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德才兼备,闻名西北,一条街巷以他命名

秦玉龙/文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1)

但凡老平凉人,都知道东关有个举人巷,其具体位置就在城东的过店街,如今已被拆除,变成了一片高楼大厦。幸好,在举人巷拆迁前夕,有民俗研究者情怀难舍,用手中镜头记录下了这条平凉名巷残存的风貌。

说起举人巷,就要说起住在这里的郑举人,他是平凉历史上最后一位举人。所谓举人,不是平凉人所说的“倨人”。举人,顾名思义“被荐举之人”。汉代取士,无考试之法,朝廷令郡国守相荐举贤才,因以“举人”称所举之人。唐、宋时有进士科,凡由地方官员荐举给朝廷的贡生,统称举人。至明、清时,则称乡试中试的人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中了举人叫“发解”、“发达”。习惯上举人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

寒门出才子草峰原养育了一位举人

草峰原,位于甘肃平凉崆峒区北部塬区,这里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区风貌。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在草峰夏寨郑家洼一户农家,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和村里其他人家生娃一样,这个男孩的降临,并没有在郑家洼或夏寨及草峰原引起多大轰动,更无异象异兆。充其量,人们在晒太阳聊天时,有人会无意间说起:“听说老郑家生了个儿子娃”。其他人也许会附和:“老郑家又多了一个劳力!”仅此而已。

现有史料中没有记载郑举人父母亲姓名,也没有他们的相关背景介绍。不过,依据笔者判断,举人的父亲或者家门户族一定有读过书的人,因为他们给这个娃起名郑浚(又写作“濬”,读音一样),字哲侯。名“浚”,意思是“深沉而有智慧”。字“哲侯”,意思是将来“拜将封侯”。这样雅致且立意高远的名字,显然不是出自一个大老粗之口。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2)

虽然郑举人出生时没有祥云环绕,未见异常天象,但据平凉文史资料记载,这个举人小时候的表现就很不一般,堪称“寒门出贵子”的典型案例。话说,郑浚幼年时家境贫困,但他聪慧好学,他的父母亲也没有像其他农民一样,让娃专事农活,而是让他上了私塾。郑浚一边在私垫读书,一边帮家中耕种放牧。我们可以脑补一下那个画面:一个衣衫褴褛的少年,牵着一头年或赶着几只羊放牧。牛羊在山坡上悠闲的吃草,少年手捧书卷,坐在一棵大槐树下认真研读。14岁时,少年考入了平凉柳湖书院,相当于现在的平凉一中。因无钱上灶吃饭,就自己搭灶做饭。由于他天资聪敏,加上学习刻苦,不久就以文章出众而受师生钦佩。18岁那年,郑浚第一次参加科举应试,结果却名落孙山,只好卷起铺盖卷,灰溜溜回到了草峰原上,与家人一起春种秋收,共话桑麻。有一天,原来的私塾先生因年事已高,告老回乡,族人就推举郑浚出任私垫先生。他一边教学,一边苦读,谋划着再博功名。

功夫不负苦心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3年),适逢“庚子—辛丑”恩科,这也是清王朝举行的最后一科考试。31岁的郑浚背上褡裢,告别家人,奔赴兰州参加乡试,并以一篇《政在养民义(议)》策论考取第10名举人,成为平凉历史上清末最后一位举人。

我们无法得知,中举后的郑浚,在家乡受到了什么样隆重的礼遇。不过按照当时的常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平凉花”的场面,或许会有的。平凉官员士绅夹道欢迎、备酒接风的场面,或许也会有的。郑浚老家草峰原郑家洼破窑洞庄院前,一定是宾客盈门,村民们一定是奔走相告:“郑家那个后人考上举人了!”至于举人到底是多大个官,估计郑家洼的乡亲们不一定搞得明白,但有一点他们都明白:郑家从此发达了!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3)

跨两朝为官曾任平凉一中首任校长

据史料记载,中举后的郑浚,被任命为四川直隶州州同。直隶州,相当于省属直辖市,郑浚任职的直隶州,具体位置在今天四川哪里,史料记载不清。所谓州同,清朝官名,知州的佐官。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州同相当于副市长,分管当地督粮、捕盗、江防、水利诸事,为从六品官。据平凉文史研究者邸广平先生考证,郑浚赴任不久,辛亥革命爆发,郑便返回了家乡平凉。依此推断,郑浚是1903年中举,辛亥革命是1911年爆发,期间相差八年之久。如果郑浚上任不久辛亥革命便爆发,说明郑浚考中举人后,并没有当即被朝廷委任,而是在家赋闲几年后,才去四川赴任的。

至于郑举人在四川当副市长都干了些什么,现有资料没有记载,但根据他一贯为人为官之道,肯定是对当时清朝官场腐败、民不聊生的现象深恶痛绝。回到故乡后,他就参加了中国同盟会,成为平凉同盟会先驱之一。这个清朝的举人“老爷”,竟然成为了一名革命者。第二年,清王朝便被推翻,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中华民国。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4)

民国元年(1912年)11月,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郑浚任中国国民党甘肃支部平凉分部部长。这年年底,平凉县议会成立,郑被推选为议长。第二年夏,郑浚出任甘肃省议会秘书长,兼任国民党甘肃省支部创办的《大河日报》总编。当时甘肃督军张广建鬻卖官爵,排除异己,挑拨回汉关系,欺压人民,郑浚常在报纸上予以揭露。张大怒,密令便衣用卑劣手段威胁恫吓,郑不畏强暴,仍口诛笔伐,联合倒张,颇得社会各界赞许。

