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寒从脚下起”

随着寒冬季节的来临

不少人又开启泡脚养生的模式

如何对症泡脚也很关键

冬天泡脚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冬季泡脚学问多)(1)

什么人不适合泡脚?

# 足部有皮肤病或破溃患者;

# 妊娠期、经期女性;

# 严重心脑血管病及肿瘤患者;

# 静脉曲张、静脉血栓、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

# 严重糖尿病、糖尿病足患者;

# 严重贫血、体虚之人。

冬天泡脚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冬季泡脚学问多)(2)

泡脚有什么讲究?

# 时间不能过长,水温不宜过高。泡脚水温以40-45℃为宜,最好不要超过50℃,泡脚时间以微微出汗即可,切勿大汗。

# 泡脚的时间晚上7-9时为宜。此时为肾经气血最衰弱的时候,足底血管会因为温水的刺激而扩张,有利于活血,进而加速全身血液循环,达到滋养肝肾的效果。然而,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导致消化不良。

# 泡脚最好选择木桶。因为木桶的保温效果较好,降温慢。铜盆等金属盆中的化学成分不稳定,容易与中药中的鞣酸发生反应,生成鞣酸铁等有害物质,使药物的疗效大打折扣。

# 泡脚后记得按摩和保暖。在双脚发热时加以按摩,再穿袜子进行保暖,喝一杯温开水,促进新陈代谢,等全身热度缓缓退去之后入睡效果更好。

冬天泡脚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冬季泡脚学问多)(3)

四季泡脚功效不同

运用得当会有不同的功效

华佗《足心道》云:

“春天洗脚,升阳固脱

;夏天洗脚,暑湿可祛;

秋天洗脚,肺润肠濡;

冬天洗脚,丹田温灼。”

春季 岭南的春季阴雨绵绵,身体易积聚水分,身体也感觉沉重,是体内湿气重的一种表现。在春天泡脚时加入玫瑰花,有利于舒发肝气,使人精神爽利。玫瑰花性温,入肝、脾经。

夏季 中医认为“夏天泡脚,暑湿可祛”。在水中加入茯苓、荷叶,具有清热健脾祛湿的功效。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的观念,夏天如果能坚持每天泡脚,也能对哮喘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秋季 春困秋乏,秋季也容易引发悲情症,出现心情失落、食欲不振、失眠等现象。秋天在泡脚时加入桑叶、山药,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平抑肝阳,清肺润燥的功效。

冬天泡脚的正确方法和技巧(冬季泡脚学问多)(4)

在不明白自身体质的情况下,建议最好只用清水泡脚。若打算用中药泡脚防病保健,建议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个人体质辨证开具泡脚处方,对症泡脚,更科学有效。

素材来源 | 广东中医药

整理编辑 | 第一健康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