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的安全意识要重于儿童安全意识

作为更加成熟的儿童监护人,家长要首先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大多数突发的儿童伤害事件,都是因为家长或老师的疏忽,我们希望家长加强安全方面的知识学习,重视对儿童的保护,时刻把儿童的安危放在心上。所有可能引发伤害的地方,比如游乐场,监护人都要对孩子做到“放手不放眼,放眼不放心”,要适当限制儿童活动的范围,才能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的机率。只有做父母的我们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后,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养成安全意识。孩子处于身心逐步发展的阶段,缺少生活经验和各种社会方面、自然方面的常识,自理能力较差,虽然教师和家长在竭尽全力小心翼翼地呵护他们,以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但我们应知道成人对孩子的保护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关注孩子、保护孩子的同时,也应教给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

方法二:场景重复孩子行为模式的养成是靠不断重复来的,安全教育也一样,需要父母一次次地示范,一次次地讲解。

方法三、环境的保护如果家长一味的孩子设限,孩子可能会抵触。其实现在市面上的安全防护产品非常多,大家可以买一些安全防护产品,直接将家中的危险直接隔离,等到孩子大一些再给孩子去讲解。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2)

方法四:孩子的自我保护

当然家长对孩子的保护要适度,有时候我们对孩子过度保护,反倒扼杀了孩子的很多能力。而安全教育也需要孩子自己的尝试,比如:很多家长都害怕剪刀、刀子会划破孩子的手。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缝衣服,旁边放了剪刀和针,孩子非常想玩,我就用针捅了孩子一下,小手没有流血,但是孩子知道很疼了,他拿起针看了一小会,好像明白了针这个东西会伤人,自此再也没有好奇过。

还有我家有个柜子的门是推拉式的,这种门很容易夹到手。孩子总是开心地把门推来推去,每次我妈都在旁边细心地看着,生怕他夹到手。有一天我带着孩子在房间里玩,儿子又去玩那个推拉门,我没限制他,结果手夹柜子里了,自此孩子理解了什么是“夹手”,我只要说这个词他就明白了。很多时候,是生活教会了孩子自我保护,当然,这种安全教育的前提是孩子接触的物体没有涉及生命危险。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3)

除此之外,对其他监护人(如老人、保姆)的安全教育也非常重要。近几年,孩子被偷、被拐、被抢的案件屡屡发生,这些孩子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看管的。犯罪分子这么做,一来是犯罪分子知道,老人的体力不支,即使看到孩子被带走也不容易追上;二来犯罪分子知道老人、更容易上当受骗。同时,保姆因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也是犯罪分子下手的主要对象。王大伟老师写的《幼儿身边的81个危险》是一本非常值得老人和孩子一起读的书。分为家庭篇和户外篇,用漫画、童谣、案例的形式介绍生活中的各种危险情况,易读性很强,年轻的父母们可以和老人一起探讨书中的场景,也可以增强家庭关系。只有将安全意识深入到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孩子的安全意识才会慢慢建立起来。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4)

孩子的安全意识,要从日常生活习惯中培养对于孩子的安全问题,我们必须有计划的引导和培养。如:孩子养成吃饭前、喝水前摸一摸、吹一吹的习惯,从冰箱中拿出的东西闻一闻的习惯,可以避免烫手、烫嘴、误食东西;走路和跑步时靠右边行,可以大大减少与同伴碰撞或被来往车辆碰撞的机率,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家庭和学校、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反复强调,持之以恒,使孩子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关于这一点,我想给大家推荐《儿童安全绘本丛书》。这套书里讲到:玻璃碎了会伤人;带尖的物品不能拿;不要乱摸植物和小虫子;不把纽扣放嘴里;不吃路边摊的食物;不要招惹狗狗;不模仿危险动作等。这些其实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场景,孩子们基本都会遇到,非常适合低幼儿童进行亲子阅读。绘本用一个个鲜活、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讲潜移默化地告诉了孩子们哪里存在安全隐患。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5)

身教结合言教,进一步培养安全意识和技能比如, 做饭时,家长边示范边讲解:“当我炒东西的时候,我非常小心地不去碰摸炒锅的边缘,这样就不会被烫伤。现在你也学我的样子,炒炒看。”家长给孩子提供大量的练习机会,让孩子进行操作,整个过程中家长要一直指导并告诉孩子要点,这样孩子就能迅速掌握安全技能,不让孩子进厨房并不能完全避免危险的发生,你要知道的是,孩子不可能一辈子吃你做的饭。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6)

