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深海里的星

(已加入维权骑士原创保护,侵权必究)

某一瞬间成长,突然特别接受不了那些留有遗憾的故事,看清现实世界里的不圆满实在太多,就希望看着别人没有错过的幸福里,可以填补内心的向往。

记得第一次看《你的名字》的时候,便被这份纯粹的爱情感动,一份竭尽全力的喜欢,何其有幸,记忆中留不住的那个人,即使忘记了他的名字,她的样子,却依旧在心底铭记,那个是很重要的人。

那份时空交错下的错过,或许在某一瞬间让遗憾放大,却也让美好升华,如果问你爱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能写出只属于自己的答案,躺在你身边的那个人,藏在记忆深处的那个人,还在未来等着你的那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教会我们如何爱,如何被爱。

我想影片能让人产生共鸣的根源就在于,故事里的人物是有灵魂的,笔下的情节也是有温度的,而以爱的角度来论述美好,本身也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1)

一,叙事手法:运用插叙手法,打乱时间的先后顺序,为故事增添了悬念,也使得主旨更有厚度

故事穿插在平行世界的对比视角里,以梦境和穿越为连接,实现了跨越时间,跨越空间距离的目的。

若是站在电影之外,主角三叶和泷之间,隔着东京和系守镇,这是繁华的都市与乡下宁静的距离,而三年前的一场天灾,让整个系守镇沦为泡影,但“穿越”又是客观存在的,这是时间的距离。

所以整个故事穿插的“反转”,给了观众更强烈的戏剧冲突,也只有将所有时间线串联起来,才能站在宏观角度理清电影所有的线索。

很多人喜欢这部电影,也便是因为它的故事内核能在时间的流逝中经受住考验,所有细节也依然经得起推敲。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2)

故事有两个对比视角,电影的前半段,聚焦在三叶的日常当中,虽梦里穿插着远在东京的泷的生活,但整体的主视角,是在三叶身上,此时的观众也并不知道“三年”这个节点,沉浸的也是在一场由梦境引起的,彼此交换的奇遇人生。

慢慢萌发的暧昧之情,让人们以为这依然不过是一个清新而唯美的青春故事,可任何作品将视线仅仅聚焦到情感线上一定是落入俗套的,如何让整体变得立体,也才能让作品脱颖而出。

所以当视线聚焦到后半部分,对三叶的刻画停在了夏日祭的那场烟花大会上,然后就是泷寻找三叶的过程,这时的观众同泷一样是不知情的,戛然而止的穿越之旅,为一切增添了未知。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3)

新海诚的动漫,除了每一帧都能作为壁纸存在的美感之外,更重要的是“时间”一直是他风格里面非常重要的符号。

这也是能实现《你的名字》逻辑自洽的主要原因,单看泷这条线,从与三叶交换身体,到踏上寻找的旅途,他的时间线是与观众的观影体验一致的。

而三叶这边,她的时间线是三年以前,并且她曾去东京找过泷,但那时的他还不认识她,插叙的手法让故事的延续变得更加难以预料,也只有看完结局,才能让观众反应过来,原来是这样。

但这样的处理同样增添了故事整体的理解难度。

所以在电影上映之初就有很多人对整个故事的时间线进行了梳理,有认为一个小的改变最终造成“蝴蝶效应”的,也有认为故事刻画的就是平行空间里的两个世界。

不论哪一种,其本质就是让时间和空间上达到了一种平衡。而当我们能理解其中的逻辑原理,也就能理解任何相同类型的影视作品。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4)

电影有个非常重要的连接,就是三叶去东京之时在电车上送给泷的绳结,这也是穿插整个故事脉络的线索。

这让我想起了日本的“禅学”,以一种行为训练为主,去强化一个人的直觉,也是客观相信“存在”本身,听起来很高深,但理解起来并不复杂。

我们以此去看电影,发现对于三叶和泷而言,他们心中牵连彼此的连接,就是那一份“感觉”。

泷并不认识三叶,却依然把她送的绳结下意识当做很重要的东西,后来绳结牵引着泷知道了这段他不知道的过去,并将一切串联起来,是凸出这份“直觉”的奇妙性。

而改变系守镇命运之后,他们都忘记了彼此,但内心那份失落,却让他们备受煎熬,也是凭借着这份感觉,才让他们再次相遇的时候,意识到那不过是阔别已久的重逢。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5)

