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

明代有一个胸怀大志的青年,在他十七岁时写了一首以吟石灰为题的诗,写道: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诗表述了甘愿为国家不惜献身的忠贞气节。作者就是后来成为明代著名民族英雄的于谦。

于谦控制北京城(于谦保卫北京)(1)

于谦,字廷益,1398年(明洪武三十年)出生于浙江钱塘太平里。他从小勤奋好学,十五岁考中了秀才,闻名乡里。更可贵的是他常常留心古人的行事大节,对南宋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尤为仰慕。他把文天祥的画像悬挂在自己的座労,并为画像作了赞词:“孤忠大节,万古修传,我瞻遗像,清风原然。”立志长大也要当这样一个“舍生取义”的英雄

1421年(永乐十九年),于谦赴北京会试和殿试,中了进士,不久,出任山西道监察御史、江西巡按史。以后,他在山四、河南等地做巡抚。于谦为官刚正清廉,关怀民间疾苦,屡次设法赈济灾荒,深得朝廷的信任。

1449年(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秋,北方蒙古族瓦刺贵族也先,分四路入扰明境。七月间,大同镇参将吴浩迎战,不幸战败身死。继而驸马都尉井源等四将出击,又遭失败。

在边境战事一再失利的情况下,操纵明朝军政大权的宦官王振乘机挟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妄想借此侥幸取胜邀功。兵部尚书邝荃奏谏皇上不可亲征,吏部尚书王直也力谏。可是,朱祁镇受王振挟持,毫无定见,完全听任王振摆布,下了亲征命令,命他的弟弟郝王朱祁饪留守京师。当时,于谦是兵部侍郎,被任命在京师代理兵部事。英宗限两天内做好出兵的准备。七月十六日偕王振率军五十余万人仓促发兵,八月初抵达大同。

于谦控制北京城(于谦保卫北京)(2)

明军与瓦刺军一战即败。八月三日,在不断溃败的情形下,王振决定退兵,途经宣府,横遭袭击,损兵几万,朱祁镇被迫从宣府逃到土木堡(今北京官厅水库北岸)。八月十四日,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刺军重重包围,朱祁镇被俘,明军遭致惨败,这次战役历史上称为“土木之变”

土木堡惨败的消息传到了朝廷,一时人心慌乱,十分紧张。英宗的母亲孙太后命令邮王朱祁钰召开紧急会议,与大臣们商讨应变的办法。

翰林院侍讲提出,“我从星象上看到,天命已经转变中,大难即将临头,只有把京城赶快南迁,才可避免灾祸。”大臣们听后,都非常伤心,因为谁都明白,把京城南迁,意恢着“亡国”了。但他们碍于徐理的权势,不敢反驳,只是抱头痛哭。

老臣礼部尚书胡淡说:“我看,先皇永乐帝在北京营建陵嘉,表明他是不想让子孙们南迁的。”说罢,也痛哭了起来。

有人看到大臣们软弱可欺,大声地说:“胡大人的话是不错,但如今大难临头,不迁行吗?我提议快作决定,早日迁都。”

徐珵是一个阴险狡猾的奸臣,早在英宗亲征之前,他已把妻子、家眷遣送到南方苏州。于谦对他的为人是深知的。今天他明目张胆地宣扬迁都,不是有意要把国家推向绝境吗?如果不对这种荒谬的主张进行反驳,怎能安定人心呢?于谦想到这里,顿时怒火燃烧,挺身而出,高声喝道:“谁提议要南迁,就应当斩谁!”于谦的话象铜钟一样,震惊了众人的心,大臣们不约而同地以敬佩的眼光凝视着于谦。于谦说:“各位大人,谁不知道宋朝迁都的祸患啊!京师是天下的根本,牵一发而动全身,怎能轻易迁移呢?当前,刻不容缓的不是迁都,而是调集各地的勤王兵,誓死保卫京师。”