孩子薄弱的体能,也是发生意外的重要原因比起平时很少跑动的孩子,那些活泼好动的孩子奔跑蹦跳灵活,反应敏捷,更容易保护自己。缺乏锻炼是大多数孩子的弊病,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孩子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为此,幼儿园和家庭应给儿童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合理地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德国一所幼儿园调查发现:幼儿运动与事故发生率之间有关联。在8周的实验中,实验组幼儿在运动方面受到鼓励,结果表明这些孩子不仅运动能力较强,事故发生率也有所下降了;而对照组的幼儿几乎没有什么改变。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7)

国外的幼儿园让孩子们进行在户外活动时,为了培养孩子预测、判断、回避危险的能力,以及探索、创新、自主的精神,教师允许孩子尝试各种他们自创的具有“冒险性”的活动及对一些游戏设施的“非常规”玩法,不会轻易制止或强调幼儿完成某一项动作或活动,相反,他们还会参与到孩子们新奇刺激的活动中去,成为孩子们活动中的“同伴”。

当然,给孩子以充分自由的前提是,让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必须的安全行为规则。 当孩子第一次玩某一器械,或尝试某些具有危险性的活动时,教师会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成人,与孩子一起讨论、分享使用中可能存在的危险,以及如何避免危险的经验等,并在儿童反复尝试中给孩子以适当的安全指导与提醒。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8)

家长在带孩子进行户外器械活动时,一定要先给孩子讲解器械的危险性及可能带来的危险,甚至可以让孩子去讨论,家长模拟并帮助孩子去理解。家长不一定要规定玩法,但要让孩子理解一个基本的安全规则,比如荡秋千时要注意前后有没有其他小朋友,以免相撞。 幼儿年龄小,知识经验贫乏,模仿性极强,所以家长要时刻注意为幼儿树立安全行为的榜样。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9)

制订必要的安全规则,化解幼儿的危险行为欧美一些幼儿园的教师为孩子制定了必要的规章制度,使幼儿明白他们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以便各项活动顺利开展下去。比如:孩子从事木工活动时,要戴上护目镜,以防异物进入眼内;参加积木活动时,不要靠积木架太近,以免其他幼儿取积木时踩到自己的手脚。 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知识经验的丰富,教师从由自己一人制订规则转化到让幼儿参与讨论,共同决定,以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样,家长也要在家里与孩子一起探讨,一起建立规则,如果孩子小的话,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哪些是允许的,哪些是不允许的,同时注意进行安全防护,如果孩子大一些,可以让孩子参与讨论后进行制定。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0)

幼儿进行探索活动时,欧美幼儿园的教师一般都不停地进行观察,防患于未然。对于危险性较小而幼儿又能从中获益的活动,教师只要稍加指点,就放手让幼儿去探索。比如,当教师发现幼儿在使用餐刀切割食物时,便告诫幼儿:“把餐刀拿得离手指远一点。”而不是大惊小怪,马上制止,阻碍幼儿独立性的发展,探索习惯的养成。当然, 对危险性较大的活动,教师则必须严加干预、立即阻止。比如,当幼儿攀爬的高度、搭积木的高度超过了规定以后,教师便迅速地走到幼儿身边,亲切和蔼地要求幼儿表演水平式的攀爬,或鼓励幼儿造一座宽广但不是很高的教堂。这种诱发幼儿进行新的挑战行为的方式,往往能化险为夷。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1)

一些中国老师到国外幼儿园参观,看到孩子被允许使用锯子或斧头等尖锐工具时,都会瞠目结舌。这就是我们与国外家长在“什么对孩子是安全的”这一问题上,存在的观念上的差异。日本家长普遍的认同是:孩子在活动中磕磕碰碰是难免的,不必为一点小用力而“大惊小怪”,被保护过度的孩子将来可能会 “没用”。关于幼儿安全教育方面,国外的幼儿园始终与家长保持沟通,许多幼儿园在外出参观游览时都会向家长发放专门的意见书;通过亲子游戏的方式,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安全教育中;英国政府还把母亲介入幼儿教育作为一种政策性的要求。另外, 国外很多幼儿园所在的社区都会提供一些免费的安全教育的资源,例如让儿童参观消防局、警察局等相关的安全部门,或为孩子提供一些与安全相关的画册等。 将安全教育内容渗透于游戏和生活中。

