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郭任远教授是不可或缺的人物,他曾留学美国,拜在行为主义大师门下,却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通过实验证明猫鼠可以同乐,小鸡啄米是由于心跳的刺激,他反对将心理学的本能学说扩大化,矛头直指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权威麦孤独和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被称为“反教”式人物,让中国的行为主义学派成为世界不可小觑的一部分。

老教授批评鸡兔同笼(郭任远教授猫鼠同乐)(1)

一、敢于质疑权威。郭任远1898年出生于广东汕头市,具体的生日家人却记不清了,以至于长大以后那些算命先生批生辰八字,他曾到人家褂摊前调侃:我的八字会难死先生,因为我的生辰不知道,你们怎么算?算命先生苦笑地摇摇头:小施主,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他的叛逆精神可见一斑。1916年他上了私立的复旦大学并肄业,期间他熟背了唐诗三百首,英语也学得炉火纯青,在家人的资助下前往美国留学。第2年,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哲学和物理学,最终选择心理学为研究方向。

老教授批评鸡兔同笼(郭任远教授猫鼠同乐)(2)

他在学校里刻苦用功,勤奋好学,得到了心理学家托尔曼的赏识,刚入门不久,就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还是个大四学生的时候,就发表了反对心理学的本能论,并在美国杂志上发表,引起了美国心理学界的轰动。这篇文章的予头直指哈佛大学心理学权威麦独孤,更让人吃惊的是对世界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和洛伦兹也是个挑战。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是人的生命和生活的基本要求,是内在的驱动力,包括自我本能和性本能,自我本能是吃喝穿住这些基本的活动,而性本能是性欲和繁衍的冲动,与孔子的“食、色性也”有异曲同工之处。麦独孤认为人有12种本能,包括求食、拒绝、母爱等,后起之秀洛伦茨认为,本能是遗传性的,不可改变,青年人普遍有好斗的品质,也是本能的一种体现,他否定后天教育及环境对人的影响。郭任远反其道而行之 ,反对一切本能的存在,他认为应该用科学的观察和试验法解释人的行为。1921年之后的三年间,他完成了博士学位的全部课程。

老教授批评鸡兔同笼(郭任远教授猫鼠同乐)(3)

二、著书立说。1923年回国后,受到复旦大学校长李登辉的邀请,来母校任教。他提议改组了学校图书馆,心理学的试验设备从美国拉了回来,组建了心理学实验室。他通过两个著名的试验,来证明自己的学说。1)、猫鼠同乐。将刚出生的猫和老鼠放在一个笼子里一起喂大,它们之间没有猫捉老鼠的游戏,而是互相嬉戏打闹, 一起快乐地成长,“猫吃老鼠”的本能消失了。2)、小鸡啄米。他将蛋壳的硬壳去掉,露出透明的部分,随着鸡胚的成长,出现了心跳,每一次心跳都要推动鸡胚的头点一下,小鸡破壳后自然而然就形成了点头啄米的动休。因此他得出了结论,即使是动物一生出来就会的行为也不是本能,这些行为是胚胎期形成的,并为此写了两篇论文。他反对本能论,认为应该将心理学建立在行为的认识上,应该同物理、化学一样有实验法和观察法大,不应该建立在主观的臆测上。他的心理学科学实验研究,对国际心理学界产生深远的影响,国际著名心理学家亨特、戈待利尔在他们的文章中专门开专栏介绍郭任远教授。

老教授批评鸡兔同笼(郭任远教授猫鼠同乐)(4)

他的学生著名的胚胎学专家童第周教授说是郭老师开拓了自己的思维,不盲从前人的学说和理论,敢于挑战权威,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对自己的工作产生很大的影响。随着抗日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郭教授辗转于国内、国外,最终在香港定居,1970年8月14日在香港去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