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历史剧《雍正王朝》创造了当时央视最高的收视纪录。更是让我们见识到了什么叫真正的清宫戏。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

清宫戏是什么,很多人一提到清宫戏,就会想到《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以及热播的《甄媛传》这样的大型宫斗剧。在许多观众朋友们看来,清宫戏应该是这样的:以大女主戏为主,主要的剧情就是女主角是怎么从一介平凡的女子,在竞争激烈的后宫中如何一步步成长为贵妃乃至皇后的故事。

在这样的清宫戏中,宫斗情节几乎是全剧的唯一看点。剧中的女主不仅要聪明机灵,还要心狠手辣。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在后宫中得到各路神仙的帮助,特别是大boss皇帝。如果有条件的话,女主还会得到皇帝的兄弟——也就是某位亲王宗室的相恋,在后宫中来一部精彩的不伦之恋。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2)

还有,在后宫中必定要有容嬷嬷式的反派,不仅嚣张跋扈,还显得很愚蠢,生怕别人不知道她是反派似的。这些妖魔鬼怪会在主角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地陷害女主和女主的朋友,而这些反派存在的意义,就是磨砺女主,让主角明白权力的重要性,然后觉醒后的主角再凭借着自己的手段一步步攀上高位,走上人生巅峰。

像这些清宫戏,只要套路不变,稍微对剧情改变一下,仍然会有很多的女性观众去看。这样的大女主清宫戏,看一两部还好,看多了不仅会产生审美疲劳,还会产生厌烦情绪。

况且,这样的清宫剧公式完全可以用在中国任何朝代乃至架空历史剧中,没啥创新,更显得肤浅。

雍正王朝

要说中国大陆拍摄的最成功的清朝电视剧,很多人都会想到《康熙微服私访记》,《还珠格格》,《康熙王朝》,《李卫当官》等等脍炙人口的清朝电视剧。

但本人认为拍摄最成功的的清宫戏,当属《雍正王朝》。

《雍正王朝》为什么能成为拍摄最成功的的清宫戏,它的成功之处在哪里呢:

态度:只要看过雍正王朝,都会被其中的演员出色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导演和编剧的诚意所打动。

长度:雍正王朝一共有四十四集,这样的长度在现代动不动就七八十集的鸿篇巨制看来可能没有什么,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普遍二十多集的电视剧看来,算是一部长作了。

因此导演将电视剧剪辑后控制在四十集以内,但发现从康熙朝开始拍到雍正朝,还要贯穿如此多的剧情,没有四十集以上,根本拍不完整。

当雍正王朝拍摄完毕后送入审查的时候,凭借着紧凑的剧情,留有悬念的结尾让审片的人连厕所都来不及上,生怕错过细节。只能剪去无关痛痒的小剧情,保留主干剧情。和现代普遍和催眠曲茶话会一样,尿点贯穿全剧,开三倍速都嫌慢的所谓“清宫戏”相比,雍正王朝实在是良心的不能再良心了。

细节:再次,雍正王朝细节处理的非常好。可以这么说,雍正王朝许多意味深长的细节,养活了许多互联网自媒体。

比如里面看似傻大憨粗,但却是人精的大内侍卫图里琛在康熙一进鹿园就知道太子偷情的事情瞒不住了,就立刻躲到旁边假装撒尿,躲开是非,而另一个不明是非侍卫就被康熙扇了大嘴巴。在抓到给太子放风的小太监之后,图里琛假装失手故意杀了他,为的就是杀人灭口,死无对证,有回旋的余地,保住康熙乃至皇家的颜面。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3)

而且细节在剧情台词和表演镜头语言上下功夫才有用,服道化的细致只能是锦上添花,人物不立起来,剧情不突出,这种精致就是舍本逐末。况且雍正王朝的服装在清宫剧中堪称上层,皇帝不是每天穿着那明晃晃的龙袍,亲王郡王四团蟒袍,贝勒贝子两团蟒袍,贵族穿锦衣丝绸,平民百姓穿布衣,社会阶层凭着服饰一目了然。

显然,当今的清宫戏根本没有这样的水平。

《雍正王朝》出自于著名小说家二月河,电视剧的剧本出自于编剧刘和平,然后由著名导演胡玫拍摄。看完二月河《雍正王朝》的原版小说后,刘和平就萌生了把其改编为电视剧的想法然后刘和平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来推定剧情,打磨剧本,剧本敲定后,下一步就该寻找导演了。