大臣们听后颇受感动,纷纷表示赞同。孙太后和朱祁钰本来动摇不定,在于谦等人的呼吁下,才打定主意,不同意迁都。接着,于谦被任命为兵部书,率领军民保卫北京。

“土木之变”后,瓦刺军的气焰更为嚣张。也先妄图利用俘获的英宗,诱骗明将开城“迎驾”,达到夺取北京的目的。于谦针对也先的阴谋,大胆地提出了“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命令各地将领不要开城“迎驾”,坚持与瓦刺军战斗到底。同时,在军事上,调兵遣将,组织兵力准备战斗。

1449年(正统十四年)十月,瓦刺军分两路进攻北京。于谦召集将领商讨对策。讨论中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以总兵石享为代表,主张闭门守城;另一种以于谦为代表,主张出城迎战,积极抵抗。于谦向众将领说:“闭门守城,是示弱的表现。如果这样做,对守卫京师非常不利。我们应该乘敌主力军未到,把兵力部署在城郊,以利战斗。”

将领们听后,都赞成出城迎敌。于谦把各地来的勤王兵二十二万,部署在北京九个城门外边,并亲自率军驻扎在德胜门外,准备迎接也先的主力部队。为了严明纪律,增强斗志,保证事的胜利,于谦又发布临阵杀散的军令◇“将领必须身先士卒,不顾全大局擅自后退者,严厉处斩。”军令下达后,将领们个个都亲自临阵督战,士气非常高昂。

十月中旬,瓦刺军前锋到达北京城郊,于谦立刻命令副总兵高礼、毛福寿,在彰仪门外阻击。由于士气旺盛,指挥正确,第一次交战就打败瓦刺军,明军的军威大振。

也先自恃兵强马壮,根本不把明军放在眼里,不料第一仗就遭到惨败。他决定改变策略,采取战与和相结合的办法,对什明军。也先扬言:只要明廷派出大臣“迎驾”,就可以把朱祁镇放回。这是欲擒故纵,制造象,目的是乘机攻取北京。

于谦看穿了也先的阴谋,建议景帝朱祁钰不要相信派贝可以“迎驾”回朝,应当坚决使用武力抗击敌人。景帝接受于谦的建议,双方的战斗又恢复了。

十一月初的北京城,寒风呼啸,雪花纷飞,于谦冒着风雪指挥战斗。他派石享率军埋伏在民间的空房内,又派出小股骑兵引诱瓦刺军深入。骑兵与瓦刺军一接触,立刻佯装逃跑。当瓦刺军进入明军伏击圈后,于谦立即下令出击,霎时间,战鼓咚咚,硝烟弥漫,城头上火炮火铳齐发,城墙下的战士手持刀枪,奋勇冲杀,把瓦刺军杀得晕头转向,伤亡惨重。

也先不甘心失败,又在彰仪门土城一带发动反扑。于谦派副总兵武兴、都督王敬等,率军迎战。双方战斗十分激烈。这时,京师居民主动配合明军奋勇阻击,纷纷跳上屋顶,躲入墙角,以砖石当武器,狠狠打击来犯之散,打得瓦刺军不敢再进攻了。后来,于谦又调重兵到彰仪门,与民军一起,把瓦刺军打得一败涂地。也先率领残兵败将连夜撤逃,于谦又派孙镗和范广率兵二万追剿。不久,瓦刺军退回塞外。

于谦控制北京城(于谦保卫北京)(3)

于谦英勇的保卫京师,立下了功劳,景帝加升他“少保”的荣誉衔,命他总督军务,仍掌兵部尚书事。于谦再一推辞说:“太上皇虽回,国耻未雪,怎么敢邀功受封呢!”于谦认为,瓦刺虽败,暂时求和,但亡我之心不死。若不加强国防,仍不能从根本上制止瓦刺进犯。为此,他着手改革京营的军制,创立了团营,指望能创建一支强大的国防军。在他写的《出塞》诗中充满了这种思想感情:

羽镞穿云夸电疾,戈矛映日斗霜明。

三军锐气能如此,会缚戎王献至京。

划打败瓦刺后,于谦仍夜以继日地为国事操劳,长时期宿在朝房内,不归私宅。他坚持原则,弹劾贪官污吏,因而引起奸臣的不满。武清侯石亨是个贪官,曾指使家奴领用官库银帛来米运到边镇,营私谋利,受到于谦的弹劾。

