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王敏报道 6月18日,天津武清区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武清区二季度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武清区副区长刘东海出席会议并介绍了武清区营商环境情况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薛梅、区合作交流办主任杜学民、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李长春、区人力社保局局长王春来、区教育局局长赵学斌、武清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绍锋、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两新组织工委书记车万里、公安分局社会安全防范支队一大队队长聂少亮出席会议会上,相关领导就媒体记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会议由区委宣传部副调研员许会松主持,现在小编就来说说关于天津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下面内容希望能帮助到你,我们来一起看看吧!

天津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高度重视优质营商环境)

天津河东区优化营商环境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记者王敏报道 6月18日,天津武清区政府举办新闻发布会,发布武清区二季度营商环境建设情况。武清区副区长刘东海出席会议并介绍了武清区营商环境情况。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薛梅、区合作交流办主任杜学民、区政务服务办主任李长春、区人力社保局局长王春来、区教育局局长赵学斌、武清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绍锋、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两新组织工委书记车万里、公安分局社会安全防范支队一大队队长聂少亮出席会议。会上,相关领导就媒体记者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会议由区委宣传部副调研员许会松主持。

刘东海副区长介绍:武清区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一是始终坚持一个理念,就是“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我们坚持了近20年,可以说家喻户晓、人尽皆知,全区上下形成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始终坚持园区“封闭式”管理,由园区管委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生产经营环境。三是始终坚持优化行政审批服务,推行行政审批下沉,在“一区四园”设立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企业各种审批事项均可在园区办理,并且可以全程代办。

四是始终坚持打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生态宜居环境。

通过优质营商环境的打造,极大的推动了武清区高质量发展。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1226.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7.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245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6%,综合实力走在全市前列。今年以来,武清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高质量发展,制定了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七大战役、21场攻坚战,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攻坚战是其中之一,也是重中之重,我们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开展攻坚,进一步提升“软”“硬”件实力,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营商环境,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一、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环境

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首先,我们从“放”上做减法。大力实施以减事项、减材料、减环节、减证照、减时限为重点的“五减”以及“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的“四办”改革,取消了行政许可事项52项、公共服务事项92项,减少申请材料数量153件,减少审批时限涉及事项188项,减少审批环节70个,减少证照58个,取消各类无谓证明375项,实现了企业、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

其次,我们从“管”上做加法。建立了行政审批工作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编制了标准化操作规程;深入推进“一制三化”改革,出台了《武清区关于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工作举措》、《武清区关于加快工业项目审批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试行)》等政策性文件,全面推行承诺制审批,落实“以函代证”“函证结合”办理机制,实行工程建设项目“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措施,使项目审批时限再提速60%,其中工业项目从获得土地到取得施工许可证总体时间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推行“多规合一”,统筹各类专项规划,形成了有机整合的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开展区域综合评价,实现“多评合一、结果共享”,切实降低企业前期建设成本。推行“标准地 承诺制”改革,实现项目“拿地即开工”。

最重要的是从“服”上做乘法。将审批服务向基层延伸,我们在各个园区建立了行政服务中心,辐射周边镇街。先行先试将工业项目审批延伸到园区,初步构建起以区行政许可服务中心为主体,园区行政服务中心为支撑的“1 X”行政审批网络,实现了“周边事项就近办、园区事项园区办”; 推进智能化审批,优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功能,加强“无人超市”建设,将自助办理终端向镇街园区布设,推动政务服务自助办理向街道、社区延伸。研究开发移动自助审批APP,实现手机线上自助审批。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同时,积极深入开展“双万双服”促发展活动,建立领导包片服务企业工作制度,建立重大项目服务企业家工作台账,实行“挂图作战”,有效解决了一些“老大难”问题。

2018年,行政许可服务中心共受理办结各类许可、服务事项40766件,按时办结率100%;新增市场主体2万户,累计总量突破10万户。

二、打造创新发展的承载平台

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平台。武清地处京津发展轴和中部核心功能区的重要节点,鸿忠书记要求,武清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当先锋、当猛将、唱重头戏。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积极主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定期在京举办专场推介会、集中签约等活动,每年引进北京项目1000家以上。2018年引进北京项目1354个,总投资146亿元。

同时,我们积极推进京津产业新城、国家大学创新园区、京津冀医疗健康微中心和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等高端平台的规划、建设,为承接非首都功能和高质量项目转移提供有力支撑。

