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太极拳是他的魂,这里是太极拳的摇篮。历史的沉淀,水脉的润泽,文化的滋养,使得太极拳在这里破茧而出。古城、水韵、太极拳,交相辉映,构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请欣赏《悠悠太极城》—


广府的历史十分悠久,平原水乡景色美不胜收,然而,更值得骄傲的还是太极拳。太极拳,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精神财富,它运用武术的肢体语言来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展现中华文明的无穷魅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代名词。如今,它更象一艘航母泊向越来越多的国家。假如我们追根溯源的话,这艘航母就是从这里—广府起航的。作为太极拳的摇篮,杨禄禅一脉是最早开始传播、流传范围最广、习练人数最多、影响最为巨大的一派;武禹襄一脉太极拳对理论研究的贡献最为突出,其成果被所有各派奉为圭臬。因此,没有杨禄禅、武禹襄就没有太极拳。


邯郸太极之乡在哪个县(邯郸广府太极印象)(1)

悠悠太极城


遥想十九世纪中叶,太极拳第一次亮相武术界,便惊艳大清国的都城而风靡一时,王孙贵族、富室子弟纷纷求学。它的推广者便是广府的杨禄禅。在此后的一个半世纪里,广府太极拳翘楚代有人出,比如武禹襄、武澄清、武汝清、李亦畬、李启轩、杨班侯、杨健侯、郝为真、杨少侯、陈秀峰、李万成、郝月如、李逊之、杨澄甫、韩钦贤、张振宗、李福荫、郝砚耕、傅钟文、赵斌、郝少如、杨振铭、傅宗元、魏佩林、姚继祖、翟文章、李锦藩、杨振铎、杨振基、傅声远等。其中,杨禄禅是武术史上广传太极拳之第一人;武禹襄是太极拳理论的奠基人、太极拳文化的开拓者。1881年,李亦畬手书完成的三本太极拳谱,史称“老三本”,是太极拳史上最早的理论文献,为太极拳的奠基之作。1914年,郝为真受聘河北省立第十三中学担任武术教员,太极拳首次进入正规学校成为必修之课;1935年,郝月如聘为南京中央大学武术教员,太极拳第一次走进高等学府。1934年,杨澄甫出版了《太极拳体用全书》,得到蒋介石、蔡元培、吴铁城、张历生、庞炳勋等政界、军界、文化界高层要员的题词。享受这份殊荣,在武术界可谓前无古人……


一座小小的古城,为什么能造就如此众多的武术人才,太极拳为什么能够在广府孕育、初始、成熟、发展、壮大呢?


首先,这与广府的历史背景息息相关。上文已介绍,广府见于史料的第一笔记载便是战争。《左传》中写道:“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六月,晋国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此后的两千余年间,在每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里必定是兵戎相见的战场。连年的烽火硝烟,积淀出古朴、剽悍的传统民风,百姓们为了防身自救而多习拳脚,群众性的武术基础十分雄厚,浓郁的尚武之风绵延两千余年。尤其到了清中晚期,大红拳、小红拳、梅花拳、二郎拳、六合拳、形意拳、披挂拳、春秋拳、八极拳等十分盛行。村村设武场,庄庄有练家,可谓高手如云。太极拳,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最终破茧而出。


