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老师是在初中二年级中途接任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

当年我就读的是一所省重点中学,老师们大多都有一定的教龄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董老师却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清秀而稚嫩。

我是语文课代表,与他接触的机会自然多一些。

相熟之后,在他的课上,我不放过任何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

记得有一节课是学习短语,他在黑板上写出“热爱集体的饲养员”,请大家分析短语类型。我第一个举手发言:“这是一个动宾短语!”

董老师愣住了,他显然没料到我这个尖子生会给出这样的答案!

他示意我坐下,然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正确答案:“偏正短语”。

我不服气地再次站起来:“热爱,动词;集体的饲养员,名词结构。合起来不是动宾吗?”

董老师在黑板上用粉笔做了标记:热爱集体的/饲养员。

这是典型的偏正结构,我立刻就明白了。但我就是死活不改正,依然强调动宾短语,还举例说它和“热爱中国共产党”是同样的类型。

董老师非常耐心地开导我:“热爱集体的饲养员,中心词语是‘饲养员’。什么样的饲养员呢?他是‘热爱集体’的。假如你把它当作动宾短语,这个饲养员若是不尽职的,有什么可被热爱的呢?”

我忘记了他又做了何种解释,总之那堂课我浪费了他好长一段时间端正我的认知。或许他觉得我是尖子生,假如我都没搞明白,其他学生就更存在着认知误区了吧!其实,我是故意刁难他的。

我的语文成绩一直是拔尖的,作文也被当作范文在班里宣读。但我讨厌文言文,不愿意下功夫学那些“之乎者也”。他便找我去办公室谈心:

“王艳啊,你为什么不好好学古文呢?你不能蜻蜓点水地对待古文啊!以后多下点功夫在古文上好吗?”

我点头答应了。从那以后,我暗想:你不就是嫌我蜻蜓点水吗?那好,我给你来个下马看花的!

有一节早读课,我举手示意有问题要问。董老师来到我身边,我拿出一篇古文,问了他一个角度很刁钻的问题。他沉吟片刻说:“我讲过这个问题,你看看同桌是怎么记的笔记!”

我的同桌是个经常考试作弊的男生,我冲口而出:“问他还不如问狗呢!”

话音刚落,董老师拂袖而去!我则继续站在那里。

董老师在教室里转了几圈,又停留在我身边:“你怎么还站着啊?”

“您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董老师很清楚我是故意刁难他的,就对我说:“我要你不要蜻蜓点水,你就这么死抠字眼吗?你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是吗?你还不尊重同学!你必须改掉固执己见、夜郎自大的毛病!”

抠字眼?是的,他对我的评价很到位!

有一个晚自习,董老师交给我一项任务:“王艳,今晚我有事情,你帮我在黑板上抄俩句子吧,让同学们判断单句复句。单句划分成分,复句指出关系。”

那一晚,我上蹿下跳,整整抄了三大黑板!

又一天晚自习,董老师又让我帮他抄俩句子。

我立马抢白道:“抄‘俩’句子?您能别这样骗我吗?上次您说抄俩句子,我整整抄了三大黑板,累死我了。您明确告诉我吧,到底是抄几个句子?”

董老师又好笑又可气地说:“你这孩子!抄俩句子不过是个约数说法啊。比如说上街买俩桃子,你就只买两个桃子吗?”

其实我当然明白“俩”是口语,有时表示约数,但我就是这么矫情,趁机表明我的辛苦。

说起董老师是我的恩师,那是因为他指出我有文学才华。初三那年全校国庆征文比赛,我写了篇小说《幼苗》,他不但给予我热情的指导,而且帮我抄写在稿纸上。我荣获了全校一等奖!

那时,看着他伏案为我抄习作的身影,我感动流泪了。

中考前,董老师非常关注我的复习安排。他知道我的物理化学是弱项,就经常督促我在这两门课上多下功夫。在晚自习上,只要他看到我在复习语文和英语,他就会夺走我的课本,把它们换成物理化学书!

转眼到了中考第一天,天公不作美,淅淅沥沥下起雨来!进考场之前我去了趟厕所,回来后发现雨伞丢了!

我失魂落魄般闷闷不乐。董老师问我怎么了,我说雨伞丢了。他立刻宽慰我说不要着急,他一定会帮我把雨伞找回来的!

第二天考数学,我又没带圆规。董老师又吩咐监考老师帮助我借用别人的圆规。

整个中考,董老师就像我的专用“客服”守护着我!

后来,我没有辜负董老师的希望,语文考试一举拿下全县第一!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的恩师何在呢?

他就在那里,我只需要走过去……

他还记得我的那些小心思和小矫情吗?

我与恩师再见时(我与恩师二三事)(1)

发表于公众号《猫猫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