非常浪漫的设定,所以绳结的寓意,代表的就是时间,电影中,三叶外婆也曾说过:

“连接绳线的是结,连接人与人的是结,时间的流动也是结,全都是神的力量,我们做的结绳,也是神的作品,正是时间流动的体现,聚在一起,成型,扭曲,缠绕,有时又还原,断裂,再次连接,这就是结,这就是时间。”

作为穿插其中的线索,它实现了时间上的跨越,但当一个穿越的闭环打破,一切归零,记忆也走向虚无,他们能迎接一个美好的结局,其实也是走出了逻辑线之外。

若你无法理解这份“存在”的合理性,也就会觉得这是一个逻辑上的漏洞。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热播的台剧《想见你》,穿越闭环打破以后,李子维和黄雨萱也是忘记了彼此曾经历过的一切,但在结尾时,李子维在他的工作室同样画出了雨中少女那副画。

画中的主角是被黄雨萱魂穿的陈韵如,这一切在这个时间线里是没有发生过的,但她依然存在,这种模糊的界限性,反而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感。

观众已知“穿越”是客观存在的,但新的时间线是未知的,而类似作品的叙事技巧,生生将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完美接轨了,也就是它的过人之处。

所以在一部分人的潜意识里,因为我们知道三叶和泷曾经的经历,就认为他们的相遇是合理的,也是因为我们相信了“存在”。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6)

二,构图美学:画面的精美同样让人忽视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使之更有沉浸感和参与感

对于一部优秀作品的欣赏,最关键的一环就是要转化成学习的过程,日漫向来是我们看齐的方向,对于这部作品,故事上的完善是让他脱颖而出的原因,而它的构图美学,就是它成功的必然因素。

在这里也必须得先来说一说新海诚,众所周知,他的作品向来以美著称,在他的镜头下,一个小而细腻的故事可以展现的恰到好处,他的唯美主义也可以说是他显著的个人特色。

正是这种对分寸感的把握和缠绵悱恻的表达,让他的动漫总能在简单的故事里感动很多人,而在构图美学上,他一直有他最执着的坚持:以现实为依照。

他的所有风景建筑都能找到现实的基础,更难得的是在其独特的滤镜和光影下,也让画面的呈现较现实多了一种朦胧美。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7)

  • 色调和光影,以画面为主衬托氛围,调和滤镜,让电影整体的呈现变得更加柔和。

曾在采访中,新海诚曾说过,他是一个细节控,比如他会调整屋顶和湖面的对比度,通过更蓝更耀眼的水面,来突出早晨更干净的空气。

而在《你的名字》中,这种通过人为干预使得画面呈现更极致也在其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各种风景不用多说,整个系守镇,都曾是无人人梦寐以求的桃花源,而在三叶的灵魂穿越到泷身上之时,处于东京的整个画面多了一丝光影,这也是因为在三叶的心里,对东京的繁华始终是充满了向往的。

被画面治愈,让更多人在观看动漫的直观感受就是温暖,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和细节也都有它们独特的作用。

他还特别擅长处理天空的别样美,无论是落日夕阳,还是星空万里,都是具有很深刻的烙印,他曾坦言小时候居住的大山,给了他很多灵感。

“常会感觉离云朵很近,因为四周空旷,在云朵飘过来之前,已经能通过地面上的光影知悉它们的到来。”

也不怪很多人曾调侃,即使没看过他的动漫,也一定用过他的壁纸了。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8)

  • 美好与朦胧的表象,实则探索的是生命中无法避免的距离感

《你的名字》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场景之一,是那场毁灭的灾难来临之际,天空中美轮美奂的七彩光,这种反差,也给了人更强烈的意象感。

