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例2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例2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条形统计图获奖教案)(1)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填涂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的特点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也为后面用一个格表示多个单位打下基础。

《课标》中对“数据分析观念”提到: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作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我想本节课仍然带领学生经历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数据的整个过程,在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因此看似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所承载的信息量是巨大的,需要教师不仅仅关注读图和分析,还要经历统计的过程、感受统计的价值。

2. 你们能把它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吗?

学习要求:独立完成,遇到困难先想一想自己有办法解决吗?(先不要讨论)时间6分钟。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条形统计图获奖教案)(2)

交流要求:

①轮流发言,说清楚你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②对不合理的统计图提出改进建议。

③注意声音适度。时间3分钟。

汇报要求:选择一张统计图与大家分享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方法。时间1分钟。

【设计意图:几次不同的活动要求,让每个孩子都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为了提高小组交流汇报的实效,因此汇报交流的要求也要清晰。孩子们通过尝试填涂和组内的交流,产生“当格子不够时怎么办?”的冲突,从而认识到格子还可以以一当做二。】

3. 小组汇报

预设一:遇到格子不够的时候可以添加格子。

预设二:遇到格子不够的时候可以在旁边继续画。

预设三:遇到格子不够的时候可以把一个格子当做2个数量使用。

预设四:单数个数时怎么填涂统计图。

4. 小组讨论:如果重新画统计图,你会怎么办?

(二)完善图表,深化理解

1. 完善统计图的纵轴数据。

为了让别人看明白我们是用一个格子表示2个数量,还要在统计图的左边标示出数据。

最下面的一条线,表示起点,用0表示,往上的一条线表示到这里的数量是2,接下来4,……

2. 对比

同学们刚才也说到了,要是统计图的格子够多就能画了,杨老师也制作了一份你们说的那种统计图。实投展示。

对比,你更喜欢那个图,为什么?

3. 如果我们统计了全年级240位同学,爱吃苹果的可能有几十人,我们的格子又不够了,怎么办呢?

【设计意图:呈现完整的统计图,渗透横轴纵轴的不同作用。拓展学生对以一当二统计图的认识,主动联想到一个格子还可以代表多个数量。】

(三)解决问题,体会价值

1. 看到这张统计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2. 我们整理的统计图和统计表,现在可以交给侯叔叔了,你们说拿到这份统计图,侯叔叔能知道应该怎么办吗?

【设计意图:完整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价值。】

三、拓展延伸

1. 对比例1和例2:我们又一起研究了统计的新知识,看到原来我们学习的条形统计图,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2. 欣赏生活中的统计图。

【设计意图: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人教版条形统计图公开课教案(人教版数学条形统计图获奖教案)(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