像雍正王朝这么优质的小说,要翻拍成电视剧并非易事。况且又是为央视量身定做的历史剧,质量必须过硬。因此必须要找到经验极为丰富的导演来引导,这样才对得起国家投下了巨资和大家的期望。

因此当时制片方找了11个导演,其中包括张艺谋、陈凯歌等大导演,竞争非常激烈。但一名名不见传的女导演胡玫,顺利的成为了黑马,获得了翻拍雍正王朝的权限。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4)

胡玫非常喜欢二月河的这部小说,把这本小说读了很多遍。当知道雍正王朝要翻拍成电视剧后,胡玫马上打电话给制片方,毛遂自荐。她对制片人刘文武说,“我完全读懂这本书写的是什么,就算不让我拍也没关系,但我要告诉你,这样的作品是不可多得的,我希望你一定要慎重”。因为只有我读懂了雍正。

看着胡玫针对雍正王朝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制片方也就放心的把导演位置交给她,就这样,胡玫成为《雍正王朝》的总导演。

由于通读了雍正王朝,胡玫对剧中人物角色非常看重,知道什么样的人该有着什么样的动作和表情。在她的导演下,全剧中没有一个人是完人,每个人都有缺点有过失。而正因为这些有血有肉的角色,才让雍正王朝彻底的走上了神剧的巅峰。

其中,《雍正王朝》全剧无配角,全都是主演。在这里我为大家挑出了雍正王朝中演技前四名的演员,正是因为他们的加盟,才让雍正王朝彻彻底底的成为了真正的清宫戏。他们分别是唐国强版雍正,焦晃版康熙,王绘春版八阿哥,杜志国版年羹尧。

“冷面”雍正

由于雍正这个角色,是整部剧的灵魂人物,因此剧组是非常慎重,在一片优秀演员中择优录取。

剧组的首选就是著名硬汉演员张丰毅,按照雍正的面相和性格,张丰毅也比较符合,因此导演和制片人都对其相当满意。然鹅,天有不测风云,就在签合同的前一个小时,出现了意外。张丰毅被陈凯歌抢去出演电影《荆轲刺秦王》(不知道当《雍正王朝》大火后,张丰毅有没有后悔?因为和《雍正王朝》相比,《荆轲刺秦王》真的算不上什么)。

主角张丰毅不能演了,但当时电视剧马上就开拍了,如果主演长期缺口,每天都会给剧组带来万以上的损失,严重的话《雍正王朝》电视剧翻拍就黄了,因此导演胡玫非常着急,马上着手寻找新的主演。

这个时候,有着“小鲜肉”的唐国强找上门来。

当时唐国强原本饰演八阿哥,但是他对这个角色不是特别满意,非常想演挑战当时唐国强原本饰演八阿哥,但是他对这个角色不是特别满意,非常想演挑战性更高的雍正。甚至找到导演胡玫商量可不可以给他演雍正的机会,但胡玫以长相白净,说话温儒尔雅,并不合适雍正霸气性格特征等等原因拒绝了唐国强。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5)

但是唐国强丝毫不气馁,一边准备着八爷的角色,一边读了很多关于雍正的书籍,暗自做了很多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得知张丰毅罢演后,唐国强立刻找到胡玫,商量替补雍正的事宜。在唐国强强大的演戏功底和学习了丰富的雍正王朝的知识影响下,胡玫终于答应让唐国强饰演雍正。

为了不辜负导演乃至全剧组的期待,唐国强在拍摄时从不让人提词,几千字的剧本干脆一次性背下来,拍摄时一气呵成的演完,几乎不给剧组添麻烦。

历史的结果证明了选择唐国强饰演雍正是非常正确的,不仅让雍正王朝的档次更上一层楼,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一心为国、不求虚名的雍正皇帝。而唐国强保持了全剧的阴狠表情成功演绎出了雍正皇帝的孤独感与封建帝皇特有的残忍。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6)

凭借着雍正王朝的巨大成功,唐国强成为了帝皇专业户。借助着雍正王朝的余威,唐国强在其后的演戏生涯中皇帝一角是越演越顺手,《雍正王朝》后唐国强把玉皇大帝,越王勾践,秦始皇,汉宣帝,拓跋焘,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宋仁宗,李元昊,成吉思汗,明太祖,建文帝,明太宗,南明隆武帝,皇太极和乾隆皇帝等等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皇帝都演了个遍,获得了一个“皇帝专业户”的美誉。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7)

