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武集团优势(130年实业兴国亿吨宝武)(1)

中国宝武钢铁会博中心正式启用

我国钢铁行业昨天达成一项历史性跨越。当晚8时,中国宝武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宣布,在那一刻,中国宝武的年钢产量正式跨过1亿吨大关,问鼎全球之冠。巧的是,“亿吨宝武”从启航到梦圆,正好跨越了整整130年——1890年,作为中国宝武历史起点的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和汉阳铁厂相继诞生,其中汉阳铁厂奠基于130年前的12月23日。

今年在疫情冲击和外部环境不确定的背景下,中国宝武集团继续保持健康发展,在规模、技术、效益等方面引领行业。对比2019年的9522万吨粗钢产量,中国宝武今年的钢产量同比增幅将超过5%。同时,依靠技术创新,中国宝武不仅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流程等方面继续向前突破,更是顺应数字化趋势,通过新一代技术整合业务板块,打造超大型高质量钢铁生态圈。就在“亿吨梦想”达成前两天,中国宝武还发布了历经5年研发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链接350多万台设备、14万家企业、1600多个工业模型的规模,成为国内乃至世界钢铁行业极具影响力的数字生态体系。

回首130年风风雨雨,中国宝武和整个中国钢铁工业坚守产业报国初心,披荆斩棘、励精图治,终于问鼎全球。事实上,1890年江南制造局炼钢厂和汉阳铁厂的创立,其目的就是为了振兴实业,摆脱枪炮和铁路钢轨制造依赖进口材料的局面。此后半个多世纪,两家工厂在乱世与硝烟中艰难图存,为民族工业保留了火种。新中国成立后,武钢成为我国第一家新型钢铁企业,宝钢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对标世界一流,极大缩小了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进入新世纪后,宝钢、武钢、马钢、重钢、太钢等企业逐渐发展壮大,不断合并融入中国宝武,从而成就了如今这家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产品品种规格最全、产量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它进一步提示我们:对一个大国来说,保持工业体系的完整性依然至关重要。达成“亿吨梦想”的中国宝武,在国内外许多高端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在不少材料领域解决了“卡脖子”难题,总计研发形成1000多个新产品,30多个为全球首发,包括有“钢铁皇冠上的明珠”之称、广泛用于特高压等战略性工程的高端取向硅钢,以及可支撑时速420公里超级高铁特殊需求的钢材。此外,以“黑灯工厂”“一键炼钢”“智慧物流”“远程运维”等为标志,一批高水平“智慧工厂”也在中国宝武旗下企业化为现实。

“亿吨”当然不会是梦想的终点。中国宝武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无止境,特别是在人力资源、研发、财务等企业运营方面,较之世界最先进钢铁企业还存在差距;哪怕是在产能和规模上,考虑到当前这“亿吨”所承载的影响力主要限于国内,在海外市场上的话语权仍然有待提升。

据中国宝武透露,“十四五”时期将瞄准更高远的产能目标有序扩张,继续构建以绿色精品智慧的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崭新格局。最终,希望能颠覆人们对钢铁行业的固有印象,朝着“成为一家高科技公司”的伟大构想不断迈进,同时打破围墙,以富有文化气息的花园式智慧钢厂融入城市、扮美城市。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清出席相关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