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60年,在毛主席的祝福下,毛岸青和邵华终于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两年后,毛岸青和邵华去北京看望毛主席,毛主席说:“新媳妇总该去认认家门,回乡里去看看你外婆,与亲友们见见面。”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1)

毛主席

他们走后,毛主席的思绪回到了那个战乱年代,想起了那个曾经帮助过他的杨老太太向振熙……

杨家人的恩情

说起杨老太太,我们就不得不提她的丈夫杨昌济。毛主席曾说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老师就是杨昌济,他是一位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我后来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的确,杨昌济对毛主席的影响确实非常深远,同时杨家人和毛主席的情谊也不能忽视。

在青年时期的毛主席还很懵懂,还不知什么叫国家兴亡,直到他遇见了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留学生杨昌济。杨昌济在留学归国后,对中国的现状很是忧心,他多次辞谢为官从政,以教书育人为己任,担起了教导新一代的任务。

他认为当时中国的教育充斥着一股腐朽的味道,他更重视学生们的修身教育,努力让学生们感受到“高尚其理想”的魅力,要求学生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做到“立定脚跟”。他将自己所有在英国学到的先进思想,都毫不吝啬地教给了学生们。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2)

杨昌济

在他的引导下,青年时期的毛主席在接受新事物上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他一直记得杨昌济的谆谆教导。

不得不说杨昌济的教育很有一套,他认为成大事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他告诉学生们,办事一定要“精细”,连小事都办不成的人一定办不成大事。

在此基础上,杨昌济更想让新一代的年轻人能够将家国兴亡这件事放在心上,他不断地鼓励学生要不停地探索救国真理,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毛主席在杨昌济的鼓励和支持下,阅读了大量的进步书刊,他的思想得到了巨大的升华,《新青年》就是他最喜欢读的一本刊物。

在毛泽东身上,杨昌济好像看到了中国的希望,他将所有的思想全部教给了毛泽东。他告诉毛泽东:“凡人欲在社会上建立功业者,欲深谋远虑,动之万全。”

除此之外,杨昌济还非常注重意志的训练,毛主席喜欢在冬天游泳大概就是受到了杨昌济的影响。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3)

毛主席

杨昌济非常喜欢毛主席,他经常将毛主席带回家吃饭,由此,毛主席认识了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也就是在杨昌济的撮合下,毛主席与杨开慧才走到了一起。

可是就在毛主席与杨开慧的婚期定下来之后,杨昌济的身体却出现了问题。因积劳成疾,杨昌济的身体开始出现衰竭,病情一日复一日的严重,杨家人都非常着急。

此时远在北京的毛泽东得知恩师病重,连忙交代了手中的事,就赶紧往家赶。杨昌济对毛主席的成长感到非常开心,他强撑着身体,拿出笔墨给他的好友章士钊为毛泽东写了封推荐信。

信中杨昌济说,毛泽东是难得的英才,前程远大,以救国救民为己任,希望章士钊能够重用提拔毛泽东。

之后,杨昌济就离开了人世,临走前他将杨家人托付了给毛主席。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4)

章士钊

恩师的去世,令毛主席很是伤心。将恩师埋葬后,毛主席赶往上海,找到了章士钊。章士钊看到眼前这个年轻人非常有气质,和老友在信中说的一样,就立即帮老友完成了心愿,为毛主席筹借了2万银元,帮助毛主席搞革命。

毛主席拿到钱后,将钱分成了两份,一份给了湖南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们,一份给了在湖南搞革命的战友们。把资金散出去之后,毛主席连创办长沙文化书社的钱都没有了。

后来毛主席与杨开慧结婚,两人还共育有3个儿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毛主席还将师母向振熙接到了家中一同照顾。从这开始,杨老太太就一直跟着毛泽东和杨开慧一起生活。

