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抄袭、洗稿必究!(欢迎转发)

闲话我们家乡方言中“锅巴”的几种不同说法

两天前,写了一篇有关农村柴火灶、大锅饭的短文。有好友看了后提到了,用柴火灶熬(热)饭时,熬出来的锅巴又香又脆,特别好吃。

于是,我突然想起了我们老家方言中关于锅巴的说法。在我们老家锅巴有一个特别古老的说法----“爁爁”,我们方言读“lan(变调)lān” 。《集韵》爁,火焚也。原义为,烤、焦、煳。引申为,锅巴。例句:饭底咯爁爁囓呒进。fān dě gē lan(变调)lān ŋad n(变调)jín。饭里面的锅巴咬不进。(又“燶燶lan(变调)lān”)。注:爁爁,只见于江西高安等极少数地方的赣方言,但亦见于广东广州等地的粤方言中。

我们常说的锅巴,只有用铁锅来熬(热)饭的时候才会有。这锅巴其实就是黏在铁锅底部烧得焦煳了,且结成了片状的饭团。旧时乡下农家一般早晨蒸饭,中午、晚上熬(热)饭,于是,一天有两顿的锅巴吃。不过,现在大家都用电饭煲煮饭,就很难吃到它了。

小时候,我们弟兄几个没有谁愿意吃锅巴,一股焦糊味,且咬不动,吃起来比较费劲。锅巴一般都是妈妈吃。那时候总是傻傻地想,妈妈真是一个奇怪的人,她怎么喜欢吃这么难吃的东西呢?

令人想不到的是,现在锅巴成了某些地方的一道名菜,大家对它的评价竟然也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说它“又脆又香。特别好吃”了。

问题是好吃也罢,难吃也罢,现在没有了柴火灶、没有了大锅饭,大家都用上了电饭锅,再不用熬(热)饭了,于是爁爁(锅巴)也就没有了。就算想吃,也很难吃到了。

北京土话怎么叫锅巴(在你们家乡话中怎么说)(1)

北京土话怎么叫锅巴(在你们家乡话中怎么说)(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