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再现爆炸事故(贝鲁特爆炸惨案)(1)

贝鲁特港口的爆炸事件发生了快两天,因为爆炸造成的后果过于惨烈,严重的冲击了好不容易维持住和平稳定局面的黎巴嫩政局乃至社会秩序,于是这几天阴谋论又开始冒出来。

倒是不令人意外,这次打响阴谋论头炮的是“懂王”特朗普,他听见此事后立马就说是一次“可怕的袭击”。

在他的带领下,形形色色阴谋论又开始冒出来,比如有人言之凿凿的事情发生的几分钟之前听见了飞机飞过的激波,有人忙着分析为啥冤家对头以色列竟然第一时间跑出来说,现在是人道主义时间别惦记冲突……

还有一大堆分析言之凿凿引用“硝酸铵性质很稳定,比C4炸药还稳定,8号雷管都无法引爆……”这就属于一知半解,忙着赚眼球结果贻笑大方了。

其实黎巴嫩官方早就实话实说的给出了原因——工人在操作电焊的时候火花点燃了仓库里的炸药,然后引发另一处仓库中存放的2700吨硝酸铵发生爆炸。

贝鲁特再现爆炸事故(贝鲁特爆炸惨案)(2)

几年里就这么堆着硝酸铵,确实心大……

从现有的视频来看,大爆炸发生之前现场已经升起了巨大的浓烟,而且伴随着许多不断的小规模爆炸带来的闪光,尤其重要的是大量的红褐色的烟云先涌上天空,随后才发生了一次巨大的爆炸。

贝鲁特再现爆炸事故(贝鲁特爆炸惨案)(3)

大爆炸前和爆炸瞬间对比

上过高中的人只要化学课没睡觉都该记得,硝酸铵NH4NO3有许多奇怪的特性,但是最要命的就是会爆炸。纯净的硝酸铵确实很钝感不假,可是如果不纯净的混入一些杂质,或者有意识的添加进去某些物质,那么就变得危险起来了……

其实就是纯净的硝酸铵,在高温下也会发生爆炸。这一点可是那些大喊这东西比C4安全的人不知道了喽。其实C4还真的可以当柴火烧,只要你别给它过分的高震荡能量就好……

那么具体说到这次的悲剧,很显然前面爆炸的炸药引发的高温燃烧开始让一部分硝酸铵受热分解,但是随着燃烧的继续,剩下那些硝酸铵终于到了爆发点了。

那些说此事是什么核爆炸,或者相当于一枚战术核武器的,其实也是扯淡。别看见蘑菇云就喊核弹好么?

首先再小的核武器也是核爆炸,必然有一个几百万度的火球,同时剧烈的核裂变必然短时间内将大量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向外辐射出去。所以,爆心如果没有一个如此明亮的火球,那么要说是核弹恐怕就太勉强了。(浅表地下核爆和水下核爆确实可能看不见这个火球)更重要的是,这个火球辐射出来的强光和高热会点燃比爆炸冲击范围还大的一个地域内的一切可燃物。

所以说,如果这次爆炸是一次核爆炸,即便是只有几百吨当量的小型战术核武器,结果都会更加惨烈。

至于说2700吨硝酸铵从爆炸当量推算约等于1600吨TNT,这没错,可是介于爆炸是一个如此复杂的事情,这么简单推论就是开玩笑了。

如果这么多硝酸铵瞬时一起爆炸,真的能约等于1600吨。可是前面明摆着燃烧造成了硝酸铵缓慢分解(那些红色的烟云就是硝酸铵分解出来的二氧化氮的颜色),那么就有一部分硝酸铵已经被消耗了。再然后呢?当一个点位的硝酸铵被高热引爆后,其余部分的硝酸铵可能还没有足够受热就已经被吹飞了……

贝鲁特再现爆炸事故(贝鲁特爆炸惨案)(4)

从上面这张爆炸现场图来看,距离炸点很近的一个粮食仓库尚且没有完全被摧毁,迎受冲击波一面已经垮塌,而背对冲击波的这面仍然还在。这又有两个因素,第一是仓内的粮食颗粒因为具有一定的松散性,在很大程度上吸收和分散了冲击波,第二是爆炸冲击波的能量并非十分强大,不然超过仓内粮食吸收的极限,一样会推倒这一侧。

贝鲁特再现爆炸事故(贝鲁特爆炸惨案)(5)

美国俄克拉荷马爆炸现场

对比一下,美国俄克拉荷马城爆炸案现场。美军退伍兵麦克维用了2100千克的硝酸铵和其他炸药混合就造成了这个效果。按照计算轰爆效果公式里那个距离开立方根的模式,我们也可以知道,这次爆炸中,幸运的不是所有的硝酸铵都爆炸了,否则那个粮仓断然不会半壁残留。

真的约略估计一下,爆炸当量应该不会超过500吨……

但是,即便如此,爆炸造成的损失无疑是非常严重的,目前已经有超过百人不幸丧生,数千人受伤。尤其是让脆弱的黎巴嫩和平和稳定蒙上了一层阴影。

硝酸铵是如此的危险。可是距离我们却并不远!

因为硝酸铵除了曾经在我国被广泛的当做化肥,还是很常见的民用炸药,就是现在也在农药化工等方面用途很广,尽管现在中国对于硝酸铵的生产、存储和运输管理比较严格,但是因为用途太广泛,所以我们平常人在生活中真的可能接触到这东西。

所以:

当你遇到,一车散发氨水气味(尿骚味……)的所谓化肥停在居民区附近,或者人流交通密集的地方;

当你发现邻居晾晒一些黄色有氨水和柴油气味的颗粒与锯末子,碎刨花或者秸秆混合物的时候;

当你发现邻居悄悄的堆存渗油的麻袋时候……

别犹豫,快去找警察叔叔来看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