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察觉孩子的情绪,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如何帮孩子管理情绪)

如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一步:察觉孩子的情绪

要做敏感的父母,通过对孩子语言、举止等察言观色,察觉出孩子的异常情绪。孩子常常在幻想的游戏中,利用不同的角色、场景及道具表现种种的情绪,如果看到他们表达严肃的主题,如疾病、伤害或死亡时,敏感的父母能够从孩子游戏中表达的恐惧而获得提示,然后将这些恐惧提出讨论并让孩子得到慰藉。

当父母感到自己的内心与孩子结合,知道自己感觉到孩子的情绪,就体验了情绪管理的基础。

情绪管理的第二步:认可孩子的情绪

对于父母来说,认识到孩子的负面情绪是亲近与教导的机会。父母应该了解,孩子的愤怒并非对一定是对父母权威的挑战;孩子的恐惧也不是他们胆小或者父母无能的证据;而孩子的悲伤不一定表示父母“今天又多件麻烦事要解决”。

一个孩子伤心或生气或害怕的时候,最需要父母。在面对一个坏情绪的孩子时,我们有时候免不了故意视而不见,希望这些坏情绪会自动消散,但其实并不然。可如果我们能够和孩子谈及他的情绪,认可他的情绪,负面的感受就会消散。因此,在情绪未上升到要爆发的危险前,趁早认可这些微弱的感觉是有意义的。

几乎每个孩子都害怕打针,但有时候又不得不打。朋友很在意孩子情绪的,所以,去医院前会明确跟儿子说好:“你这次的病很重,估计十有八九要打针,忍一下就过去了,总比发烧舒服,你现在是不是特难受浑身疼?”儿子权衡了一下利弊,决定接受可能要打针的事实。

朋友说,只要是事先跟他说好的,打针的时候他都会比较配合。只有一次例外,是因为她承诺只打一针,结果医生给开的是青霉素,需要做皮试。小家伙不依不饶了:“明明说好就一针,干嘛非要多扎我一针?”

这位妈妈的做法还是很值得借鉴的,她知道孩子对于打针很紧张,却没有回避孩子的情绪,而是跟他先行探讨这种恐惧,让孩子有备而来,恐惧也就减轻了不少。

在情绪未增强前认可,也给父母一个风险较少的机会去练习倾听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如果父母对孩子摔坏的玩具或轻微的擦伤表示关注与担心,就是发展亲子关系的基础。让孩子知道你是他的盟友,就可以进行情绪管理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了,即第三步——确认孩子的情绪。

情绪管理的第三步:确认孩子的情绪

这需要父母以同理心去倾听,并肯定孩子的感受。孩子能够洞悉父母的身体语言。我们的目的是要以轻松体贴的态度交谈,那就采取一个表明此种态度的姿势。坐在跟孩子同高度的位置,深吸一口气,放松自己,同时集中精神。我们的专注使孩子了解我们很认真地对待他的事,并且愿意花时间在这件事上。

孩子表露他的情绪时,我们就回应所听到和留意到的事情。这样是向孩子保证我们在仔细地倾听,同时肯定他的感受。你可以说:“我提起张老师的时候,你好像不太高兴。”然后等他的反应。

应该避免问一些我们已经知道答案的问题。如“是谁摔破了花盆?”这些都是带一丝不信任和陷阱味道的语气——好像我们在等着孩子撒谎。最好是以直接明确的观察来作为对话的开头:“我知道你摔破了花盆,而我很可惜。”

父母开了个好头儿,确认孩子出现了情绪困扰,下面就需要孩子来进入情绪管理的第四步。

情绪管理的第四步:协助孩子表达情绪

情绪的描述伴随着父母的同理心。一位妈妈每当看到孩子掉眼泪就会问:“你感到十分伤心,是吗?”这样,孩子会感觉到妈妈的关爱,愿意用语言来描述他的感受。

但孩子的语言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有时很难描述好自己的情绪,父母可以主动帮孩子提供一些描述情绪的字眼,如紧张、担心、伤害、生气、难过及害怕等,帮助孩子将一种无形的、恐慌的、不舒适的感觉转换成一些可以被定义、有界限,而且是每天生活里正常的一部分。

孩子越能精确地用语言表达他的感受就越好,因此,父母还要想法帮助他说中要害。而且,人通常有混合的情绪,比如快乐的同时,又会感到恐惧,但对孩子而言就可能造成烦恼了。

壮壮喜欢蜘蛛侠,但当他看到《蜘蛛侠》的电影时,却一脸紧张——那些黑乎乎的画面是这么小的孩子很难接受的。我说:“咱们不看了吧?”他却很为难:“但我喜欢蜘蛛侠呀!”

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可以指导孩子去探究他的情绪领域,并向他保证同时有两种感觉是很正常的。

一旦我们花时间倾听孩子的诉说并帮助他了解自己的情绪后,很自然地就被引入一个新的过程,进入了情绪管理的第五步。

情绪管理的第五步:解决孩子的情绪

解决问题首先通常是父母对不适当的行为来设规范。朋友的孩子来家里玩,非要把壮壮最喜欢的变形金刚带走,被小主人断然拒绝,受挫的小家伙跟妈妈闹了一通之后,顺手拿起一个玩具扔在了地上。

他妈妈并没有因为要维护自己的面子而对儿子的行为斥责,而是对他说:“我知道你很喜欢那个变形金刚,所以你特别不高兴,你很生气,是吗?”小家伙点头表示认同,并且比刚才火气小了点儿。

父母在了解孩子不端行为后代表的情绪并帮助他描述感觉后,就可以让孩子明白某些行为是不适当的,而且是不被容忍的。然后,可以指导孩子思考一些较适当的方法来处理负面的情绪。

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很有帮助,比如“你觉得什么事情让你伤心?”“是不是今天发生了一些不好的事?”可以提供一些假设性的想法来帮助孩子找出原因。与孩子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一些方法,父母的主意可能是一大帮助,尤其对于年幼的孩子,他们通常苦无对策。可是,重要的是避免越俎代疱,应该鼓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且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做尝试。

如果孩子选择一个行不通的解答,就要帮助他分析,之后,可以重新开始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孩子了解一个意见的取消并不表示这番努力是完全白费的,并指出这只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一部分,每一次的调整只会让他们更接近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