这也是新海诚在电影的呈现中的第二个过人之处。

他所表达的,关于遗憾的距离,就是藏在这种美轮美奂的表象下,然后一个不经意,已经有了让人泪流满面的带入感。

很多人曾觉得新海诚故事的格局不够大,始终聚焦在一群少男少女的情情爱爱当中,少了点内核,但事实上这正是他最厉害的地方。

一份在画面刻画下恰到好处的朦胧爱恋,代表的就是他的真诚,这种美好存在于每个人生命的曾经,也许错过了,也许失去了,但他想要实现的,是如何留住这份美好。

表面的小清新风格,看似比不上宫崎骏的宏观壮阔,也让观众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形,但对于热爱的一群人来说,正是因为人们还愿意相信这份美好,所以能在他的故事里看见无数人面对初恋,面对第一次怦然心动最真实的感受。

他对美的极致追求,才因此让人忽视了他在故事层面的呈现,但事实上他想要表达的美好,早已在细水长流中融入了每一个人心底。

总结来看,作为一部饱受好评的动漫作品,它在故事呈现和画面意境中都有太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也是对国漫而言“如何容纳与贯通”的关键。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9)

三,现实延伸:“救赎”的主题,便是在虚拟世界中教会我们爱的真谛。

在赏析电影的优秀之余,也想要最后来谈一谈整个故事的情感线,《你的名字》说到底是一个关于救赎的故事,也是新海诚尝试将故事的格局往大了讲,因此一跃让他收获了票房和荣誉。

灵魂互换下的一男一女,截然相反的两种人生,对彼此的拯救,是让他们交错的生活里有了另外一种可能。

这也绝对是一部把美好诠释的恰到好处的浪漫,也是在教会我们每个人,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爱情向来是很伟大的命题,我一直很喜欢这份传递美好的表达,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热血情节,更多的只是在平淡的激不起波澜。

但十几岁的年纪始终是一个人最美好的阶段,新海诚将这份美好还原给我们看,多了情节,也多了奇幻,却始终是为了给不论处于哪个阶段的人重新定义爱情的权利。

谁都以为遇见就代表了一辈子,可总有无数的遗憾让人开始变得胆怯,也变得不愿向前,甚至时代的发展让人们将婚姻当做了洪水猛兽,而当两个家庭结合的筹码也与资本相连时,没人再相信可以仅凭喜欢而义无反顾。

可我们在三叶和泷身上看见了什么?是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爱恋,却又不仅仅如此。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10)

《怦然心动》里有这样一句台词“斯人若彩虹,遇见方知有”,以爱情为主的烘托是为了让我们相信,无论那个人是谁,无论他现在在哪里,我都会找到他。

但当我们越过叙事逻辑和构图美学,仅以两个灵魂的相遇重新回顾整个故事,发现整个前半段所展现的,就是那份相处模式。

待在三叶身体的泷可以变得勇敢无畏,对抗欺负她的男同学,也可以放下羞耻心,当着众人跳舞,甚至是口水酒,也是原本的她一定不会做的。

而待在泷身体里的三叶,展现了她细心细腻的那一面,也帮助原本木讷的男孩去向心爱的女孩示好。

他们都是在干涉彼此的生活,却在这份与众不同的转变中让我们明白,所谓爱的真谛,不就是磨合吗?

当相爱的本质是一个个体,那么要让相爱变得纯粹,就需要在不丧失本我的同时接受另一个人的干预,这份干预不需要牺牲,也不需要妥协,而是在“我就是我”的前提下,展现别样的和谐感。

我们无法预料一辈子有多远,也并不能保证真的爱一个人到什么程度,但我希望喜欢的同时,是让彼此变得更好,这才是让相遇变得值得的关键。

每个人都想呼唤你的名字(庆幸他们的遇见)(11)

希望每个人能收获这份爱情,也希望国漫中也能涌现出能与之相聘美的,优秀的作品。

感谢阅读。

图片来自动画电影《你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