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节与饿死,到底哪一个更重一些?

清乾隆年间大学士纪晓岚在笔下记载这么一件事,他说京西有个名叫张荪的穷书生将死之时,将妻子刘氏唤到床前,叮嘱说:“我一辈子没出息,致使家中贫苦,让你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日子,如今家里没有太多余粮,我死后,你跟儿子一定受冻挨饿。我家四代单传,就这么一根独苗,我现在与你约定,将来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肯为我抚养儿子,你就嫁给他,不必受丧期的限制,粮食吃完了你就走,不要再有任何挂念!”

真正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失节与饿死你会如何选择)(1)

叮嘱完毕,他双目垂泪,在呻吟中等死,看他样子不愿离去,放不下尘世间的一切,折腾足有大半天,终于闭上眼睛与世长辞。

两月之后,邻村的富户尹铭听闻张荪的遗孀貌美,又听闻张荪的临终遗言,于是找来媒婆去说亲。

刘氏尽管答应了婚事,但家中的余粮尚且能支撑一段日子,加之夫君刚刚亡故,她于心不忍,于是让媒婆转告尹铭,等些日子再嫁过去。

真正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失节与饿死你会如何选择)(2)

又过了两个多月,家里的余粮完全没有了,见实在揭不开锅,刘氏这才带着儿子嫁到了尹家。尹铭大喜,发下喜帖,邀请宾朋,八抬大轿,吹吹打打,将刘氏迎进门,并没有因为她是新寡之人而亏待她。

大婚之夜,尹铭跟刘氏在洞房正要吹灯行人间快乐之事。却突然听到窗外传来阵阵哀叹之声,时而低声饮泣。

刘氏闻叹息声而大骇,她认为那是丈夫张荪的“冤魂”在哀叹,于是她隔着窗户朝着外面说道:“你有遗言在先,我并非私自改嫁,只为保全你的骨血而下嫁他人。我如今是尹家的人,洞房之事从情理来讲不得不这样,你又何必苦苦纠缠?”

真正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失节与饿死你会如何选择)(3)

外面传来哀怨之声:“我本想来看儿子,路过新房之时,听到你一面卸妆一面抽泣,我深深地感到惭愧,这一切都是因贫穷导致,原罪在我,我若不是只为读书而耽误了家业,又何至于把你逼到这一地步。”

尹铭很是害怕,他朝外面说道:“你只管放心就是,你的儿子就是我的儿子,我若是亏待了他,就让老天惩罚我!”

他这番话说完后,外面没了动静,一切恢复如初。一场好事被搅黄了,二人和衣而卧,捱到天亮。

真正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失节与饿死你会如何选择)(4)

过了几天,见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尹铭这才放心下来。他爱恋刘氏的美貌,整天足不出户。对刘氏的儿子,尹铭十分爱护,犹如己生,并无亏待。刘氏很是欣慰,对尹铭也十分好,夫妻二人夫唱妇随很是和睦。

几年后,尹铭因病而死,他没能与刘氏生下子嗣,偌大家业全部由刘氏继承。刘氏找来先生到家中教儿子读书,儿子很刻苦用功,居然考中了秀才。

又过两年,刘氏给儿子娶了媳妇,三年抱俩,刘氏有了两个胖孙子,一家人其乐融融,刘氏尽享天伦之乐。

真正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失节与饿死你会如何选择)(5)

这时候的刘氏已经四十多岁了,她某日午间小睡之时,梦到了张荪,张荪在梦中对她说:“我在你身边从未离开过,由于我的儿子事事有了着落,我这才放心。也亏得尹铭履行了诺言,也亏得你没有忘记我的遗言,要不然你们两个早就被我弄死了。如今尹铭已经不再了,你的阳寿也要到头了,不久你就要死去,我们俩的余情未了,你应当在阴世继续陪在我身边。”

醒来之后,刘氏将自己在梦中所听到的话告诉了儿子。果不其然,半月后她因一场病而一命呜呼。

她死后,儿子将她与张荪合葬在一处,以此成全她的名节。

真正的纪晓岚是个什么样的人(失节与饿死你会如何选择)(6)

纪晓岚认为刘氏做得很对,并引用《程朱理学》的开创者程颐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他认为女子就应该从一而终,纵使死了,也要跟丈夫埋葬一处。他并不认可刘氏的改嫁,但又说刘氏为了儿子而牺牲自己的名节,也是有情可原的。

实则我个人并不认同纪大学士的观点,我反而认同刘氏应该跟尹铭葬在一起,真正成全了她的人是尹铭,而不是张荪,若没有尹铭,她或许早就冻饿而死了,又怎么能够让儿子考中状元?所谓《程朱理学》纯属一派胡言,纪晓岚不过一腐朽老儿罢了。

注:文章内所引用故事为纪晓岚所述,真假与否,无从考证,权且当个民间故事来看也就是了,断然不可与封建迷信相提并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