其次,太极拳的孕育诞生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因为这是一项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高雅的文化拳。广府的文化资源极其深厚,它的包容性如同海洋一般。它地处中原腹地,又是洼淀水乡。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出独特的人文景观。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原文化的粗犷、豪迈、奔放、厚重,与水乡文化的温婉、细腻、灵动、润泽交相辉映,水乳交融。具体而言,城内文人雅士聚集,学风崇儒尚礼。广府设有三年一次的乡试,读书之风甚浓。广府城外东北角有一所著名的书院—清晖书院,于乾隆六年(1741年)进入鼎盛时期,成为青年才俊读书研文的理想书院。此外,城内每条主要街道几乎都设有私塾蒙馆,即便普通百姓子弟也多晨昏苦读,以求功名。一座1、5平方公里的小城,两千多居民,仅清代就出了27位进士。人们现在还可以从街道的名称如化育街、慎贤巷、育贤街等,想见昔日广府城浓厚的读书氛围。试看城里城外,诸多文化遗存星罗棋布。府文庙大成殿,尊儒尚礼的神圣之所;清晖书院,青年才俊读书学文的理想之地。毛冢高风、弘济雄风、龙潭风雨、奎阁凌云、干将铸剑池等令人荡气回肠。由此拓展开来,猪山石刻,使人百思不解的千古之谜;观音阁,号称“燕赵第一境”;仰韶文化,承继商代文明。另外,还有南宫文化、黄粱梦文化、磁山文化、赵都文化等尽可容纳于这个文化系列当中。其中,以赵文化最为有名,影响最为深远。广府城西南25公里,便是当年赵国的都城邯郸—当今著名的成语典故之乡。胡服骑射、毛遂自荐、围魏救赵、邯郸学步、负荆请罪、完璧归赵、将相和等经典传颂千古,开拓创新、文武并重等思想理念便源此。

邯郸太极之乡在哪个县(邯郸广府太极印象)(2)

胡服骑射


弯弯的黄泥驿道,向远处延伸,延伸至历史的深处,从中可以洞悉中原文化一脉贯通的微妙相连的传承脉络。数千年的文化沉淀与累积,形成广府醇厚的文化氛围,正是这种绵延悠长的文化氛围,经过不断的引进、更新、吸纳、洗礼、滋养,厚积而薄发,升华为一种影响整个人类的文化现象—太极拳文化。


清代,著名学者颜习斋先生(1635—1740)曾经担任漳南书院(志英按:该书院在广平府境内)主讲。倡导“实习实行”,反对章句空谈。用现代话讲,就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既讲“文事”,也求“武备”:经史、礼乐、骑射、术数、兵农、水火,六艺并重。这种思想对广府的莘莘学子影响很大,文人也包括武士,都具备一种深入探讨研究,富于包容、开拓、创新精神的潜在品质。这一点,是太极拳文化能够产生的更直接的原因。


尽管拳术受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拳术”与“文化”一直被认为是平行发展、互不相干的两个脉络,“习武者”与“学文者”属于两类人、两个阶层。练把式、走江湖、跑码头、看家护院是下层百姓们的勾当,文人仕宦不耻于此道。直到清中叶,“拳术”和“文化”才出现了主动与直接的碰撞、交融迹象。比如苌乃周(1724—1783)所著的《苌氏武技论》,便使拳术与哲学相融合。太极拳理与苌氏拳理有许多相通之处,但太极拳理更为切实、科学、理性、严谨,文化特色更为浓重。虽然笔者至今无从知道这两种拳术之间有没有直接的联系,但可以肯定,“拳术”和“文化”在这一时期的广大地区出现了交相融合的现象,许多有远见卓识的拳家在做着不谋而合的探讨。只不过太极拳更具代表性,它彻彻底底的改变了拳术的风貌,真真正正打破了“文武不同道”的桎梏,标志着中华武术与传统文化最终走向了契合。而这一切,要归功于广府形成的一个习武的团队:杨禄禅、武澄清、武汝清、武禹襄、李亦畬、李启轩、杨班侯、杨健侯、郝为真等。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武、李仕宦家族人员的相继介入,其中两名进士,一名举人,两位秀才。他们的参与使武术走出了口授心传、封建保守、迷信玄虚、为拳而拳的初始阶段,趋向科学化、系统化、理性化、文人化,助推了具有文人化气息的太极拳迅速形成和完善。由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广府文化的滋养,尚武之风的熏陶,悠久历史的洗礼,为太极拳文化破茧而出,提供了充分的营养。以武禹襄为代表的文人研拳集体,是太极拳文化产生的直接原因。

