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在说要传承和发展乡村文化,那么乡村文化包括哪些方面,哪些东西属于乡村文化呢?

首先就是乡村的物质文化,比如乡村山水风貌、乡村聚落、乡村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民族服饰都凝聚着一方乡土上人们的文化追求。

乡村传统文化介绍(乡村文化都有哪些呢)(1)

再就是民风民俗、生活习惯、传统文艺表演、传统节日等。比如民族民间传统文艺,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在农村是富有生长性的,表演的内容素材取自当地,表演形式喜闻乐见。

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民间传统节日,是繁荣和丰富农村文化的有效平台中国的传统节日、重大节日、纪念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 传统的节庆习俗,如汉族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少数民族的三月街、泼水节、火把节、花山节等,都是民俗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要大力倡导。广东省番禺化龙镇南狮艺术、龙舟、飘色(抬阁)艺术展演;杭州萧山党山雷公庙会;浙江绍兴市红江村的龙舟竞渡、开渔、丰收、祭祀(祭祖、祭各种神)等等,都是利用传统节日进行文化活动的生动例子。 一些新开发出来的节日也为繁荣乡土文化增色不少。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四川成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等,搭建文化平台,宣传当地传统文化,增加了地方知名度,扩大了地方影响。

乡村传统文化介绍(乡村文化都有哪些呢)(2)

自20世纪80年代末始,文化部在全国开展了“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命名评选活动。该活动旨在弘扬中国民间艺术,促进民族民间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的工作。目前,我国已有400多个地方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 这些民间艺术之乡是民间艺术之乡和民间文化传承基地,既保护了地方传统民间文化品牌,又在传承的基础上向经济市场渗透和延伸。浙江的江山、临安、桐庐;广东的东莞樟木头镇、湛江遂溪;甘肃的临夏、岷县、庆阳;湖北的宜昌青林寺;河南的桐柏县;河北的峰峰矿区、邯郸、永年等,有一批极富民间特色的民间艺术项目,很多地方都能推出具有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

民间独特的文化形态也是保持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 以云南为例,纳西族东巴文化给丽江带来了无数好奇的游客;云南著名的旅游地宁蒗县永宁乡的落水村,其旅游发展所赖以安身立命的就是摩梭人(纳人)的母系制文化和“阿夏”走访婚民俗文化。

乡村传统文化介绍(乡村文化都有哪些呢)(3)

很多乡村有非常好的精神文明和伦理道德传统,民风真诚淳厚,各地乡村都有非常规范的社会控制、社会管理的机制,大量卓有成效的乡规民约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有效地促进和维护了当地的环境资源保护、公共财产安全、社区和谐和尊老敬幼的风气。乡约是乡民基于一定的地缘和血缘关系,为某种共同目的而设立的生活规则及组织。传统的乡约在中国社会的秩序构造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教化乡里、促进乡治、劝善惩恶、御敌防匪、应付差徭、保护耕牛山林等方面有一定实效。

宗族文化曾在中国乡村发挥着悠久而重大的作用。近些年来,家族文化宗族文化有“复兴”之势,表现为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恢复或重定族规族约等。在东南沿海地区农村宗族组织的发展最为突出。 必须辩证地看待宗族文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前者是血缘的、封闭的;后者是法治的、开放的,前者势必给后者带来负面影响;但也有学者指出,家族文化对建设和谐社会,推进农村文化建设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乡村传统文化介绍(乡村文化都有哪些呢)(4)

不可忽视的还有孝文化 。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一-个以儒教为主导的伦理社会中,孝意识可谓深入人心。近年来,随着农村社会的巨大变化,农村现实问题不断增多;加上封建家长制的社会经济基础消失,家庭意识弱化、生活节奏快,父母的年龄不再是知识与经验的象征,不是年轻人学习的主要来源、社会流动增大、青年农民的自我意识膨胀,孝文化受到很大挑战,经常有农村父母状告儿女不赡养老人的报道见诸报端。孝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在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乡村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几乎表现在生产、生态、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合理的继承和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