部门,并规定办结时限,跟踪到底。

来源:市政数局 责任编辑:鄢然 编辑:佟嘉硕

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难题巧化解(我为群众办实事)(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