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有这样一段。

宝玉、黛玉、宝钗到妙玉处做客,妙玉拿出积了若干年的雪水泡茶。茶香正浓,溢满书间,厚厚的一本红楼,氤氲着茶香。

附庸风雅(漫谈附庸风雅)(1)

自知不是妙玉,但仍想附庸风雅,于是费死力磨开了露露瓶盖,在大于天将空瓶放在院子当中接收雨水,预备来年煮茶。

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但腹无诗书却将如何?不如附庸风雅。汉语词典中对附庸风雅一词的解释是缺乏文化修养的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动。每个人都不是天生的腹有诗书,而附庸风雅不失为一个提升自我的良好途径。

附庸风雅(漫谈附庸风雅)(2)

刘禹锡在其《陋室铭》中狂言“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他不也是附庸鸿儒、君子之人吗?以谈笑者与往来者衬托自己,达到自我的提升。附庸风雅使人感到无与伦比的快乐,心头有一丝丝甜意。似我,在大雨滂沱之时,瑟瑟发抖,但想到妙玉那迷人的茶香,想到来年正色的茶水,不禁守候在雨中,等待雨水灌满瓶。雨再大,风再冷仿佛也吹不走,涮不掉嘴角的一丝笑意。

附庸风雅(漫谈附庸风雅)(3)

或是李白,寄情山水,;或是仿作家,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或是业余摄影;或是植花弄草……这一切

都是远离物欲横流的世界,这样的附庸风雅都显得别具一格。

附庸风雅(漫谈附庸风雅)(4)

在物质上酒足饭饱的时代,用什么喂养精神的雏儿?莫若附庸风雅。听说以为英语系的教授,每天除了上班带孩子,必须的工作就是写一首诗。一个人静静地坐在桌前,看着窗外的美景,令该以来便随即写下,还有手机附上图片,多么高雅与清幽。

附庸风雅(漫谈附庸风雅)(5)

我所谓的“附庸风雅”绝不同于煤老板暴富之夜买到一栋别墅,设计者无意间弄个书架,煤老板却拿所谓的“白皮书”来充事。这种不是附庸风雅,而是糟践文化。如果这样,那文学、艺术有什么存在的价值呢?

附庸风雅并非作假,它是升华心灵的良药,是内化自我的秘方。

附庸风雅(漫谈附庸风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