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无禁区零容忍(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是高质量反腐标志)(1)

反腐“无禁区”是一种新常态,即不拘常例、不违常情,体现在反腐败、党风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不破不立,有破有立,以破促立

目前,巡视已逐步实现遏制腐败上下联动、全覆盖上下联动、制度建设和执行上下联动,初步形成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态势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发现多少查处多少;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坚持“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

□法制网记者廉颖婷

中央高压反腐的态势随着2015年的到来并无减弱之势,反而在持续加大。

在2015年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上,有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此前一天,中共中央、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时,也着重强调了这句话。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这表明了中央的反腐立场、态度和决心,也可以说是对两年来反腐取得成果的一种信心。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意味着反腐的高质量。

无禁区

不破不立有破有立以破促立

反腐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表示,全覆盖、零容忍的提法之前就有过,但“无禁区”还是第一次提出,这表明中央反腐的决心,即有腐必反、有腐必惩。这9个字的提出,也说明中央今年的反腐力度会更大,并依然维持高压反腐的态势。

尽管反腐“无禁区”是第一次提出,但“无禁区”的做法始终贯穿在反腐工作中。

2014年6月14日,苏荣成为年内被宣布调查的首名副国级官员。

紧接着6月30日,中纪委发布消息,通报中央军委原副主席徐才厚被开除党籍处分,对其涉嫌受贿犯罪问题及问题线索移送最高人民检察院授权军事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在此之后,一批大老虎相继落马。

2014年7月29日,周永康涉嫌严重违纪,由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审查。

2014年12月22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令计划涉嫌严重违纪,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2015年1月7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黄树贤在新闻发布会上说,周永康、蒋洁敏、李东生、李崇禧、申维辰等涉嫌犯罪已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目前,正在立案审查的还有令计划、苏荣等案件。

2015年1月13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消息,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委原书记白恩培严重违纪违法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2015年1月15日,解放军权威部门公布了2014年16起军级以上干部重大贪腐案件。

2015年1月16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再曝国家安全部副部长、党委委员马建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组织调查。

高波认为,反腐“无禁区”也是一种新常态的表现。所谓新常态,即不拘常例、不违常情,体现在反腐败、党风建设、纪律建设、作风建设方面,可以用12个字来形容:不破不立,有破有立,以破促立。

“无禁区就是要打破惯例,突破雷区、禁区,不设上限。上打老虎,下拍苍蝇。”高波说。

无禁区的第二层含义是,不管什么人、什么问题;不管是现在的问题还是过去的问题;不管是上山的老虎还是下山的退休老虎;不管是国内的老虎苍蝇还是境外的狐狸,在国内,反腐没有特区,在境外,反腐没有法外之地。

为加大国际追逃追赃力度,中央反腐败协调小组设立国际追逃追赃办公室,建立国际追逃追赃工作协调机制,并加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框架下双边、多边协作,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建立反腐败执法合作机制;发表《北京反腐败宣言》,启动反腐败执法合作网络。强化个案处置,共追逃500多人,追赃30多亿元。

高波表示,无禁区还意味着依法、依纪、依规,通过法治的方式、法治的思维来推进反腐工作,决不允许“特权领地”、“法外飞地”。

也就是说,无禁区的另一个含义是法治,即依法反腐。任建明亦持此观点。“反腐无禁区的提出,表明法律面前无例外,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带电的高压线对每一位党员干部都是公平的。”任建明说。

全覆盖

形成全国“一盘棋”战略态势

任建明认为,全覆盖主要是指监督的全覆盖。

为实现中央纪委向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2014年12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中央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

目前在140多家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中,中央纪委监察部设置了52家派驻机构。这次改革,将根据工作需要和业务关联性,实行单独派驻和归口派驻两种形式,实现“全覆盖”。

2014年12月中旬,中央决定,由中央纪委在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全国人大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全国政协机关等中央和国家机关新设7家派驻机构,迈出了“全覆盖”的重要一步。

高波表示,除此之外,全覆盖还包括作风建设、巡视监督、网络监督、审计监督等各个方面,行之有效的治腐举措都要全覆盖,通过体制性、机制性的刚性做法,来达到反腐的长效化、常态化。

在2014年,中央巡视节奏也在加快,从2013年的2轮增至3轮。这一年,中央巡视组共巡视40个地方、部门和中央企事业单位,实现了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全覆盖,中央一级巡视对象达280多个。

为加强对巡视成果运用,中央纪委对巡视移交的万庆良、谭力、武长顺、陈铁新、隋凤富、梁滨、朱明国等中管干部问题线索进行立案查处。

目前,巡视已逐步实现遏制腐败上下联动、全覆盖上下联动、制度建设和执行上下联动,初步形成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国“一盘棋”的战略态势。

截至2014年11月底,各省区市党委巡视组共发现涉及厅局级干部问题线索1528件,是2013年的7.5倍;涉及县处级干部问题线索3853件,是2013年的5倍。

高波认为,“全覆盖”意味着有效、管用的全覆盖,是高质量、全面从严的全覆盖。反腐既要有力度、强度、宽度,还要有深度、效度,这是出于对反腐败效果的考量。中央对反腐败不断加压加码,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风向标。

零容忍

有腐必反有贪必肃露头即打

对腐败“零容忍”并不是第一次提出。

在2014年1月14日的第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会议上,就表示,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就要坚决查处一个。

2014年3月17日至18日,在河南省实地指导兰考县教育实践活动时,对兰考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赵雪廷说,你是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要当“铁包公”,对腐败“零容忍”。

事实上,对腐败“零容忍”,是由当前反腐败的严峻形势所决定的。

尽管中央不断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但腐败现象在个别地方和领域依然多发——不仅涉案金额巨大、涉及人员众多,而且影响恶劣;腐败行为亦更加复杂化、隐蔽化,使得揭露和查处难度加大。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就是有腐必反、有贪必肃。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发现多少查处多少;对腐败行为发现一起坚决纠正一起;坚持“露头即打”,防止滋生蔓延。

从打击腐败的角度来看,十八大以来,中央始终坚持以“零容忍”态度开展反腐败工作。不管是谁,不管地位多高、权力多大,只要触犯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就一查到底、决不手软。

高波认为,两年来,中央强力反腐、高举高打,取得了重大的实质性进展和巨变式成效,但这些反腐成果可以说还是阶段性的、过程性的。为了强化这种成果并让反腐败具有持久性,需要不断强化治理高压,减少腐败存量,切实降低新发问题和增量腐败。

链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首次中央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全部完成到《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出台,从《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规章制度到《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试行)》修订工作全面启动,制度之“笼”越织越密。“坚持标本兼治,选对人用好人,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强管理监督,完善激励和问责机制,强化‘不能’”,这不仅是中央纪委两年多来工作的深刻体会,也为今后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法制日报)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极大提振全党信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我们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坚定决心。随着工作不断推进,一些带有倾向性的问题进一步浮出水面。无论工程建设、土地出让、矿产开发这些“高发区域”,还是“一把手”和基层领导干部的“重点人群”,一些贪腐案件涉及面之广、牵涉者之众,凸显了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只有建起一套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运行有效的法规制度体系,使领导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才能确保反腐败工作更加持久、更加有效,才能赢得反腐败攻坚战、持久战的最终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