这其中,杨禄禅、武禹襄最具代表性,二公因共同的喜武志趣走到一起,凝结成伟大的友谊。“武林楷模”典故,就是讲述两位宗师创拳经历的故事。


杨禄禅,家住广府南关。尽管因出身贫寒,没有读书的经历,但无疑他是一位具有大智大慧的民间武术大家。学拳不拘一门一派,对流传于广府的各个拳种广泛涉猎、学习,了然于心。他不满足于本地拳术的现状,只身远赴河南求学。抱着无比谦恭之心,拜师陈长兴,从而掌握了陈家沟炮捶的真谛。


武禹襄,家住城内迎春街。出身书香门第,是一位饱读经史的儒生。意气书生,走上了与他的家庭背景格格不入的道路—练习拳脚。不客气地讲,武氏的这种行为在当时属于有辱门风之举。这可以从他的墓碑中得到佐证,碑文历数光耀门楣之举,一字不提练拳之事。是的,他的练拳功绩是在逝世后约半个世纪,才逐渐为人所熟知的。也正是他的“有辱门风”之举,无形中完成了一项事业,即让“文化”与“拳术”实现了真正的、主动的融合。武公与杨禄禅有着相同的学拳轨迹,对本地各个拳种广采博纳,远赴河南问艺。只不过,他的学习方式和寻访对象不同于杨氏罢了。以武禹襄的身份与地位,不可能做出拜师之举。他只能选择友好切磋、互动交流的方式,同赵堡镇的陈清平先生进行真诚的沟通。“研究月余,而精妙始得,……”(见李亦畬《太极拳小序》)由此,武禹襄掌握了与陈家沟拳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赵堡镇拳术的窍要。


杨禄禅、武禹襄相继外出取经归来,眼界大开。杨公擅武,重于实践的锤炼;武公善文,重于理论的总结。二公一武一文,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他们兼容并蓄,广征博引,友好协作,最终研创出一门新型拳术。这种拳术讲求阴阳虚实的转换,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最初以外观形式而命名,乡人呼为“绵拳”、“粘拳”、“黏拳”。或者以技法种类取名,叫做“十三势”。后来,才正式定名为“太极拳”。太极拳具备三个鲜明的特征:


1、行拳的舒缓优雅与当时的士大夫阶层稳健儒雅、从容不迫的作风相吻合。


2、“守中用中”、“无过不及”、“制人而不伤人”等拳学理念为有文化者所欣赏。

3、广府传出的“十三势”拳架,它的技法以八法(掤、捋、挤、按、採、挒、肘、靠)为主,运行路线以“五步”为主。进,是“搂膝拗步”;退,是“倒撵猴”;左顾右盼,是“云手”;定,是中定,即立身中正安舒(志英按:陈家沟等地的拳架与此明显不同)


这正是太极拳一问世,便能够风靡京城的原因所在。杨禄禅与武禹襄个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研究太极拳的方式,实现了两个阶层的融合,升华为“武术”和“文化”的相互交融。由此可见,武禹襄“引文入武”的拓荒之功足以彪炳史册。太极拳修炼者不再是“把式匠”似的赳赳武夫,更多则是文质彬彬的儒雅之士。比如杨禄禅进京教拳,面向达官显贵、富室贵胄;郝为真受聘河北省立十三中,教授师生练拳;杨澄甫弟子众多,其中多为政界、文化界要员名流。再看当代,刘少奇主席、宋庆龄主席、贺龙元帅、邓颖超、薄一波、温家宝总理、李铁映、伍绍祖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与到修炼太极拳行列之中。品读武公经典拳论,让人回味无穷。“立身中正安舒,支撑八面。”“曲中求直,蓄而后发。”“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从人则活,由己则滞。”“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武禹襄巧妙地将中国传统儒学中庸思想活学活用于拳术当中,使武术与文化、练拳与修身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完美结合。这,才是太极拳的最高境界;这,才是修炼太极拳的真正追求。武禹襄故居那副对联写得最妙:“立定脚根竖起脊,拓开眼界放平心。”


广府古城,经两千六百余年沧桑历练更加雄奇壮美。太极拳让世界变得如此和谐美好,广府城让全人类凝聚成幸福美好的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