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明朝(发生在明代的真实版)(1)

提起“狸猫换太子”,人们就会想起被蒙蔽的宋真宗、苦命的宋仁宗、铁面无私的包拯、奸诈小人郭槐、心狠手辣的刘妃(后来的刘太后)。

演义小说和戏剧中,宋真宗是个被蒙蔽的糊涂蛋,但不容更改的历史总是不容蒙蔽的。宋代当然没有什么“狸猫换太子”惨剧发生,刘太后不但不是什么坏人,还是个治国有方、尽心帮助宋仁宗(虽然不是亲生的),并且有机会像武则天一样称帝但却严词拒绝:“我才不干那辱没祖宗的事情!”

包拯也不可能当时也不可能审案,因为小说演义中“狸猫换太子”故事发生的时候,包拯还在家守孝呢,而且守孝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就是个小小的县长,连大一点的官都见不到,更别说皇帝与太子了。

发生在明朝(发生在明代的真实版)(2)

那么这个“狸猫换太子”的故事是咋来的呢?

我们都知道,明清两代是演义小说发展的高峰,而在明代,有史料可查,跟“狸猫换太子”类似的故事至少就发生过两次。

第一次跟仁宣之治的主角明宣宗朱瞻基(也有人说他不务正业,是个蟋蟀皇帝)有关。

朱瞻基是个好皇帝,胡皇后也很贤德,可是有个姓孙的贵妃人品却不咋样。这个孙贵妃看着胡皇后没生出儿子,就动了歪心眼儿:如果我能生个儿子,这皇后位子不就是我的了吗?

可是有心眼儿的孙贵妃肚皮也不争气,皇后不生,她也屡战屡败无战果。这时候有个宫女怀孕了,可见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老话还真有些道理。

孙贵妃一看,机会来了……

发生在明朝(发生在明代的真实版)(3)

她立即把那个怀孕的宫女藏了起来,自己躺在床上装起了早孕反应,也就是呕吐吃酸的,估计没怀孕人天天吃青李子山杏,也是一个苦差事。孙贵妃还买通太医做出了“怀孕”的诊断和病历——其实太医不是太监,似乎可以……但这个孙贵妃还有点良心,只肯要明宣宗的骨血。

孩子生出来了,还真是个男孩。估计那个宫女已经祈祷了无数次:“生个女孩最好!”

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就很俗套了:孙贵妃把男孩据为己有,接着“坐月子”,喝没盐的淡汤,狂吃红糖鸡蛋小米粥。而那个宫女则被灭了口。

这个男孩长大后就成了明英宗朱祁镇,信任宦官王振,土木堡一战,自己当了瓦剌太师也先的俘虏,后来夺门之变抢回皇位,还害死了自己的弟弟、短时期接过他班的景泰帝朱祁钰和大忠臣于谦。

发生在明朝(发生在明代的真实版)(4)

至于亲生母亲,早被换了年号的明英宗扔到爪洼国去了。

要不怎么说明代后宫最混乱呢,类似“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居然又在朱祁镇儿子身上发生了。

朱祁镇的儿子叫朱见深,朱祁镇当了俘虏,朱见深的太子自然也就做不成;后来朱祁镇以太上皇的身份复辟,朱见深又当上了太子。坎坷的经历让朱见深有了“恋母情结”,爱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宫女,即位后还封了那个宫女做贵妃,这个贵妃姓万,比皇后还吃香,正牌皇后跟她吵了一架,结果被朱见深打进冷宫去了。

这个万贵妃在自己的儿子死掉后,干掉了所有怀孕的妃嫔,然后像防贼一样看住了朱见深,每天只许他在一个地方播种。可惜这个万贵妃年纪太大,变成了一块盐碱地,无论朱见深怎么耕耘,不要说结果(生儿子),连花(公主)都不开。

发生在明朝(发生在明代的真实版)(5)

俗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年轻力壮的朱见深虽然极其迷恋万贵妃,但这并不影响他在黄脸婆和小姑娘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一个姓纪的库房保管员怀孕了,当然是朱见深偷腥的结果。

这时候“狸猫换太子”的原型就出现了,不过大太监不叫陈琳,而叫张敏,被废的吴皇后也加入了保护小孩子的阵营,在万贵妃眼皮底下,硬是把孩子养到了五六岁,作为当时唯一的皇子,朱佑樘顺理成章地当上了太子,而万贵妃则气死了。

朱佑樘就是后来的明孝宗,弘治中兴的缔造者,是一个比肩明宣宗的仁慈且大有作为的好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