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有一个热榜问题:没考上985大学,选择在985大学附近租一个房子,跟着他们一起上课学习,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吗?,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学校是985好还是211好?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学校是985好还是211好(学校牌子985211)

学校是985好还是211好

上个月有一个热榜问题:没考上985大学,选择在985大学附近租一个房子,跟着他们一起上课学习,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吗?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的当下我还是感到有些吃惊的,吃惊的原因无非就是觉得,都这个时代了,竟然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上大学最大的意义是什么?大学能够给你的最有价值的东西是什么?

如果你看过这个 好工作为什么这么难找?的视频的话,你就会知道,在这个视频里重点说提到了,大部分应届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就只有一个基本面,而这个基本面就是你毕业证上的学校和专业名字。

为什么好工作总是这么难找?

这主要是因为两个因素导致的,第一个是现在大部分高校的大部分专业在学校里所教授的东西和社会上各行各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都完全脱节了,大部分人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在工作上都是用不上的,或者没办法直接用得上,很多人都是工作后又重新学习的各种工作技能。

第二个就是就是,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对应届生也提不出太多很确切的要求,很多应届生觉得很重要的因素,比如学生会经历啊,在校学习成绩啊,各种证书啊,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都是没啥用的,用人单位更看重的还是你的基本能力,比如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工作的态度等等,而这些东西是很难通过具体的方式来考核的,于是最后就变成了用学历来进行简单粗暴的筛选了。当然,很多企业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降低自己的工作量,毕竟现在的但凡好一点的企业在招聘时,都会收到海量的应聘简历,即使用这种简单粗暴的筛选方法会漏掉很多优秀的人才,最后也总能找到足够多的符合自己要求的候选人。

所以,如果你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者进入一家你梦想进入的公司或行业的话,那选择住在985大学旁边和别人一起学习这个方法显然不能达到你的目的,因为那些985的毕业生之所以能拿到那些公司的offer,首先肯定是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能力,这些能力也许大部分都是在学校期间培养的,但更重要的因素在于,他们有进入面试展现自己这些能力的机会。而你即使具备了这些能力,当你遇到了这些通过条件筛选法,根据学历筛选网申简历的公司的时候,纵使你有再强的能力,也只能束手无策了。

我还看到有人在那个问题下面说,大学里教了什么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读了这个大学,拿到了这个大学颁发的学位证和毕业证,你才能成为这个大学的校友,而校友本身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身份,靠着校友身份认同,你就能进入到很多圈子里,这个圈子能让你获得比普通学校的校友圈子更多的资源。

这话呢,也对也不对。

对的一方面呢,是校友身份确实很重要,这确实是你和一些陌生人建立关系的很重要的纽带,但这也仅仅是第一步而已,如果你本身没啥水平,即使你见到了这些校友,别人也不会拉你进入他们的圈子的,我这些年也接触了不少圈子,有些圈子你表面上看觉得是校友圈子,实际上中间都绑着各种利益关系,大家首先都在一个利益共同体里,其次才讲校友感情。

我以前就说过,读了一个天坑专业,导致大家毕业后都混得不好,别说圈子了,连一个正经的同专业的同学聚会都组织不起来,大部分人都失联了,还讲什么圈子啊!

好的圈子都是互相吹捧,互换资源,互帮互助的,但这些需要你们都身处同一个行业,或者身处几个联系密切的行业中,把你们绑在一起的首先是日常的利益交换,其次才能在带有利益交换的交流中增进彼此的感情。

大家不会要觉得一谈利益,这事儿就变得俗了。实际上大部分关系都是靠利益交换来维护的,大家不要狭隘地觉得利益就是金钱关系,其实感情,陪伴的相互交换也是一种利益,很多哥们友情就是这么维系的,张三是做生意的,比较有钱,李四是普通打工仔没啥钱,但各种人情关系的套路都很懂,都搞得很熟,于是张三就经常帮助李四解决经济上的各种问题,李四就经常帮助张三解决各种人情关系问题,大家表面上看就是关系要好的一对好哥们。

感情都是相互的,如果一段关系当中,一方只有索取没有付出,那这段关系早晚也会崩盘,为什么现在年轻人都很反感各种亲戚来家里串门?

尤其是过年期间,很多人回家过年最头疼的事儿就是去走亲戚,或者在家遇到各种来串门的亲戚了。

之所以会反感这些事儿,还不是因为,你觉得这些亲戚跟你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平时也没啥能聊到一起的共同话题,彼此加个微信,完全就是一种多余。

这些亲戚一来到你家,就会各种反客为主地问你各种会让你难堪,不爽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这些亲戚有平时啥事儿了就会来麻烦你,总想着占你点便宜,比如找你借点钱,让你帮着介绍个工作,咨询你各种问题等等,所以你才会非常反感这种亲戚。

如果这些亲戚跟你没有亲戚关系,你肯定早就跟他们断交了,所以感情上的交往,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利益交换,只不过彼此提供的东西不再是简单的金钱或物质,而是一种情感上的陪伴或关怀。

最后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那个问题上,没考上大学,靠住在大学附近,每天去旁听能达到同样效果吗?如果你的目的就是学会那些985大学生平时上课学的东西,那你就肯定能达到同样的效果,甚至你还会学得比他们更好。

但是如果你达到这种效果的目的是为了在未来的就业中也达到和他们同样的效果,那可能你就会失望了,因为应届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靠的主要还是基本面,这个基本面就是毕业证上的学校和专业名字,而你去旁听,并不能拿到一样的毕业证。

而所谓的毕业后靠着校友身份混进某些圈子,其实更多的还是要靠你自己的努力,你首先要达到进入那个圈子的水平,其次才是因为你是某校某系毕业的,人家才带你进那个圈子。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查理芒格说过的一句话:得到一件东西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