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蝙蝠,大人们曾经这样告诉我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蝙蝠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下的一类动物,是哺乳动物中唯一能够真正飞翔的兽类;除一般哺乳动物的特点外,还有一系列适应飞行的形态特征 。最小的是混合蝠,体重仅有1.9克,翼展16厘米;一些狐蝠的体重可以超过1.3千克,翼展可达1.7米。蝙蝠耳壳发达,常具发达的耳屏或对耳屏。翼膜、耳、唇等处有丰富的感觉毛。颜色多样,大多是福色、灰色和黑色。通常蝙蝠的视觉较差,而听觉则异常发达,在夜间或十分昏暗的环境中它们能够自由地飞翔和准确无误地捕捉食物 。70%的蝙蝠种类主要以昆虫和其他小节肢动物为食。

蝙蝠侠不是你请来的吗(大人们曾经这样告诉我)(1)

当然,这都是规范的解释,是站在科学和生物的角度对蝙蝠做出的形象化、生理化、习惯化、合理化解释。因此,所有的解释都完全符合蝙蝠的特征,也体现了蝙蝠的特性,且汇集了不同地区蝙蝠的特点。

我所了解的蝙蝠,是小时候大人们给我讲的,虽然已经50多年过去了,脑子里对蝙蝠的印象,仍然是大人们灌输的东西,而没有接受更多有关蝙蝠的知识,也不想去接受有关蝙蝠的什么习性啦、习惯啦、特点啦、特性啦,等等。因为,蝙蝠这玩意,自从进城生活之后,几乎就没有看到过,极其偶尔看到,也是从眼前飞过,就像一只普通的鸟一样,不会再留下什么记忆。即便是2003年的非典,科学家们都说非典与蝙蝠有着密切关系,也没有留下多少记忆。因为,我始终相信小时候大人们说的,蝙蝠是害虫,不要碰它。

既然是害虫,当然不会去碰它了。所以,50多年过去了,从来就没有碰过蝙蝠,也不会去碰这个大人们告诉我的害虫。

然而,今天的新冠病毒传染肺炎疫情,据说又与蝙蝠有关,就让我不得不再一次回忆起小时候大人们所说的一切了。那时候,我所在的这个小村庄,也就住着五六十户人家,每到夏天的晚上,孩子们就在操场(也就是一块相对平整,且有一副篮球架的地方)玩耍。这时候,就可以看到很多蝙蝠在操场上面飞来飞去。这时候,年龄大一些的,以及一些贪玩的大人,就会举着竹竿对着蝙蝠挥舞,一晚上下来,总能挥舞到几只。

蝙蝠侠不是你请来的吗(大人们曾经这样告诉我)(2)

记住,对麻雀等小鸟,一旦挥舞下来,有的人会拿去烤了吃(现在来看,也是不对的,但当时大家对麻雀也很痛恨,且不认为麻雀有毒,因此,会烤了吃了)。但对蝙蝠,只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是,将被舞晕的蝙蝠用细细的绳子绑起来,在地上牵着玩,直至将其玩死;一种是直接用火给烧死。对后一种方式,是大人们教的,也是大人们说必须做的。而前一种方式,则主要是一些大孩子玩的。每当此时,大人们就会斥责大孩子,赶快将其烧死,万一给蝙蝠咬了,可不得了,要死人的。至于为什么蝙蝠咬了不得了,甚至会死人,大人们也不知道。据说,也是听他们的大人说的,甚至真的有被咬死的。不管这些解释和传说是否可信,但有一点我一直相信,今天也相信,哪怕明知不符合科学道理,没有科学依据,我仍然相信。那就是蝙蝠是老鼠变的,是有翅膀的老鼠,它与老鼠一样有毒,与老鼠一样必须见到就消灭掉。不然,它为什么长得那么像老鼠,又都是喜欢夜间出来活动呢?

正是因为大人们,大人们的大人们,大人们的大人们的大人们,都这样说。因此,到了我们小时候,蝙蝠就像当时的地主、富农一样(我们村太穷,穷得想要有反革命和右派都不可想象,而且,对地主、富农的划分也是错的),要打倒在地。坚决不让其翻身。所以,一个夏天下来,被孩子们用竹杆挥舞打下打死的蝙蝠,不计其数。只是,到了第二年,仍然是蝙蝠到处飞翔。

没有想到的是,这样的害虫,竟然有人会去当作美食品尝,还有一位网红用品尝蝙蝠做美食广告,吸引眼球。我几岁就知道的大人们讲给我们听的道理,竟然对很多大人来说,却一点不懂,以至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很多灾难。难道人类真的想用嘴去消灭自己、毁灭自己吗?一次非典难道还不够,非得制造更多伤害人类的病菌吗?

蝙蝠侠不是你请来的吗(大人们曾经这样告诉我)(3)

所以,关于蝙蝠,真的有很多话想说。但说来说去,还是相信小时候大人们对自己讲的,蝙蝠是害虫,要像对待老鼠一样,见到就打,且打死后要烧掉。不然,有毒,会害人。我们村在我没有考上学校前,高中生就像今天的博士后,初中生是博士,小学生是研究生。即使如此,在我之前的无数年,才出了一个博士后、一个博士、几个研究生。但是,他们都知道蝙蝠是害虫,不能随意去碰,必须将其消灭,为什么今天有许多真正的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等等,却反而把蝙蝠当“上宾“,用蝙蝠肉当美味呢?

请关注我的

tanhaojun19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