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日报】

全省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总结暨健康县城建设动员大会自8月4日召开以来,玉溪市迅速行动,精准对标、精细梳理、精心统筹,在9月8日召开的全市健康县城建设动员大会提出,确保推进健康县城建设走在前列、勇争一流,努力交出一张让全市人民满意的健康答卷。

我省要求接续全面开展健康县城建设,实施“绿城市、治污染、除四害、食安心、勤锻炼、管慢病、家健康”行动,实质就是打造国家卫生城市(县城)的升级版——健康县城。“这既是提升发展软环境所需,更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之要。”玉溪以结构化学习、板块化梳理、项目化推进的方式,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卫生城市(县城)标准和省级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玉溪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走在前列勇争一流)(1)

通讯员 林琳 摄

“相对卫生城市而言,建设健康县城的内容更广,融入了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标准更高,对城市承载百姓健康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更高要求;评价要求更严,指标从56项变为67项;时间紧迫,思想和行动都容不得松一松、停一停。”对标《云南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2—2024年)》提出的新“7个专项行动”标准,玉溪细化目标、明确责任,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健康县城建设:

绿城市——玉溪市将以“增加绿量、提升品质”为主线,把“绿城市”行动与城乡绿美三年行动有机结合,节俭务实、循序渐进增加绿量,科学布局、因地制宜提升城市绿化品质,高标准建设一批公园城市,进一步加强公园绿地布局均衡和公平性,探索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绿道,确保到2024年年底,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让城市在大自然中有机生长,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

治污染——玉溪市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突出大气、水、医废等污染治理,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标省级要求,各县(市、区)将落实属地责任,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监管工作,开展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做好水源地管理系统信息数据更新上传;各县(市、区)负责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供水用水管理等工作;按月调度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情况,严格督办跟踪问效,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抓住关键环节全力管控环境空气质量,建立健全医疗废修处置体系,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安全。

除四害——玉溪市坚持“环境治理为主、物理防制和化学防制相结合”的综合防制原则,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助、全社会参与的“除四害”防控机制,聚焦重点行业、重点场所,规范开展调查监测,完善治理设施,实施专业的药物消杀,降低病媒生物密度,最大限度减少疾病传播途径。

食安心——以食品安全“四个最严”为遵循,聚焦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业态全面提升餐饮服务环境卫生、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确保“舌尖上的安全”。玉溪将利用“食安员抽考APP”和“净餐馆APP”,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的随机监督抽查考核,推进“码上评、码上管、码上改、码上帮”等功能应用,继续推动安心码、付款码、点餐码“三码合一”工作,探索开展“随机查餐厅”活动,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全面改善餐饮服务环境卫生状况、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水平,全力推进餐饮服务营养健康管理。

勤锻炼——全市以市、县、乡、村体育基础设施为重点,推动四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加快补齐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短板,实现行政村和有条件的自然村体育设施全覆盖。充分利用好省运会体育场馆设施,丰富群众健身活动,着力打造健康社区“15分钟健身圈”,持续提高群众的体质和健康水平。提高经常参加锻炼人口比例,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1小时。

管慢病——玉溪市将实施慢性病“防、治、管、康”的综合防控措施,建设预防支持性环境、提升诊治服务能力、强化随访管理服务、提高康复医疗服务水平,对标省级指标要求,实现重点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逐年下降。

家健康——推动树立新时代家庭观,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树健康家庭。当前,全市尚未全面、系统开展健康家庭创建活动,下一步将以新时代家庭观引领家庭文明新风尚,大力开展家风家教、移风易俗、婚育新风、生育政策调整等宣传活动,关心关爱妇女儿童健康,着力培育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提升家庭健康水平。

玉溪改革工作走在全省前列(走在前列勇争一流)(2)

通讯员 潘泉 摄

玉溪市完善属地管理与行业监管共管机制,继续坚持“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管理责任机制,全力协同推进。健全国家卫生城市(县)与文明城市(县城)共建机制,强化携手共建。同时,完善日常考评与责任追究机制,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广泛宣传动员,营造全民知晓、全民支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

本文来自【云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