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丢三落四的毛病普遍困扰着许多家长,面对这个毛病,爸妈多数数落,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举动。然后,几乎所有的数落都没有什么效果,反而说的越多,孩子越发的顽固了。

所有毛病都是由根源的,“治病”的前提是要明白“病因”。丢三落四是天生的吗?肯定不是的,完全是后天形成的一种不良习惯,而所有的习惯都是日积月累养成的。但孩子出现丢三落四的毛病后,大多数家长都会把它归结为不认真、太马虎。其实,家长有时真的冤枉孩子了,不是孩子不想做好,而是能力没有达到。下面是纠正孩子“丢三落四”毛病的十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改掉孩子丢三落四的坏习惯(纠正孩子的丢三落四)(1)

纠正孩子“丢三落四”毛病的十招

1、从小时候抓起。加强孩子的任务意识,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要求孩子从小事做起,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给予孩子集体生活、家庭生活的部分任务,分配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帮妈妈拎东西,自己洗袜子、内衣等,倒垃圾,自己收拾文具等。通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协助家长,不给他人添麻烦,让孩子体验对家庭和集体的关心,培养责任心。

2、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力所能及的工作上,给予孩子更多的锻炼机会和学习机会,比如家长觉得孩子早上穿衣非常慢,可以在平时进行专门的训练;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也应当有耐心,教给他方法,而不是代办。让他掌握一种方法,会让他终身受益。孩子把自己管的东西管住了,也就管好了一部分自己。

3、让孩子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经常丢三落四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如玩具找不到,家长就不让他玩,文具找不到就影响学习效率等。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意识。让孩子知道丢三落四是不良行为,从教训中吸取经验,改掉坏毛病。

4、及时发现,找出原因,尽快纠正。依赖性越强的孩子,丢三落四的概率会越高。有时可以适当地让孩子体验一下忘记带东西带来的不良后果,这会让孩子注意自己的生活态度。有时可以帮孩子找到丢三落四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帮助孩子改变。

5、对孩子适时提醒,尽量少唠叨。对有坏习惯的孩子,妈妈可以适时提醒,如“明天上课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不要忘记戴红领巾”。现在的孩子逆反心理较强,如果家长总唠叨他丢三落四的行为,他就会反弹得厉害。

6、为孩子做榜样,并教孩子一些记忆技巧。家长树立榜样很重要,家长要改善自己的行为,如果你经常在孩子面前丢三落四,孩子可能会看样学样,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7、在日常生活中,如打扫卫生、散步、购物或玩游戏时,要事先要求他估计一下每项活动可能要花的时间,在活动结束后在将估计时间与实际时间进行对照,寻找两者不一样的原因,训练孩子的时间观念和综合判断能力。

8、与孩子一起制定活动程序清单。例如制定孩子睡觉前所做事项的清单:自己检查作业,家长签字,预备第二天上学所用物品,洗漱,然后上床睡觉。这种清单简单实用,很容易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有理的习惯。

9、尽量保持一个规律性的家庭生活,让孩子起床、吃饭、学习和休息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这种结构化的、可预期的环境能让孩子觉得舒心和安全,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10、在孩子的卧室墙上挂上一个醒目的月历,在每周日晚上跟他讨论一下下周的重要活动,例如一些事情的验收日期或最后期限,课外活动安排等,并将讨论结果写在月历上。也可以在书架上、门口等处贴上一些提醒的纸条,如门口贴上“你带作业了吗?”等一些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提示语。

总之,我们作为家长或老师要有耐心,要相信孩子们都是想把事情做好,只不过他们自己缺乏一些自我约束的能力,而这些措施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外在的约束力。如果家长和老师能够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环境,他们能很快改掉丢三落四的毛病。更多教育资讯关注公众号呼市学习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