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数千年而不衰,运用脑髓、放出眼光去拿、去辨、去用始终是一个重要问题。

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多年来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为时间久远的因素,因为社会变迁的原因,因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复杂性,如何读懂古诗文一直是一个需要有效解决的难题。

文言文之古代文化常识 从古代文化常识的视角谈(1)

常用古代文化常识是阅读古诗文欣赏绕不过的一个坎儿。

专家和教材都对此做过阐述,通常是分类分块儿,既介绍规律,又强调阅读中体悟。

最常见的分类一般是以下若干方面:官职宗法礼俗、天文地理历法、姓名别号称谓、教育科举文化、宫室建筑什物、乐律衣饰车马等。

对这个庞杂而重要的系统,要重视,但不要希求一口吃成一个胖子。细处下手,多点归纳,边学边悟边求规律,当不失为可行之法。

下面从古代文化常识的视角对含有“左”“右”二字的文言词语做一点儿梳理,供有兴趣者分享。

“摭(zhí)拾”是“拾”、“捡”的意思。多指采用现成的事例或词句。

文言文之古代文化常识 从古代文化常识的视角谈(2)

闾左 豪右 右姓

闾:音lǘ,指里门。“里”是古代的一种居民组织,先秦以二十五家为里。

【闾左】秦代居住在里门左侧的平民。《史记·陈涉世家》:“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居住在闾里左侧的是贫弱之家,居住在闾里右侧的为富强之户。闾左常用来指贫苦百姓,也借指戍兵。戍兵就是守卫边境的士兵。

【豪右】豪门大族。《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

【右姓】豪族大姓。六朝时重门第,豪门大族称右姓。也称右族。《汉书·郭伋传》“强宗右姓,各拥众保营,莫肯先附。”

文言文之古代文化常识 从古代文化常识的视角谈(3)

江左 江右 淮左

【江左】长江下游以东地区。就是现在的江苏省一带。古人叙地理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所以江东称江左,江西称江右。

【江右】指长江下游以西地区。后来称江西省为江右。

【淮左】今淮河以东地区。部编高中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竹西佳处。”

文言文之古代文化常识 从古代文化常识的视角谈(4)

车右

古时乘车,在驾车的人右边陪乘的武士。车右又叫参乘(cān shèng),任务是执戈御敌,车遇险阻时下车排除故障、推车。车右都是勇敢且力气大的人。《史记·项羽本纪》:“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左迁

【左迁】旧时指降职,贬官。古代以右为尊,以左为卑。白居易《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左衽

衽(rèn),衣襟。我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服装,前襟向左,中原一带人民衣襟向右。左衽指受外族的统治。《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大概就要受异族统治了。成语“披发左衽”古代指东方、北方少数民族的装束。用以指落后不文明的状态。

以上词语在文言文中出现的频次都比较高,例句多选用浅近的或课本中出现过的。遗漏或粗心不当之处请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