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1)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这几天,韩国女星崔雪莉的自杀身亡,再次引起大家对“抑郁”这个词的重视。是啊,很多看似阳光的人,却默默的在午夜哭泣;很嘲讽,又很真实!

近些年来,因“抑郁”而生的悲剧,数不胜数。知名明星也好,普通人也好,甚至是刚刚生产过的新手妈妈也罢,当悲剧发生,受伤的总是自己的亲人和那些可以活在他们心中的朋友。

其实,“抑郁”还在不知不觉的侵袭着一个群体,那就是我们的孩子们。当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以各种防不胜防的方式在我们面前陨落,真真是令人唏嘘!

他们还不具备成人的能力,却在抑郁中备受煎熬,甚至采取极端结束自己年轻、充满活力的生命!

每每这样的极端事件出现在网络,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看着身边孩子们的笑脸,忍不住要问他们:“你们真的快乐吗?”

是的,培养出一个身体健康、心中充满阳光的孩子,才是作为家长最应该做到的事情啊!

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2)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一个阳光快乐的孩子,是一个能自主的孩子,他们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也能快速的调整自己所面临的的一切,从而寻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能够做到宠辱不惊、胜败得失也不那么放在心上,心智成熟、性格洒脱、为人睿智……

想拥有这样的孩子,为人父母要做些什么呢?

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3)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

这里不仅仅是指“理解孩子、共情”这类最为基础的亲子关系。

密切同孩子之间的感情,还有亲情、友情,强化孩子懂得:这些都是得之不易的瑰宝,值得好好珍惜。

如果父母的爱,来的来容易、太廉价,那么孩子是很难珍惜、珍视的。

昨天在超市里,我亲眼看见一个3岁多的孩子,因为他的妈妈没有满足他的某个需求,他恶狠狠的冲到妈妈面前,说一句:“我打死你!”虽然是童言无忌,但是足以想见这个孩子的内心有多么的霸道,这种霸道是盲目的,是完全不知道亲情为何物的,甚至是不懂得珍惜的。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父母给予孩子的太多,太不求回报!

对孩子好,还必须让孩子知道:亲人、朋友对他的好,不是应该的,不是必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欠谁的;给他的爱,是大人们的负责任,他必须懂得感恩。

这个世界上没有谁能够坐享其成,孩子必须明白父母给他的,是父母愿意付出的爱,但不是必须,不是习惯。

懂得了珍惜,就不会轻易舍去!

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4)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适当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满足孩子要有度】

能够保持心情愉悦的一个前提是:能够承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因此,要人为地制定一些界限,不能无条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只有当孩子明白,能获得某种东西并不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快乐。

不要屈从于孩子的所有要求,因为给孩子东西太多,会使他产生“物质的获得就是得到幸福的源泉”这样一种错觉,事实上,人生的快乐不仅仅使物质财富所决定的。

适当的、适度的拒绝孩子的一些要求,会更有助于他获得精神的平静,也会使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面对将来生活中的挫折。

专家说,对于孩子的各种需要,大人需要去及时“回应”,而不要事事“满足”。

人生难免起起伏伏,顺风顺水谁都能扶摇直上,逆风时节能否展翅才是关键!

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5)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给孩子提供决策的机会和权力】

让孩子早早地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来他会更积极主动地做事。

当孩子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就不要再替他做事情,替他说话,替他做决定。该放手时就果断放手,又如何?

有些孩子到了七八岁,还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有的孩子却在四五岁的时候,就能够独立支撑一个家庭;为什么会如此?

孩子是有无限的潜能的,而孩子的潜能很多时候被成人的好心淹没了。

想想作为家长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你不行,这事儿你做不了!”“你还太小,等长大了再说!”然而孩子不过是想替妈妈刷刷碗,替爸爸擦擦车而已。

很多时候成人禁止孩子做一些事情,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是危险的,而仅仅因为“孩子没做过”。

没有尝试、没有失败的经验,温室里的花朵怎能经历风霜雨雪的洗礼?

快乐性格的养成与指导和控制孩子的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孩子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决策权。

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6)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让孩子具备沟通能力,学会敞开心扉】

心理学家说,安全感不是依赖感。

学会独处,学会与人沟通,对于孩子来讲,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能力。教孩子学会调整心理状态,不管是通过沟通,还是独处,能够敞开心扉与自己、与他人对话就好。

应该让孩子明白,快乐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由心而生的感觉,但绝不是伪装。快乐是一种能力,让他能看到生活中好的,积极的一面;对不好的东西呢,也能积极地去面对。

有些人一生很快乐,其秘诀在于有适应力很强的心理状态,这使他们能很快从失望中振作起来。

比如,多说积极的话:“这件事我们处理的真棒!”“我们真是太幸运了!”“不要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即便是批评孩子,也要就事论事,不翻前账,不否定孩子的人品,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更不随意为孩子“贴标签”。

在孩子受到某种挫折时,要让他知道前途总是光明的,并教孩子注意调整心理状态,使他恢复快乐的心理。

家长还要及时发现孩子的异样情况,正确的引导、询问孩子,鼓励他及时的说出自己心里的话,发泄出自己的情绪;这样才会避免孩子在挫折打击、心情郁闷的情况下做出一些阴暗的事情;而且如果坏情绪不及时控制、避免,就会更可怕的延续下去。

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7)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正视他的缺陷】

做内心强大的自己,说着很简单,做起来很难。因此,允许每个人都有悲伤的权利,但是悲伤过后的做法很关键。 兴趣爱好是令人心情愉悦的方式之一。

比如有人很专注于自己的某个兴趣,逐渐越走越深,甚至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行家;情绪这个时候往往会此消彼长,兴趣领域的成功也足以让孩子身心得到满足,从而抵消一些其他方面的悲伤。

因此,家长平时要多注意孩子兴趣爱好的培养,积极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孩子必要的引导,孩子的业余爱好广泛,自然容易拥有快乐的性格。

另外,如果孩子和别的孩子有所不同,比如因为某些激素的刺激导致自己太胖了,这样很容易受到别的孩子的耻笑,因而不合群;其他还有各种原因,比如孩子有鼻炎因而鼻音太重,说话不清楚;或者是耳朵形状有问题等等,久而久之可能就是这些小事儿造成孩子性格与行为的偏激。

因此,家长一定不要否认这些事实,可是适当的选择忽视,但更好的方式是积极和孩子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带孩子去拜访一些专家、名人、医生等,为孩子树立信心。

怎么引导孩子多角度看问题(教给孩子这些能力)(8)

图片源自图虫创意

除了上述这些之外,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也是培养孩子快乐性格的一个主要因素。

有资料表明,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成年后能幸福生活的要比在不幸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要多得多。

因此,生活中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爸爸深深地爱着妈妈,妈妈深深地爱着宝宝,一家人相亲又相爱!

如此,甚好!

然而人生不如意常常十有八九,家庭生活亦然。如果爸爸妈妈都不能理智的处理自己的事情,就真的无法引领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从容的走出阴霾。

所以,做最好的自己,简单的自己,容易满足的自己,在充满诱惑的世界里,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同样也是让孩子能够正确处事的一种方法,最少遇事不会采取剑走偏锋的极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