或许是因为从小失去母亲的缘故,毛主席对岳母看做自己的亲生母亲,决定用一生去赡养她老人家。杨老太太除了帮助他们夫妻两个照顾家里,对毛主席的革命也非常支持。她相信自己丈夫教出来的学生,最后一定会成就大业。

所以当杨老太太知道,毛主席没有钱创办书社后,立马拿出了自己的全部积蓄都给了毛主席。毛主席推辞不想要,但杨老太太却说:“拿着吧,这些是你老师的丧葬费,他要是知道你用这些钱为中国办好事,他也会非常高兴的。”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5)

向振熙

毛主席感激涕零,他想到当初他与杨开慧结婚的时候,身无分文,根本拿不出彩礼,连宴请同学们吃饭的6块钱还都是借来的。但杨家人并没有因此嫌弃他,没有问他要一分钱,杨老太太就将女儿嫁给了他。

在毛主席的影响下,他的妻子杨开慧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两人工作繁忙经常好几天都不能回家,所以家中的里里外外都落在了杨老太太一个人的肩上,包括照顾毛主席的三个孩子。

杨老太太就是毛主席夫妇坚强的后盾。要是没有她的支持与帮助,那么毛主席的生活估计会更辛苦。有了家人在身后的默默支持,毛主席的心里被幸福填满。杨家的恩情,毛主席始终记得。

毛家人不忘杨家人

但革命的道路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国民党的打压让红军喘不过气来,毛主席决定带领着一众将士总攻长沙。可惜,红军当时的装备实在太弱,面对国民党军队强大的装备,红军的包围行动只能暂时取消,向江西吉安进军。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6)

何健

恼羞成怒的国民党将领何健,只能将一身怨气全都发泄在红军家属的身上。他疯狂搜捕百姓的家里,将与红军有联系的人全部抓到监狱中,进行严刑拷打。

何健手段之残忍,人神共愤,而作为毛主席的妻子,杨开慧是国民党首要抓捕对象。何健四处寻找杨开慧的下落,还开出1000元的悬赏。

幸亏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并没有被金钱所蒙蔽。在群众的掩护下,杨开慧带着三个儿子隐藏在板仓乡下。只要国民党一来,群众就会告知杨开慧,掩护她顺利逃脱。

可杨开慧还是被何健的手下抓住了。当天,杨开慧带着毛岸英趁着夜色走进了她的娘家,想与母亲叙旧,因为再过几天就是毛岸英8岁的生日。可就是这么不巧,国民党正在村子里,大肆搜捕,发现杨开慧的踪迹,国民党立即将她抓了起来。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7)

杨开慧

国民党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能让杨开慧吐露出半点毛主席的下落。见杨开慧软硬不吃,敌人动了杀心。

杨开慧知道敌人已经容不下她了,在最近几天就会对她下毒手,她颤颤巍巍用手抚上毛岸英的脸说:“真希望你快快长大,这样就能帮助你父亲一起振兴中国了,你要记得长大以后一定要参加革命,要和你父亲一样。”

几天后,杨开慧在长沙浏阳门外的识字岭上,被杀害了,她临终前高声呼喊着:“牺牲小我,成全大我!”

在中央苏区的毛主席,正带领着红一方面军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毛泽东收到杨开慧已经牺牲的消息时,顿时心如刀绞。他写信给杨开慧的家人说道:“开慧之死,百身莫赎”,并寄过去三十元为杨开慧修墓。

杨开慧英勇就义的10天后,毛岸英才被放了出来。得知女儿被国民党杀害,杨老太太的伤心地晕过去好几次,她实在无法接受女儿居然就这么离开了人世间,这是自丈夫死后,对她的第二次打击。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8)

杨家人担心杨老太太伤心过度,连声安慰。杨老太太在伤心之余,非常放心不下她的三个外孙,如今女儿身死,留下三个年幼的孩子就没人照顾,而她作为孩子们的外祖母必须担起养育孩子的责任,想到这里,杨老太太收住泪水,将三个孩子拥在自己怀里,心疼地摸着孩子们的头顶。