搭建五大创新平台。针对全区发展短板,围绕“缺什么、补什么”,搭建公共、开放、共享、一体化协同的研发创新、小试中试、产业化、营销服务和投融资服务“五大创新平台”,构建起从研发、孵化、转化到规模产业化的完整链条,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为企业家创新创业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我们围绕智能科技、生物医药产业,正在积极推进以清华数研院、天大前沿院、红日药业等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搭建公共研发、小试中试一体化平台,未来其他产业创新平台也将全面展开。

强化园区发展平台。园区是打造优质营商环境的主战场,我们拥有“一区五园”,武清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天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电商园、京滨园、汽车园、科技谷四个市级示范园区,在2018年全市考核中名列前茅;高村园是武清开发区分园,是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的先行示范区。近年来,我们围绕“4 1”产业推动武清高质量发展,确定了开发区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京滨园智能制造,电商园电子商务,汽车园新能源、新材料,科技谷节能环保,高村园大数据为重点的产业发展定位,可以说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产业的园区发展格局。

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围绕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我们积极建立了我国首个国际性工业机器人综合性平台、北方激光智能装备公共技术服务研发平台、京津科学技术研究院、京津人才创新谷、瀚海高村国际创新中心等一批创新创业载体平台;打造了一批孵化转化产业化一体化的特色载体,目前,中欧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国际健康产业园等已投入使用,为企业家创业发展提供专业支撑平台。同时,充分利用海河英才计划,出台了《武清区关于进一步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加快建设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地的若干措施》等文件,搭建“互联网 就业机构 企业 人才”的新型交互平台,累计引进学历型、资格型、技能型等各类人才21400余人。2018年,武清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经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批准确立为中国天津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支撑园区。

三、打造优质便捷的服务环境

提升招商服务水平。服务水平好不好,决定着项目落不落。我们致力于打造专业化的招商队伍,为企业落地、创业发展提供专业化的招商服务。在海外和北上广深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设立了外埠招商机构12个,关口前移,开展上门服务、精准对接,牢固树立“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秉承“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从初期商谈、签约、落户到后期建设、运营,提供全链条的保姆式服务。

提升生活服务水平。近年来,武清区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教育、医疗等各项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和高中学校现代化建设全面达标,拥有天元大学、杨村一中、英华国际学校、黑利伯瑞国际学校等各级各类学校460余所,是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全市首个国家级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县。积极推进健康武清建设,拥有医疗卫生单位40余家,其中区医院、中医院为三级医院,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实现规范化管理,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实现全覆盖,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同时,建有38万平米的高新公寓,可为入驻企业员工提供便捷舒适的居住环境。

提升休闲娱乐水平。现代服务业是我区重点发展的产业,我们先后引进了佛罗伦萨小镇名品奥特莱斯、创业米兰家居、威尼都、V1汽车世界、NBA体验中心等一批高端商业项目,具有代表性的佛罗伦萨小镇入驻国际一线品牌200余个,年销售额近40亿元,节假日高峰客流量突破7万人。另外,我们还有绿博园、凯旋王国2个国家4A级景区,建有文化中心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群艺馆、美术馆、科技馆和体育中心,连续8年举办天津国际马拉松赛事、连续3年承办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事,是国家级文化消费试点城市、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四、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

我们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环境。

武清水清地绿天蓝,拥有国家一、二级河道11条以及万亩津北森林公园、105平方公里的大黄堡湿地自然保护区、北运河郊野公园、南湖绿博园、津溪桃源和玫瑰庄园等一批生态景观精品。其中,大黄堡湿地被列为市级自然生态保护区,是环首都国家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京津冀生态廊道重要节点。

我们每年新增造林10万亩以上,全区林木覆盖率达36.4%,城区林木覆盖率达40%,是第三届中国绿化博览会举办地。2018年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之一,形成了特有的宜居宜业生态品牌。

此外,我们还在人文环境、法治环境等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比如开展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建设,荣获了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城区和首届天津市文明城区称号。扎实推进安全武清、平安武清、法治武清建设,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六连冠。

刘东海副区长表示,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最有发言权。只有 “环境优、服务好”,企业才会落户,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未来武清将紧紧围绕“树立高标准、追求高质量、实现高水平”的总体要求,高标准实施开发建设,创新开展优质服务,推动政策落实落细,继续发扬“服务他人就是发展自己”的理念,厚植企业家发展沃土,全力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