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每日论语(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1)

《论语》教育智慧: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

《论语》感悟(一七七)

文/王营

原文:9.6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9.7 牢曰:“子云:‘吾不事,故艺。’”

译文:9.6 太宰问子贡说:“你的老师大概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子贡回答说:“这本来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又使他多才多艺。”孔子听了后说:“太宰知道我吗?我年少时穷苦,所以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这些技艺对君子来说多吗?不多。”

9.7 牢说:“老师说,我没有当官,所以才学得许多技艺。”

感悟:有一位太宰(官名)向子贡提了一个问题:“你的老师太伟大了,大概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这一问题一方面说明孔子是个多面手,精通多门技艺,另一方面也说明孔子声名远播,在当时就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子贡的解释是:这本来就是上天的旨意,让老师成为圣人,并且精通了各种技艺。可见子贡并不了解情况,把孔子的才能归于上天的赋予,带有明显的宿命论色彩,但同时也可以看出子贡对孔子的崇敬。

孔子听到这番话后,从两个方面作出了实事求是地解释:一是因为少年时家境穷苦,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学会许多鄙贱的技艺;二是通过学生牢的转述,阐明自己年轻时不被国家见用,所以才有精力学会了很多技艺。

教育孩子每日论语(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2)

“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是这两章的重点,没有当官,不被国家所用,也是说明自己地位低贱。孔子说自己并不是什么圣人,之所以习得许多技艺是因为年轻时所经历的艰难困苦。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立大业者,年轻时几乎都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磨炼。从成才学的角度来说,年轻时多吃一点儿苦,多经历一些艰苦的磨炼,不是什么坏事,用今天的话说这是挫折教育,或者叫逆商教育。

考试失利、恋爱失败、求职不顺、创业受挫……,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大大小小的挫折会时时伴随。挫折到来之日,就是考验一个人的逆商之时。

近几年,接连发生学生跳楼自杀事件,让教育蒙上了一层阴影。在武汉,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多次失利,某职业学院大三男生坠亡,遗书写在准考证上,向其父母道歉;在湖南道县,某中学高二女生跳楼自杀,经当地公安机关调查,这名女生系过于在乎学习成绩,压力过大,进而选择轻生;在四川自贡,一名初二男生从教学楼7楼坠亡……

教育孩子每日论语(重视对孩子的挫折教育)(3)

如花生命的凋谢,无疑令人痛心不已。但痛定思痛,无论出于何种具体原因,没能扛得住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压力、挫折,是其走向绝路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时下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挫折教育恰恰是容易被忽略的关键一课,发生在青少年学生身上的不少问题和悲剧,多与此有关。

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逆商和智商、情商一样重要。许多在事业上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有时候可能并不是最聪明的人,但大多都是在生活中经历过挫折的人,是挫折教会了他们坚强,是挫折给了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做为家长和老师,我们绝不能以爱的名义剥夺孩子受挫折教育的权利,当孩子遭遇挫折时,我们要正确引导,鼓励孩子坚定信心,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做人、做事的坚定信念以及战胜困难的顽强意志,这些优秀的品质,都是孩子将来从事任何一项事业必须具备的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