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生活期间身体暴露出的小问题,比如甲状腺不适、睡觉打呼、鼻腔难受、耳闷耳鸣、嗓子干哑等等,都因近期的出行就医不便,更加让人焦虑不安。

嘉会医疗耳鼻咽喉科倾情呈现听见“嘉”的声音——耳鼻咽喉科科普周,希望通过专业的健康知识科普,为您解答相关疑问。

我们精选出近期备受关注的六个话题,与您分享。

听见声音的句子(听见嘉的声音)(1)

於子卫|嘉会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主任

解读甲状腺结节

1. 甲状腺是什么?

甲状腺位于颈部喉结节正下方,是人体的一个蝴蝶状的小器官,也是身体代谢的主要调控者。正常情况下,肉眼看不到甲状腺,也较少能触及,当甲状腺肿大时,在喉结下部或两侧可见隆起,很易触及。

2. 如何检查甲状腺?

甲状腺检查一般包括传统触诊、甲状腺B超、甲状腺功能检查、其它影像学检查(CT、MRI)、核医学检查(ECT)以及病理检查(细针穿刺) 等。

3. 甲状腺结节会影响健康吗?

甲状腺结节是否影响健康取决于甲状腺结节的大小、生长方式、病理性质和功能。所谓的病理性质就是指结节的良恶性,恶性会影响健康,良性会有一些不适的临床症状。

4. 关于甲状腺结节的易发人群?

具有放射暴露史和甲状腺结节家族史的人发病率较高,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的人群尤甚。

5. 甲状腺结节如何处理?

根据甲状腺结节的严重程度,分为良性和恶性两类。良性结节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腺瘤居多,大多比较安全,一般可以先观察,通过腺瘤手术可根治。恶性甲状腺结节以分化型甲状腺癌居多,需要手术治疗,大部分可以得到根治,晚期病变则需要积极地综合治疗。

听见声音的句子(听见嘉的声音)(2)

汤欣玥|耳鼻咽喉科-头颈外科医生

告别打鼾,拥有健康好睡眠

1. 打鼾的危害?

神经精神方面:白天容易疲劳、嗜睡;睡眠不安稳;白天无法集中注意力,焦虑,抑郁。

全身器官方面:

- 心功能损害,如高血压、心血管意外、心律失常。

- 脑功能损害,如脑血管意外、认知智力障碍、记忆力减退。

- 内分泌损害,如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

2. 什么人容易患鼾症?

- 肥胖者更易发生呼吸道狭窄及呼吸受限

- 随年龄增长,肌肉力量减退,黏膜弹性降低,更易发生打鼾

- 青壮年男性比女性更易打鼾;女性绝经后打鼾患病率明显上升

- 长期酗酒或长期口服一些影响呼吸及大脑的药物

- 长期吸烟的烟民

- 父母兄弟有打鼾者患鼾症风险更高

- 先天性鼻中隔偏曲、扁桃体肥大、面部骨骼发育异常(小下巴、鞋拔子脸等)合并鼾症风险更高

3. 鼾症该如何治疗?

- 一般治疗:加强运动、、减轻体重、戒烟酒、改善生活作息、改善睡姿:侧卧位睡眠、治疗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 口腔矫治器治疗:适用于单纯打鼾或轻度鼾症患者,以舌体肥厚及舌根后坠为主要阻塞的患者。

- 呼吸机治疗:首选、无创、有效。适用于中、重度鼾症;轻度鼾症 症状明显 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经过其他治疗手段后仍残留鼾症的患者;手术治疗鼾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

- 外科手术治疗:根据每个患者阻塞部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术式治疗。

听见声音的句子(听见嘉的声音)(3)

田振华|嘉会耳鼻咽喉科医生

鼻子里的“小赘肉”

1. 什么是鼻息肉?

鼻息肉是长在鼻腔和鼻窦(遍布整个面部骨骼的充满空气的小腔)黏膜上的肿物,好发于鼻腔的外侧壁及鼻顶部,是一种良性的病变。

2. 鼻息肉一般会有哪些症状?

- 长时间流鼻涕或持续性鼻塞(最重要的症状,通常时间超过3个月)。

- 反复鼻腔出血,鼻后滴漏,嗅觉减退,闭塞性鼻音,睡眠打鼾和张口呼吸;

- 头痛、耳闷和听力减退。

3. 鼻息肉不治疗是否会癌变?