自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与三个孩子相依为命的只有外婆向振熙还有舅舅杨开智,以及舅母李崇德。

但为了不继续遭到国民党的残害,毛主席拜托他的弟弟毛泽民找机会接毛岸英三兄弟到上海避难。听说三个孩子会被送去上海,杨老太太决定亲自护送孩子们去。

他们乔装打扮一番,在组织的保护下终于来到了上海,三个孩子也化名为杨永福、杨永寿、杨永泰。

将孩子们安全护送到上海后,杨老太太返回到家中,看着空落落的院子,心里顿感孤独。但她也明白,现在孩子们跟着父亲比跟着她安全,说不准国民党又什么时候出现刁难这三个孩子,她希望这三个孩子能够平安长大,少受些罪。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9)

杨老太太后来就被儿子杨开智赡养,她时常眺望远方,希望她的外孙们能够平安归来。

此时国内局势紧张,毛主席分身乏术不能照顾到杨家人,与杨家人就失去了联系。

直到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就在当天毛主席收到了一封信,看到署名后,毛主席瞬间高兴起来,原来是杨开慧的哥哥杨开智写来的信。

信中说,如今湖南解放,他们可以大胆通信,所以才给毛主席写了信,还说家中老母健在,并询问外甥岸英、岸青的情况。毛主席欣慰不已,立马回信说:“来函已悉。老夫人健在,甚慰,敬致祝贺。岸英、岸青均在北京,岸青尚在学习,岸英或可回湘工作,他很想念外祖母。我身体甚好,请勿挂念。”

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要回湖南老家,毛主席托她给杨家带了一件皮大衣,两件皮料,还有一封信。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10)

朱仲丽

信中写道:“杨老太太,你们大家都好吧!公事繁忙,实在没有时间去看你们,现朱同志回乡才有机会给你们带信,帮我看望你们。皮大衣是我送给您的,那两件皮料是送给开智夫妇的,让他们做一件好衣服,以表我的心意。”署名毛泽东。

当朱仲丽来到杨家时见到了老太太,她还传达了毛主席的口信说:“主席很是挂念您,想要接您去北京休养,由他亲自照顾您老。”

老太太却挥手拒绝说:“我不去,南京、北京我都去过了,这就够了。毛主席日夜为人民操劳,我就不去打扰他了,只要主席好,我就很高兴。”

杨老太太虽然拒绝了毛主席的好意,但是毛主席的心里依然挂念这老太太,一有机会就写信慰问。为了能够保证老太太能够安享晚年,毛主席又指示湖南省委,希望湖南省能够多帮他照顾一下老太太。

1950年,杨老太太过八十大寿,毛岸英想要回去看望外祖母,毛主席批准,并写了一封亲笔信,让毛岸英带给老太太。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11)

毛岸英

“杨老太太尊鉴:欣逢老太太八十大寿,所以让岸英回去给您拜寿,并奉人参、鹿茸、衣料等微物,以表我的心意,还请笑纳,祝您福寿安康、长命百岁!”

可以在大寿当天收到主席的亲笔信,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呀!杨老太太高兴得合不拢嘴,她将信看了一遍又一遍。之后她又仔细端详着外孙的脸,欣慰地说:“岸英呀,你长大了。时隔多年不见,你还能回来看我,我很高兴。”

老人的眼里充满泪水,泪眼婆娑地看着毛岸英。毛岸英也忍不住流下泪来,激动地握住老人的手说:“我长大了,外婆也老了,这么多年都没有能回来看您,实在不孝。”杨老太太摇摇头,表示没关系,之后又问了毛岸青的近况,毛岸英都一一耐心回答。

临走之际,毛岸英问老太太有什么需要的,杨老太太只要了10万块钱。她口中的10万块是旧人民币,相当于现在的10块钱。她只是想要还了邻居的借款。这是一笔旧账了,虽时隔多年,但老太太仍然记得此事。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12)

