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的言语辱骂,随时可能落在屁股上的警棍,分不清昼夜的禁闭室,长达八小时的体罚——2021年11月,20名未成年学生共同发声,举报广西南宁群博励志教育学校涉嫌暴力“矫正”。前有豫章书院,现有群博励志。这些学校的经营方式、收纳的学生、管教方式其实大同小异,都是以暴力手段规训家长眼中“不听话”的孩子。可以说,无论是办学资质,还是具体对待学生的方式,这些学校都难逃违法之嫌。 明显有违法之嫌的矫正机构屡屡死灰复燃,显然并不能以“有需求就有市场”来辩护,其背后的监管失范不容忽视。工商信息显示,群博励志学校注册实体为南宁群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经营范围为教育信息咨询、户外活动策划等,并未取得办学资质。显然,这样的学校能够办起来,本身就折射出监管的不作为。要知道,办一所学校,不可能真正“隐蔽”起来,只要监管部门正常履职,就完全可以及时查处。类似豫章书院这样的机构为何长期有市场,到底是什么让一些家长执迷不悟地把孩子送进去,乃至我们到底该如何定义“问题”孩子,这些问题,当然都值得社会探讨。但得知道,暴力规训加洗脑为主的矫正学校,本就在迎合和强化某种错误乃至危险的教育理念。“死灰复燃”的矫正学校,不能以“有需求就有市场”来辩护

问题少年矫正中心(暴力矫正学校为何能死灰复燃)(1)

来源: 光明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