目前医学上还没有可靠证据证明鼻息肉会恶变,但因为慢性鼻炎对鼻腔粘膜产生长期反复的刺激,从这个角度说鼻息肉仍然有可能恶变。因此,慢性鼻炎、鼻息肉都需要及时治疗。

4. 如何治疗鼻息肉?

一般情况下采用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皮质类固醇鼻喷雾剂是治疗鼻息肉最常用的药物。如患者患有细菌引起的鼻窦感染,可以联合使用抗生素治疗。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可选择手术治疗。

听见声音的句子(听见嘉的声音)(4)

王安琪|嘉会耳鼻咽喉科医生

警惕孩子睡觉口呼吸

1. 我的孩子夜间睡眠时用口呼吸并且打鼾,这是正常的吗?

口呼吸是一种儿童睡眠障碍的表现,常常由鼻腔通气受阻导致。

2. 口呼吸会对孩子面容发育造成影响吗?

长期经口呼吸,会造成硬腭高拱、牙床左右径变小、牙列不齐、牙齿前凸、微笑时露牙龈、上唇变厚等面容改变。医学上称之为“腺样体面容”,见图4。

3. 除了会“变丑”,口呼吸还有其他后果吗?

严重时会引起夜间呼吸受阻和血氧饱和度下降,也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如果长期睡眠呼吸暂停造成缺氧,会导致日间精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多动等精神症状。腺样体肥大压迫咽鼓管开口,也有可能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影响听力。

4. 一般几岁孩子容易出现口呼吸的问题?

3岁~8岁时口咽部淋巴组织发育旺盛,容易出现扁桃体、腺样体增生肥大,从而导致鼻腔通气受阻,出现口呼吸和打鼾的症状。

听见声音的句子(听见嘉的声音)(5)

卢奇|嘉会耳鼻咽喉科医生

无声的疾病—儿童分泌性中耳炎

1. 为什么会得分泌性中耳炎?

中耳腔就像一间房子,房子里面产生的垃圾需要从“门”里送出去,这个“门”就是咽鼓管——一条连接耳道和鼻子的管道。因各种原因引起的管道堵塞,导致房子里的垃圾排不掉,久而久之就成了分泌性中耳炎。

2. 分泌性中耳炎有什么表现?

分泌性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闷,听力下降,有时伴有耳鸣耳异响,而耳痛一般不明显。有时候儿童主诉不清,在小儿听力受到影响时家长才会发现。

3. 分泌性中耳炎如何治疗?

造成分泌性中耳炎的原因多种多样,最主要的是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需要干预治疗腺样体肥大;

炎症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需要积极抗炎促排;

还有较少一部分肿瘤、先天性腭裂导致的分泌性中耳炎需要针对性手术治疗。

总之,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应个体化,每个孩子根据病因,病情严重程度决定药物治疗或保守治疗,不能一概而论。

听见声音的句子(听见嘉的声音)(6)

王闰生|嘉会耳鼻咽喉科医生

如何照顾自己的嗓音

除了“禁声”修养,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尽量减少声带受伤呢?

以下简单实用的小技巧,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1. 多喝水

充分湿润的声带不但可以减少说话时所需要的费力程度,亦可减少声带振动时可能造成的伤害。另外,吸入湿润的蒸汽也是一个好的方式。很多感冒药常会减少呼吸道黏膜的分泌,若服用这类药物时需要多喝温水来克服声带黏膜的干燥。

2. 控制饮食

- 避免食用油炸食物或刺激性食物,如烟、酒、辣椒、浓茶和咖啡等;

- 少吃太甜的食物;

- 尽量减少抽烟或是接触二手烟,香烟除了长期刺激声带造成慢性发炎之外,还会导致喉癌的发生。

3. 调整说话方式

掌握『四不』原则:不必太用力,不要太大声,不宜讲太久,不要讲太快。

4. 充分的休息

休息与睡眠对于声带的健康是绝对必要的,减少非必要的使用嗓音(聊天、唱K等)。若已感觉到自己的嗓音质量出现了变化时,则应该空出二至三天的休息。

5.不可用力“清嗓子”

这种动作的伤害堪比大声喊叫,若真的觉得咽喉异物感很难忍受,不妨多喝温开水或考虑服用抗胃酸反流的药物,可以有助于减轻想要“清嗓子”的感觉。

如果您有更多疑问,欢迎来到嘉会医疗耳鼻咽喉科,由专业医生为您提供个性化的诊疗建议。

供稿、审稿:嘉会医疗耳鼻咽喉科

责编:Sabri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