毛岸青

毛岸英回京后,将外婆的近况告诉了毛岸青。毛岸青也非常思念外婆,但学业繁忙,实在抽不出空档回湘。

一直到1960年,毛岸青与邵华结婚后,才抽出了时间。

毛岸青回湘探望外祖母

毛岸青读完书后,就去了大连疗养,而当时他的哥哥毛岸英已经在朝鲜为国捐躯了,毛岸青成了毛主席唯一的儿子,主席对他格外疼爱。他到大连后,群众对他很是照顾。

毛岸青对感情不是很在意,毛主席对此也很是无奈,但毛岸青已经30好几了,毛主席也不得不抽出空来,为他留意适合的对象。

而毛主席身边的邵华就非常适合。在毛主席的撮合下,邵华来到大连给毛岸青送毛主席的亲笔信。信中毛主席说,听说毛岸青的病好了很多,他非常欣慰,叮嘱他一定要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病,还说,邵华是个不错的姑娘,希望他们可以好好处一处。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13)

毛主席和毛岸青夫妇

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两个年轻人深深地被对方吸引,很快就坠入了爱河。两人决定就在大连结婚,身边的人也纷纷为他们献上祝福。

几个月后,37岁的新郎毛岸青身穿藏蓝色中山装,挽着穿着鹅绒色连衣裙的22岁新娘邵华,两人在众人的注视下完成了婚礼。

婚礼结束后,他们在大连住了一段时间,才回到北京看望毛主席。毛主席看着唯一的儿子现在也成了家,心中深感欣慰。他心里无声地呐喊着:开慧,咱们的孩子长大了,成家了。

毛主席脸上的悲伤被毛岸青看了出来,他问主席:“爸爸,您怎么了?”主席长叹一口气说:“你母亲去世得早,没能看到你如今成家立业。”

毛岸青听到主席这样伤感,安慰他说:“爸爸,注意身体,切莫过度悲伤。”毛主席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对身边的邵华说:“新媳妇总该去认认家门,回乡里去看看你外婆,与亲友们见见面。”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14)

毛岸青和邵华

毛主席又对毛岸青说:“你外婆很是惦念你,给我的信中总是想了解你的近况,如今你结婚了,也应该回去看看她。”毛岸青哽咽地擦擦眼泪,点头答应。

毛岸英与邵华告别毛主席,来到了长沙,看着已经90岁高龄的外祖母。毛岸英激动地上前握住了她的手,他向外祖母介绍道:“外婆,这是您的外孙媳妇,她叫邵华,我们来看您啦!”杨老太太非常高兴外孙能回来看她。

回湘还有一件事情,毛岸青想要去杨开慧的墓去看看。

来到已经长满了杂草的墓前,毛岸青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悲痛,失声痛哭起来。杨开慧去世的时候,他还只是个6、7岁的孩子,根本不会记得什么,但从小缺乏母爱的他,非常希望自己能有朝一日回来看看母亲。

现在终于做到了,他朝着墓磕了几个响头,轻声说:“母亲,孩子回来看您了。”邵华上前安慰毛岸青,毛岸青说:“我希望在我百年之后能去陪伴妈妈,尽一点子女未尽的微薄孝心。”

毛岸青和邵华回京(毛岸青和邵华回京)(15)

1962年,毛主席正在办公,秘书突然冲进来,脸上尽显哀痛说:“主席,杨老太太去世了。”毛主席听后,停下了正在审批文件的手,双手掩面,看不出任何表情。

许久之后,毛主席这才平静下来,又拿起桌上的笔,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请节哀,寄上500元,以为悼仪,可与杨开慧同志同穴。”

在主席看来,杨家的人对他有恩,无论是为党牺牲的杨开慧,还是为他抚养孩子的杨老太太,他们是毛主席在革命时代无法磨灭的记忆。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回敬着杨家人,感激他们为革命所做出的牺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