由于国外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他们的安全教育是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更多地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玩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2)

不同年龄的孩子,要有不一样的安全教育第一阶段:0-3岁的孩子这个阶段的孩子,基本在父母或家人的身边,他们发生危险的地方基本在家里。所以,这个阶段的孩子主要以家里用水、火、电等安全为主要防范对象。父母可以通过给孩子阅读《歪歪兔安全系列》绘本,故事全10册,包括:1.看看我有多高?——防止高处跌落2.小黑洞里是什么?——防止触电3.这个……能吃吗?——防止异物窒息4.讨厌的桌子角!——防止磕碰伤5.锋利的小刀!——防止割伤划伤6.魔法厨房!——防止火与燃气危险7.妈妈,我渴了!——防止烫伤8.大脾气的小猫咪!——防止宠物咬伤9.咚咚咚,有人敲门!——警惕陌生人10.这个……会是糖吗?——防止中毒这套绘本非常适合3岁以前的孩子进行亲子阅读,因为场景基本都发生在家里,而且歪歪兔也非常符合这个阶段宝宝们的喜爱的形象。这套书受到很多很多小宝宝们的喜爱,一个妈妈曾经跟我说,她女儿将这套绘本足足讲了2个月。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3)

第二阶段:3-6岁的孩子3-6岁这个阶段的孩子由于经常进行户外运动,而且身体大运动能力发展也比较强了,所以户外安全教育是这个阶段儿童的重点。在户外活动中,交通意外伤害占得比例最大,因为,孩子每天上学、放学都要过马路,马路上的情况又非常复杂,所以我们今天重点讲讲交通安全。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4)

《变形警车珀利》近年有许多儿童交通安全事故的报道:孩子被锁车内被太阳炙烤身亡;家长抱着宝宝坐在副驾驶,发生碰撞时孩子撞向前挡风玻璃身亡;孩子在车辆周围玩耍被碾压致死……每一桩儿童交通意外伤害事件都深深触动着我们每一个家长的心。《变形警车珀利》是一套儿童道路交通安全绘本,这套书风靡全球81个国家。全书一共24册,目前很多孩子已经同步收看动画片,动画片已经有52集了,差不多5分钟一集,也非常适合学龄前的幼儿去看。故事发生在布鲁姆斯小镇,警车“珀利”、救护车“安巴”、消防车“罗伊”和直升飞机“海利”与小娟组成了救援队,保护着镇上人民的平安幸福的生活。凯文和多奇是两个活泼淘气的小学男生,经常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陷入麻烦,幸好每一次都有救援队的大家出手相助。故事里包含了幼儿们必须知道的交通安全知识,并讲述每天要遵守的交通安全规则。为了帮助幼儿们理解,分成3个阶段展开故事,每个故事都真实地再现了交通安全事故的现场,对幼儿来说是起到了非常好的启示和教育的作用。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5)

《消防员山姆》这是一部在全球风靡了28年的经典动画片,其主人公“山姆”是一位家喻户晓的“平民英雄”。故事发生在一个叫“平安镇”的地方,而在这个不太平安的小镇里,消防英雄山姆和他的同事们每天都要解决小镇居民的各种突发状况,执行各种安全救援任务。《消防员山姆》巧妙地将消防安全知识融合到一个个幽默诙谐、妙趣横生的故事中,让孩子们在娱乐的同时,学到重要的消防安全知识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该片自1986年播出至今,深受全球孩子和家长的肯定。《消防员山姆》之所以在孩子和家长们之中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每集中都包含着安全主题,每一集都会让家长和孩子学习到实用的安全知识和营救技巧。邻家英雄的号召力:机智、勇敢、热心、谦逊……让我们从不怀疑Sam和他的团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Fireman Sam是孩子最完美的行为榜样,毋庸置疑,孩子们也会希望成为Sam这样的小英雄!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6)

第三阶段:6岁以上的孩子对于超过6岁以上的孩子,主要就是以溺水为主要安全教育了。这块就不是我们今天的重点了,如果您的孩子正在上小学的话,家长在给孩子报游泳课程的时候,首要的是教会给孩子学会水中自救,因为溺水的孩子99%以上都是会游泳的孩子,相反,不会游泳的孩子大多没有机会进入水中,所以发生危险的几率也会很低。

家庭怎样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父母如何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