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在通胀,我们没有,是好事还是坏事?特立独行的原因通常要么是太好,要么是太差。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包括市场关注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CPI下行:2022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5%,较7月下降0.2个百分点。1­­—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9%。与之对比的是,7月份美国8.5%、欧元区9.1%、英国10.1%。

ppi和cpi最新数据(CPIPPI双降凛冬将至)(1)

PPI下行:2022年8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3%,环比下降1.2%。1—8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6.6%。与之对应的是,7月美国、欧元区PPI价格分别上涨9.8%、37.9%。

ppi和cpi最新数据(CPIPPI双降凛冬将至)(2)

8月份PPI与CPI双降的情况表明,经济压力越来越大。CPI的低位表明需求处在低位,但PPI的下降则意味着生产方面出了一些问题。紧缩环境下的经济寒风,已经吹向了长江两岸。

给了5次机会,通胀也起不来!

事实上,8月份支撑通胀上行的因素有好几个,但是却没能撑起通胀。

第一,罕见高温。今年夏天遇到了历史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北半球都是火炉,8月份正是最热的时期,对通胀是很有利的。一方面,温度升高增加储存成本提高食品成本,数据也显示8月份食品烟酒和交通通信的涨幅居前;另一方面,温度升高会增加社会能源需求,能源局数据也显示8月份,同比增长6.4%,但第二产业的用电量仅增长2.6%,说明生产在降温

ppi和cpi最新数据(CPIPPI双降凛冬将至)(3)

第二,人民币贬值。自6月以来,人民币开始贬值,而7-8月正是输入性通胀起作用的时候,海关数据显示,8月按人民币计算进口同比增长4.6%,但按美元计算,进口同比增长仅为0.3%,而事实上我们看到其他商品和服务在CPI贡献很低。

ppi和cpi最新数据(CPIPPI双降凛冬将至)(4)

第三,稳增长发力。8月份正是疫情告一段后的第三个月,按理来说正是财政政策发力的时候,可是数据显示,2022年8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4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5571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148亿元,同比少3501亿元,但中长期贷款增加7353亿元,同比多增2138亿元,应该是政府基建发力的作用。上述数据说明政府投资挤压了私人投资,总体上并没有形成刺激效应。

第四,货币宽松。8月份进行了一次降息,MLF与LPR均进行了降息,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59.51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宽松的货币环境应该是有利于需求复苏的。但是,从通胀的分项来看,并没有表现出来,说明市场需求仍然较弱

第五,低基数。2021年8月CPI同比增长0.8%,从全年来看处在低位水平,更低的基数原本更有利于CPI数据的上涨,但结果却不是这样。

所以,这样都没能让通胀起步,很能说明一些问题。

海内外共同冲击,四季度准备过冬

展望四季度,前景也不太乐观。

首先,美联储加息开始进入深水区。利率一旦超过2.5%以后,基准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就开始显现了。美国加息近半年,可是通胀始终下不来,根本原因还是需求面非常强劲,过度量化宽松带来的后遗症。而随着利率的上升,紧缩对需求的影响会逐步加深。

其次,欧洲迅猛加息。作为三大主要经济体,欧洲开启了历史性的加息,目标是为了降低通胀,而目前的情况下,也只能降低需求了。所以,未来海外的紧缩环境可能会更严峻,需求或出现萎缩。

再次,出口高增长出现拐点。此前中国经济中出口一直比较强劲,2022年8月我国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速录得7.1%,较7月显著回落。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抬升明显,高基数效应压制本月出口增速。另一方面,海外经济显著放缓,因疫情积压的交货订单或已出清,无力支撑外需维持高位。

ppi和cpi最新数据(CPIPPI双降凛冬将至)(5)

另外,分项来看,出口增速中价格因素的贡献仍保持高位,8月我国主要商品的出口金额增速贡献中,数量贡献持续回落,价格贡献变化不大。分品类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机电产品数量贡献有所回落,而原材料产品数量贡献持续上行。说明,目前的本就增速下滑的出口中,还有一部分是通胀带来的

ppi和cpi最新数据(CPIPPI双降凛冬将至)(6)

四季度在加息背景下,需求可能继续下行,对国内出口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而政府的投资又挤压私人投资,房地产压制消费,总需求的情况并不友好。

最后,原本在加息的大背景下,全球需求下行,大宗商品价格是走下坡路的,原材料的价格下跌对经济复苏是有较好的刺激作用,但没成想欧美太铁了,直接设置对俄能源价格上限,开始刺刀见红,而欧洲对俄罗斯的天然气依赖过于严重,天然气缺口太大,四季度可能大宗商品价格不会出现过大的跌幅,更有可能维持目前的高位震荡

所以,在海内外共同冲击下,即使国内出台一些经济政策,恐怕也只能起到托底的作用,期待强劲反弹是不太现实的了。

几个关键节点

当然,市场上也不全是坏消息,为数不多的几个好消息可能会成为下半年的几个反弹窗口。

第一,9月加息前后-10月

① 9月加息落地后,市场的情绪可能会迎来一波反弹,因为如果加息75个基点,今年加息已满3个点,继续加息的空间不太够了。

② 9-10月份是国内假期较多的时间,且天气也适合消费,所以有金九银十的说法,叠加8月份以来政策力度加大,9月数据可能会好看一些。9-10月份也是欧美开始为年底消费增加库存的时候。

另外,由于美国去年四季度通胀大幅升高,所以通胀的基点比较高,对于通胀数据的下降有好处,所以下半年美国的CPI肯定是下降的,这对于市场的通胀担忧可能有好处。

第二,12下旬-1月初

年底是欧美消费的高峰期,同时也是国内开始为春节囤货的集中期,可能有一些好的反弹机会。不过我不太看好,因为这时候刚开始进入深冬,欧洲和俄罗斯的大战可能会进入最激烈的时候,可能会对市场情绪和需求有一定的影响

所以四季度我更看好先扬后抑的走势,具体板块方面,房地产、银行、金融、证券等可能会有所反弹。

小结

外在的好与不好我们不能改变,只能让自己变得更好。既然无法改变规则,那就在规则内做到最好。#通胀#

ppi和cpi最新数据(CPIPPI双降凛冬将至)(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