或许是因为他的言论激怒了督军,也或许是郑举人再度对官场的腐败黑暗失望。他的省议会秘书长只干了一年,便又回到了平凉,出任省立第二中学(今平凉一中)首任校长。郑到任后,施行新学制,定中学修业为4年,聘用德高望重者任教,筹集资金修建校舍。民国三年(1914年),柳湖遭散兵侵扰,严重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经他多方周旋,将校址从柳湖迁到到旧考院(今一中校址),使学生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

出任校长一年后,民国四年,郑浚再次步入官场,被任命为环县知事。所谓知事,就是县长。当年天降冰雹,粮食绝收,他不顾管粮主事者的阻拦,将数百石存粮全部用于救济灾民。环县地广人稀,地瘠民贫,常有土匪窜匿劫掠,郑设法诱匪首郑青山伏法,境内得以安宁。三年任期满后,当地乡民赠万民伞并立碑以褒其功。

民国十二年(1923年)八月,郑浚当选为甘肃省参议员,到北京参加总统选举。时值曹锟贿选,给郑以金银,被郑拒绝。此后,郑曾任甘肃烟酒总办兼甘肃省银行行长、甘凉道尹、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等职,以“奉公便民”著称,受到社会各界赞颂。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5)

不计名和利举人依然保持书生本色

这位从草峰原上走出来的举人,带着陇东人特有的耿直和豪爽气概,执笔为剑,意气风发,虽然经历几起几落,却始终保持着书生本色:人格独立,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维护公平正义。

民国十七年(1928年),平凉县教育界进步人士刘心安、胡师文等人被国民党当局逮捕。郑浚闻讯后很是气愤,力主正义,奔走营救,终于使刘、胡二人获得自由。试想一下,郑浚当时作为一名政府官员,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为解救两个与自己毫无关联的人四处游说,这不仅仅是出于同乡情谊,而是一名知识分子对良知与道义的坚守。

在当时的甘肃官场上,郑浚以清廉和坚持原则而闻名。民国十八年(1929年),甘肃大旱,出现了罕见的饥荒,身为民政厅长的郑浚,亲率部下参与救灾。为了确保救灾粮不被大户抢购,他自定规程,以每斗粮米减价二成出售,购者每人日限一斗。有拿钱买不起一升粮米者,收钱给粮一升。因为不放心地方官员,他便整日坐在发放点监督执行,救了众多人的性命。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6)

对郑浚生平身世研究多年的邸广平先生表示,郑举人晚年卸任归乡后,凭借着个人威望和一副热心肠,为平凉百姓做了许多好事。1938年,平凉县城西部农村受灾,郑浚自购油渣10万多斤赈济灾民。

隐居闹市,皈依佛门,与世无争,虔诚修善。邸广平介绍说,郑浚归乡后一心向佛,在平凉城南后街修建了佛殿庙寺,建有大雄殿、藏经楼、讲经阁、僧房等。在天台山和狮子岭建造佛寺,出资补葺崆峒山旧佛寺。在他的影响下,当时平凉佛教信徒陡增,曾一度出现“佛化平凉”之巷议。

郑举人一生简朴,死后亲属依照他的遗嘱,将其简葬于东关宝塔南山台地上。他生前居住过的街巷,被人称为举人巷,一直沿用至今。

郑浚去世后,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先生在给他的挽词中赞曰:“夫先生之为政,爱民如子,先生之文章,苏海韩潮,后学仰之如泰山北斗,先生者刚正不阿,公义耿介,具明儒气慨,汉吏循声,当袁项城(袁世凯为河南项县人,当时人皆称袁为袁项城)称帝时,先生适为大河日报主笔,讥刺权要,几遭不测,而先生之名宏杨天下。”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7)

如今,举人巷已经不复存在。原来逼仄低矮的平房区,如今已建起了高楼大厦。10年前,笔者曾经专程走访过举人巷,当时这里已是一个大杂院,居住着很多人家,多数房屋老旧破损或已成危房,被列入了城市“棚户区”拆迁改造项目。不过,从一些房屋的雕花门窗以及做工精美的装饰上,依然可以看到昔日举人府邸的风采。

纵观郑举人的一生,他守卫传统却不迂腐,追求正义更向往光明。他的这些精神特质,深深影响了下一代。其子郑伯庸,毕业于黄埔军校,投身抗战,屡立战功。曾先后任国民革命军中校团长、黄埔军校王曲七分校中校战术教官、少将高参、旅参谋长、纵队支队长等职。1945年,他随部队起义后加入共产党,与邓颖超一起在山西吕梁蔡家崖搞土地改革。后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政大学教员,继任该校教育部二科科长。1951年春,调任南京军事学院任运输科科长等职。1954年7月转业,任甘肃省建筑工程局水电安装公司副经理。1976年病故,安葬于平凉烈士陵园。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8)

人物档案:

郑浚(1870—1939年),字哲侯,甘肃平凉崆峒区草峰镇夏寨村郑家洼人。清光绪二十七年乡试第10名举人。致仕清政府四川直隶州州同(从六品),平凉同盟会先驱之一,曾任国民党平凉党部第一任部长、平凉议会第一任议长、省议会秘书长兼国民党甘肃党报《大河日报》总编辑、省立第二中学(现平凉一中)第一任校长、甘肃环县县长、甘凉道尹、甘肃银行行长、烟酒总办、甘肃民政厅厅长等职。因功绩卓著,被民国政府特授“二等大绶嘉禾勋章”。晚年安居东关举人巷,逝世后葬于城东宝塔南山台地上。

甘肃平凉历史上的名人(甘肃平凉最后一位倨人)(9)

作者简介:

秦玉龙,号半瓶子,笔名花满楼,头条号原创作者,甘肃平凉日报社《平凉周刊》主编,凤凰、新浪网名博、专栏作者。从业20余载,坚持说人话,写人事,做一个有人情味的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