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

在第六季《奇葩说》15期里,戏精魔王金靖花式解读《常回家看看》:戏称“父母年纪大了,大家放过他们好不好?”“常回家看看”就是让你回家看看而已,不要一直呆在家里!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1)

戏精魔王金靖花式解读《常回家看看》

催婚、逼嫁、相亲、见亲友,大城市的小白领,回到家乡,如同炼狱。但是,过年,不回家,去哪里?你以为都能像《欢乐颂》里的安迪一样,去泰国沙滩烧烤?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2)

你以为都能像《欢乐颂》里的安迪一样,去泰国沙滩烧烤?

我本来以为,在“人情淡薄”,儿女不依赖父母,父母也不指望孩子的西方,不会存在这种情况。万万没想到,西方儿女与母亲的相处,和我们是“一样一样”的。

你妈注定让你抓狂?

圣诞节期间,CELIA JACOBS女士讲述了自己“回家看看”的心路历程:“你妈注定让你抓狂!”

但是,她同时也提出了如何与妈妈相处的技巧。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3)

你妈注定让你抓狂?

她说,“和父母在一起时,我只有48小时的心态平和期。但凡过了两天,我身体里就会像响起警报一样,让我重返1999年。我又会变成一个不耐烦的暴躁少年,妈妈说的每一句话,无论多么无害,都会引来我这样的反应:“唉,妈,别再唠叨我了!”

“这种无法遏制的退化行为,从我上大学开始就一直在发生,当我自己成为家长后则变得更加严重。我以为我现在是个非常成熟的女性。我已经过了那个阶段了。但就像上了发条的钟一样,一到和父母接触的第三天,我又会置身90年代那辆借来的本田车里,皱着眉头高声播放着饲养员乐队(The Breeders)的音乐。”

心理学家的研究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4)

心理学家的研究:最亲的最气人

CELIA JACOBS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我可不是孤例。心理学家甚至有一个术语来描述回到原生家庭时,我们身上出现的可预测的、令人抓狂的退化行为模式。这个术语叫做家庭系统理论,乔治·华盛顿大学(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医学与健康科学学院的精神病学临床助理教授普贾·拉克什明(Pooja Lakshmin)博士说,家庭都有各自的平衡,每个人在“维持家庭系统完好的过程中”都扮演着固定的角色。所以,不管你的既定角色是什么——安抚者、小丑或是脾气暴躁的人——当踏进童年时代家庭大门的一刻,你就会重新回到那个角色之中。”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副教授基拉·伯迪特(Kira Birditt)博士一直在研究成年子女及父母之间的紧张关系,她表示,在她关于这一主题的研究中,94%的受访者声称他们的关系存在某种冲突。研究还表明,母亲和成年女儿之间的关系尤其紧张。伯迪特称这几乎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亲密也最气人的”。(在我刚成年的时候发生的改变我人生的事之一,就是注意到自己的母亲会对她母亲所说的话生气。)

如何与妈妈相处?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5)

为不可避免的退化行为做好准备

那么,要如何心平气和地与家人一起度过假期呢?这里有一些帮你保持理智的建议:

为不可避免的退化行为做好准备

这不是你是否会退化的问题,而是何时出现退化行为的问题。拉克什明博士建议,当你拜访家人之前,做一些心理准备工作,这样就可以避免触发最糟糕的行为。先问问你自己:有没有什么特定的话题或现实场合会刺激你的家人发疯?如果有,就请避开这些话题和场合。即使是变换一下环境,也能帮你从旧有模式中走出来,所以,如果家庭晚宴的餐桌上总会出现闹剧,试着出去吃一顿,看看是否能改善关系。

试着找到同理心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6)

试着找到同理心

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语言学教授、《你穿这个?用对话理解母女》(You’re Wearing That? Understanding Mothers and Daughters in Conversation)一书的作者黛博拉·坦南(Deborah Tannen)博士表示,最典型的负面母女互动总包含这样一种动态:成年女儿觉得受到了母亲的批评,而母亲又觉得女儿太过敏感。如何抚育孙辈是引发这一动态的主要因素,坦南博士说:“很多女性告诉我,除了育儿技能,她们基本什么批评都可以接受。”

坦南博士给祖父母的建议是:不要多话,因为即便是(在你看来)最善意的建议,也可能被视为批评。她给成年女儿们的建议则是,“试着提醒自己,虽然那听起来像是批评,但却是关心的表现。”你的母亲只是希望你一切都顺利,而她想尽力帮上忙(即使这让你想埋在枕头里尖叫)。

给自己留点空间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7)

给自己留点空间

你有时会需要一个逃生出口。临床心理学家、《愤怒之舞:改变亲密关系模式的女性指南》(The Dance of Anger: A Woman’s Guide to Changing the Patterns of Intimate Relationships)一书作者哈丽雅特·莱纳(Harriet Lerner)博士说,“不管这意味着要在浴室里躲10分钟冷静一下、安排好拜访的时间长短,还是花钱住旅馆而不是住在父母家的客房”,你都要确保自己能创造一个可以与家人产生一定情感距离的空间。当我和家人在一起时,总要确保自己能进行晨练——这让我从他们之中解脱出来,同时也是发泄对周遭环境愤怒的好渠道。

不要期待改变

过年最想跟父母干什么?回家后如何与你妈好好相处几天(8)

不要期待改变

拉克什明博士说,节日期间的家庭创伤不会有神奇的解决方案。12月本就是充满压力的季节——心理健康专家都说这段时间对他们的病人尤其艰难——所以,这可不是翻旧账并以为能解决这些问题的好时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