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写的传诵了近千年的《元日》,但至新春佳节,吟诵它倍感亲切和暖心,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写景技巧,爆竹声中一岁除?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写景技巧,爆竹声中一岁除

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写景技巧,爆竹声中一岁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王安石写的传诵了近千年的《元日》,但至新春佳节,吟诵它倍感亲切和暖心。

  春节是中国人最看重的佳节,年前的腊月初八,就已进行节日的准备了。腊月二十三,又叫小年,民间在这一天有祭灶的习俗。从除夕到元宵节,人们都沉浸在浓郁的节日气氛中。这漫长的节日,人们习惯称之为过大年。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博学多闻,于诸经皆有著作,为文主张“务为有补于世。”文笔险峭奇拔,政论简洁有力。大文豪欧阳修称他为:“翰林风月三千篇,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元日》正是他拜为宰相,推行新法时所写。读者从中可以真实的感知推行新法后的节日喜庆的景象,以及他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变法伊始的新年,看到家家户户喜气洋洋准备过年的景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

  自古以来写春节的诗很多,像这样以“爆竹”“屠苏酒”和“桃符”入诗,且渲染出节日的热闹祥瑞景象,以寄托对新政新法新生活的美好憧憬的诗篇,还真不多见。

  据南朝古籍记载,每年的正月初一,家家户户在门前点燃竹子,以竹节在燃烧过程中“毕毕剥剥”的声响,驱赶山鬼,顾名思义,这就是爆竹。后来,人们又用纸包裹火药,点燃发出声响,也称爆竹,或叫爆仗,再发展就是今天的鞭炮了。

  “爆竹声中一岁除”,说的是除夕燃放爆竹的喜庆景象,全家老少在年夜饭之前燃放爆竹,然后再济济一堂,守岁迎新,老人祈福,儿童嬉闹。至子时再燃放爆竹,是为送别旧岁,迎来新年。此情此景,至今依然。

  “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和煦,暖意融融。这一天,最具代表性的岁俗是饮屠苏酒。据南朝《荊楚岁时记》云,屠苏酒因一间名屠苏的草房而得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遣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苏辙有诗曰:“年年最后饮屠酥(屠苏酒),不觉年来七十余。”

  诗中这照耀“千门万户”的“曈曈日”,可不是寻常意义上的阳光,而是新法和新法施行后的新气象。推行新法又有什么样的变化呢?他的另一首诗中写道:“麦行千里不见土,连山没云皆种黍。水秧绵绵复多稌,龙骨长干挂梁梠。鲥鱼出网蔽洲渚,荻笋肥甘胜牛乳。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

  “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他对新法终究取代旧政的展望和自信,更在于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那就是新生的富有生命力的事物,总是要代替没落的为时代所抛弃的旧事物,这是历史的大趋势,可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王安石在任上时讴歌呐喊变法,谪居江宁时也赋诗歌咏变法。王安石罢相谪居时,宋神宗依然推行新法,施行改制。他闲居半山堂心系朝廷,关心变法,写了多首歌颂元丰新法的诗篇,如《歌元丰五首》《元丰行德逢》《后元丰行》等。(张家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