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基辅罗斯有“三毛”——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1)

从左往右——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的传统服饰

这三个同宗同源民族,他们的名字很有“识别特色”——多是一群xx夫、娃、斯基、斯卡娅、维奇和申科。

其中,xx夫为三国通用,其次是斯基和维奇,而叫申科的,多为乌克兰人。

另外,他们姓名的一大特点就是——无论男女,字数都特别长!

这方面,咱们就看一个小说的开头:

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

小说名叫《卡拉马佐夫兄弟》,它的作者是19世纪著名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费奥多尔·米哈伊洛维奇·陀思妥耶夫斯基。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2)

就拿这位俄罗斯大文豪举例,捋一捋俄罗斯人那一大长串名字的涵义。

通常来说,俄罗斯人的全名,由三部分组成:自己的名字,父亲的名字,家族姓氏。

“费奥多尔”是作家的名字,米哈伊洛维奇是他老爸的名字,最后的那个“陀思妥耶夫斯基”属于他的姓氏。

而“斯基”在东斯拉夫语境中,又有“xx之地”意思,本源于波兰贵族的姓氏。

后来,为了加以区分,波兰农奴也会把领主的姓氏,用作自己的姓,有“xx家的”之意。

16世纪前的波兰,可算是个体面的大国,东欧一霸,而当年的“三毛”,则被认作是野蛮的族群。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3)

因此,曾经的波兰文化对东斯拉夫各民族,都产生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原本,“斯基”仅仅指代波兰贵族和波兰贵族的农奴们。但随着“三毛”们的争先效仿,如今的斯基已经遍及了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另外,中东欧的犹太人也爱用“斯基”这个后缀。典型的,就是如今把喜剧演成了“悲剧”的乌克兰现任总统,带着犹太血统的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4)

有意思的是,他和普京,竟然是同名!

普京的全名是——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诺维奇·普京。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5)

这个维奇,和夫的用法一样,表达是XX之子的意思;对应的XX之女/之妻,分别为斯卡娅、娃、芙娜等。

跟西方其他国家类似的是,东斯拉夫人的父子同名的情况也很普遍,于是就有了维奇这个“后缀”的产生。

很显然,普京的老爸也叫弗拉基米尔,“诺维奇”表示一个传承关系,“弗拉基米尔的儿子”。

换成咱们这边的说法,像唐太宗李世民,他的名字就可以发挥成——世民 • 渊之子 • 李。

除了把“诺维奇”当后缀,也有很多人直接将“维奇”用作姓氏。比如,阿列克谢耶维奇(阿列克谢之子),尼古拉耶维奇(尼古拉之子)。

跟“斯基”代表领地的“贵族情调”不同,夫和维奇很多都源于普通的东斯拉夫劳动人民——多为他们的职业、外形特征或者常见的动物。

比如,梅德韦杰夫是“熊”的意思、扎伊采夫是“兔子”、朱可夫的意思是甲虫,“布林尼克”祖上是烙大饼的,库兹涅佐夫是“铁匠”,戈尔巴乔夫有“驼背”之意。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6)

苏联海军元帅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如今俄罗斯硕果仅存的航母,就以他老人家命名的

还有俄罗斯一个大姓,米尔诺夫,来自口令“立正”,一看祖上就是当兵的。

不过,相比之下,“诺夫”这姓氏,还是显得祖上身份高一些——这个后缀和“斯基”异曲同工,是早前贵族和地名捆绑的产物。

接着,就是申科了。

申科和罗马尼亚的“斯库”、格鲁吉亚的“什维利”和“泽”,亚美尼亚的“扬”一样,都是“xx家”的意思。

像白俄罗斯“老爹”卢卡申科总统,虽然自称是白俄罗斯族,但他老人家母系的祖上,很可能跟乌克兰有关(他老妈是未婚先孕,出生后随母姓)。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7)

还有,来自格鲁吉亚的斯大林,原本的家族姓氏为朱加什维利;苏联最后一任外交部长和格鲁吉亚独立后的总统谢瓦尔德纳泽;2008年南奥塞梯战争期间,曾被俄军吓得不轻的格鲁吉亚前总统萨卡什维利。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8)

2008年,人高马大的萨卡什维利总统(一米九多)听到空中传来直升机的声音,慌张的第一个扑倒在保镖身下

而米格战机之父米高扬,则是个亚美尼亚裔。

另有诸多带有穆斯林色彩的“夫”。他们是在被沙俄帝国“强制俄罗斯化”后,形成的一些独具特色的穆斯林味道的斯拉夫姓氏。

比如,阿里耶夫、阿卜杜拉耶夫、纳扎尔巴耶夫,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巴基耶夫。

典型的,像被俄军反辐射导弹“定点清除”的车臣叛军第一任老大——焦哈尔·穆萨耶维奇·杜达耶夫。

哈萨克斯坦前总统和现任总统,一位纳扎尔巴耶夫,一位阿里耶夫。

下图这位,当今土库曼斯坦的“大统领”——库尔班古力·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9)

对于女性来说,xx夫,就对应xx娃;xx斯基和维奇都对应斯卡娅。

比如,波波夫和波波娃,不是父女、兄妹,就是两口子(当然,如今也有很多婚后不改夫姓的操作);还有泽连斯基总统的妻子,乌克兰第一夫人,就叫泽连斯卡娅。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10)

泽连斯基夫妇。据传,泽连斯卡娅是个不简单的女人

跟夫和斯基不同,扬和申科,都是男女通用的。

比如,颜色革命后上台的前乌克兰美女总理尤利娅·季莫申科。这个季莫申科是她婚后改的夫姓,婚前她姓格里吉扬,带着浓郁的亚美尼亚色彩,并不很“乌克兰”。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11)

这才是季莫申科的真实发色

当然,她为了更像“乌克兰”,除了凸显夫姓季莫申科,其他方面也是相当花心思的。比如成名后,坚持把深棕的头发染成金色——甚至连扛枪“保卫祖国”时,也没耽误,即便照片里,她拿着的步枪,都没上弹夹。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12)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13)

要说为何季大妈没有跟其他寡头一样在战前跑路,而是留下来“扛枪”。其实更多的,是因为她身上缠着官司,走不了。

类似的,还有另一位走上街头拍视频的“申科”——乌克兰前总统波罗申科。

视频中,他身穿防弹衣,持枪走上大街,表达着自己决绝的意志。

波罗申科对着镜头一脸无畏地说——我哪里也不去,我要留下来“保卫”乌克兰。

然而,波罗申科刚讲了两句话,他身后一名持枪男子的弹夹就掉了。

卢卡申科苏联(为什么多是一群)(14)

可这还不算是最尴尬的,要说波罗申科为啥不跑,主要原因,很可能并非是他真想“保卫祖国”,而是——涉嫌叛国罪和协助恐怖主义活动,护照被法院扣押了。

那么,这一男一女两位“申科”,反正也走不掉了,不如扛枪出来高喊几句“保卫祖国”,还能顺便给自己下个台阶,积累点人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