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丹青,如行云流水绕素筏,展瀚海崇山依旧颜,怎一个好字了得。”画画时笔墨跃然于纸上,展画技之精湛,秀中华之艺术。得以传承后人,了解当时之事,也是形式之一。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清明上河图放大一百倍)(1)

中国传世经典名画《清明上河图》,隶属北宋朝代的风俗画,作者张择端。这幅画生动具体的记载了北宋都城的繁荣景象,各种社会阶层的人不同的生活景象,对人物的极其刻画精巧,对北宋王朝的经济和社会情况进行了一个深刻的反映。完美的展现了北宋王朝建筑物的特征,整幅画包含了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堪称中国画作之瑰宝。当细看《清明上河图》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树下的人睡觉形态很奇特,他在做什么呢?

《清明上河图》全长五米多,其囊括的内容很丰富。一些街边小贩的市井生活,河流中的潺潺流水,人物们表情不一,人物的心理活动也能从画作中反映出来。《清明上河图》囊括了很多的人物、建筑,但整体格局看起来很有层次节奏感,没有一丝杂乱无章,令人不得不感叹张择端高超的画技。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清明上河图放大一百倍)(2)

从张择端的这幅作品中也能看出他本人应该是一个心细且热爱生活的人,才能画作上的人描绘的栩栩如生。将《清明上河图》放大来观察的话,会有更多新奇的发现。画作上有一端放大以后是两名男子在一个小店支撑起的棚子下面进行交谈,从他们的穿着上去判断的话,身着布衣应是普通百姓。其中一位男子比另外一个男子看上去岁数大些,浓密的胡须爬满了嘴角,看起来道骨仙风。

年龄稍大的那个人手中持有一根类似于针的物品,在年轻人的脸上剐蹭,似乎在对年轻男子的脸上进行一个护理,试图的脸部打理干净。年轻人的表情有些不悦,可能是怕老者将他的脸给剐蹭破了,不得不说对脸极为重视这个特性,原来是自古以来就有。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清明上河图放大一百倍)(3)

怪不得《水浒传》中的绿林好汉还有喜欢在脑袋上插花的人,比如蔡庆。古代男子爱美已经不是新鲜事了,在战争发生的时候,一些年纪比较小的战士们也会将花别在脑袋上或是带在身上。有一个文学作品上有记载,宋朝人在文化艺术上的追求很高,对于审美也有着很高的要求。即使是普通的老百姓,也有将自己打扮妥帖的意识。

画中还出现了几位风雅的文人才子,他们一行人正在桥边吟诗作对。文人们的一举一动吸引了不少的百姓,百姓们看着他们的一切感到很新奇。这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乞丐,为了不破坏大家的性质,有人出钱将他打发走了。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清明上河图放大一百倍)(4)

炎炎夏日天气燥热,一颗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正有一人在休憩,仔细观察一番会发现,此人只穿了一条内裤,盛夏的暑热当真让古代人民都变得“开放”了,展现出北宋开放的民风。此男子身边坐着一个古稀老人,老人看到这样的场景已经见惯不怪了,整个神态都显得很淡定。

《清明上河图》所绘地点是北宋都城汴京,身为都城的汴京掌握着整个北宋王朝的经济命脉,所以图中出现了很多商铺。有一些小商贩正在眉飞色舞的推荐自家的产品,用夸张的动作吸引着顾客们的光顾。其中一些小商贩叫卖的声音“震耳欲聋”,导致过路的人都将耳朵捂住走开。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清明上河图放大一百倍)(5)

看到这种景象真是让人忍俊不禁,联想到现代生活的一些场景,走在街头时常会听到一些商铺用着大喇叭正在宣传产品,语气诙谐幽默。这幅画虽然是静态的,可仿佛能让人听见小贩的叫卖声。《清明上河图》中还出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画面,其中一个经典场面是,一群迎亲的人。新郎官整个人看上去精神焕发,还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他骑着一匹健壮的马儿,对着前来道贺的人微笑点头。新郎官身后的是挑嫁妆的小厮,正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出着劳力。从嫁妆的数量进行判断,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娶亲。一个俊俏富有的公子哥正在前往迎娶美娇娘的路上,整个场景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能贴切的感受到张择端对每一个场景刻画的都惟妙惟肖。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清明上河图放大一百倍)(6)

此画作中除了体现了都城汴京的繁华与热闹,还绘制了农家小庭院的场景,两种迥然不同的画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静一动交相辉映,别致有趣。农家小庭院中饲养着各种各样的牲畜,有羊儿、鸡、鸭等。小庭院周围种植着绿植,围绕着它像一支护卫队。

孩童在小庭院中嬉戏玩耍,孩子的童真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整个画面都呈现出温馨,周围的景色与小庭院中的景象相结合,让人不禁对这种平淡恬静的生活充满了向往。《清明上河图》描绘了世上百态,从各个角度去分析都能看出它很“有趣”,每一个场景都是一个小故事,丰富的内涵才让它成为了传世名作。

关于清明上河图的未解之谜(清明上河图放大一百倍)(7)

一幅画浓缩了整个社会场景,值得细细品味。张择端精湛的绘画功底,让人啧啧称奇,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对比呼应堪称精彩绝伦。

参考资料:

《水浒传》

《清明上河图》

《经典画作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