在保卫北京的战斗中,石享立了功,被封世袭侯爵。石亨由于于谦不接受封爵,这对自己是很不利的,所以意向景帝推荐于谦的大儿子于冕,任都督府前卫副千户。于谦知道后,向皇上说:“当今国家正多事之秋,做大臣的若明大义,就不能顾念私人的恩情。石享不去选拔军伍中的人才,以报效国家,而单单推举我的儿子,这样是不合公论的。”坚决不同意让自己的儿子无功受官。同时,于谦对石亨结党营私,无视法纪的行为,曾多次弹劾。因此,石享怀恨在心,千方百计寻机陷害于谦。石亨联合徐埕等一伙,密谋策划陷害于谦,乘景帝朱祁钰病危之时,企图废景帝,复立英宗朱祁镇,发动宫廷政变。

一天清晨,石亨、徐珵和宦官曹吉祥等偷偷地走进朱祁镇的南宫,请求他登位,取代景帝而复辟。朱祁镇立即答应。石徐等当即将他护送到文华殿,登上皇帝宝座。接着,钟戴齐鸣,召唤大臣上朝。

于谦上朝,一看英宗坐在正中,徐埕、石亨洋洋得意,站两旁,知道灾祸临头,正欲后退,就被逮捕下狱。同时被捕的还有都御史王文。这就是所谓“夺门之变”。

于谦控制北京城(于谦保卫北京)(4)

英宗封徐理为兵部尚书,并将审讯于谦之事交给他和石亨。两人使尽伎俩,诬陷于谦和王文阴谋另立皇帝,制造所谓谋逆案,并动用酷刑。于谦宁死不屈,在狱中常常用自己在青年时代写的诗《石灰吟》鼓励自己,“粉骨碎身全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坚决与复辟势力作斗争。

王文受不了冤屈,不停地与石享和徐埕辩论。他们制造了冤案,当然理屈词穷。然而石亨扬言:“虽无显迹,意有之。”于谦一再劝阻王文,不要辩白。他说:“我等入狱,就是石亨等人蓄意制造的,辩白有什么用呢?”最后,果然以“意欲”谋逆罪,判处于谦死刑。所以,历史上称为“二字狱”,类似岳飞被诬为“莫须有”的三字狱。

1457年二月十六日(景泰八年正月二十二日),阴霾满天,北风呼啸,北京城中的男女老幼,听到这位忠心耿耿的老将军被杀害的噩耗,莫不悲痛流泪,“行路嗟叹,天下冤之”。不久,北京出现了怀念于谦的童谣:“京都老米贵,那里得饭广(指范广)。鹭鹭水上走,何处觅鱼赚(指于谦)。”于谦被害后,指挥同知陈逵收殡了他的遗骸。

于谦的家属也被株连,长子于冕遣成龙门,少子于广在裴太监的掩护与陪同下,逃往河南考城隐居。

1459年(天顺三年),于谦的女婿朱骥把于谦灵柩运回钱塘故乡,葬于西湖三台山麗。

明宪宗成化初年,于冕被赦后,上书为父申冤,得到特诏昭雪,恢复了于谦生前官爵,并把崇文门内西裱槽胡同的故宅,改为“忠节祠”。弘治年间,加谥“肃愍”;万历年间,改谥“忠肃”。

于谦控制北京城(于谦保卫北京)(5)

于谦的墓祠和岳飞的墓祠都在山水秀丽的西子湖畔。明朝末年的抗清英雄张煌言,在绝命辞中写道:

国亡家破欲何之,西子湖头有我师。

和百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

到了清代,康熙进士孟亮揆著诗《于忠肃墓》,对这两大冤案作了深刻的概括:

曾从青史吊孤忠,今见荒丘岳墓东。

冤血九原应化碧,阴怜千载自沉红。

有君已定还銮策,不杀难邀复辟功。

意欲岂殊三字狱,英雄遗恨总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