唐太宗

“还原”康熙

在上世纪中,话剧员出身的演员基本上都有一个特征,那就是台词功底深厚,演技了得,舞台经验丰富。而雍正王朝中饰演康熙皇帝的焦晃老师恰恰就是话剧演员出身。

对于康熙这个角色,剧组也是相当的重视。特地邀请焦晃老师来饰演,但话剧员出身的焦晃老师起初并不愿意饰演电视剧。后面剧组直接把剧本交给焦晃翻阅,焦晃一看不要紧,看后做出了一个评价:“雍正王朝将是我国电视剧史的一部上乘之作”,立马同意饰演康熙。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8)

凭借着话剧团多年的深厚功底,焦晃把把康熙皇帝演的非常经典。如果不是因为这部电视剧叫雍正王朝,我们这些观众甚至会以为这部剧是康熙王朝。

事实上也是如此,《雍正王朝》这部剧前半部几乎可以说是真正的康熙王朝。陈道明饰演的是康熙皇帝,但焦晃老师感觉就是康熙皇帝本尊。康熙皇帝晚年的气质跟神态,都被焦晃老师拿捏的非常到位,一举一动,哪怕一个眼神,都把一位皇帝的精明狡诈演技的淋漓尽致。

焦晃版康熙用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成功地饰演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成功皇帝特有的精明与中庸,无论你从哪个方向去观察他,都会让你感受到一股不怒自威的帝皇之气。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9)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0)

谁饰演的康熙更好,一目了然

看完焦晃版的康熙后,后面的康熙我们都会不由自主的拿他们和焦晃版作对比,因为焦晃已经成为了康熙皇帝的模板。

“伪善”八阿哥

他曾塑造过诸如《武媚娘传奇》中宰相长孙无忌,《勇敢的心》中江湖大佬龙爷,少年包青天中庞太师等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角色,但他自己的名字却鲜有人知。

这位演技精湛,堪称实力派老戏骨的演员,就是王绘春老师。

在唐国强替补雍正皇帝后,八阿哥一角自然空缺下来。因此剧组也就找到了在圈内外有着诚实守信,忠厚仁义的王绘春。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1)

凭借着好品格和人缘来饰演雍正王朝中最大的反派八阿哥自然是不够,王绘春为了演好这个大反派,用自己深厚的演艺内力,把复杂的内心戏表现在脸上,让人捉摸不透,以至于许多观众对于八阿哥这一反派角色存疑。因为在他的演绎下,这个所谓的“反派”不仅待人温和有礼且运筹帷幄、颇富心机的性格,如果不是后面逼宫中显露出了其真面目,很多人都不敢把八阿哥当成反派来对待,毕竟自古以来,成王败寇而已。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2)

凭借着雍正王朝的成功,王绘春向全国观众展现出了自己的深厚功底,得到雍正王朝的粉丝喜爱和拥护。更是和唐国强的皇帝专业户相对应,拥有了“专业户”的美誉。

“霸道”年羹尧

《雍正王朝》中老戏骨如云,然而在一群大腕儿当中,杜志国依然凭借着他过硬的演技在《雍正王朝》演技最好的演员中有着一席之地。

杜志国本人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人身上拥有着刚毅的性格,男人味十足。让他演固执己见,杀伐果决的年羹尧年大将军是非常合适的。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3)

不过,和焦晃一样,杜志国一开始内心是不愿意演年羹尧的。因为他一听《雍正王朝》这部戏要拍6个月,而且自己只有20集的戏份,付出和回报不成比例,因此杜志国便打了退堂鼓。一看杜志国不想演,制片人罗浩还信誓旦旦地向杜志国保证,“你这部戏你演了要不火,你可以每年三十晚上打电话骂我”。

就这样杜志国在制片人“威逼利诱”下“赶鸭子上架”,饰演了年羹尧。

对于这个“争议”不亚于雍正的年羹尧,杜志国把一个寂寂无名的参将到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再到获罪重罚的戴罪囚徒跌宕起伏的内心变化演绎的惟妙惟肖。

年羹尧这一角色其实不比雍正,康熙,八阿哥这些角色好演。没有十分的表演功底是无法将这样一个人物演好的,但杜志国老师凭借精湛的演技和对人物的揣摩,成功塑造了这一角色。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4)

而杜志国努力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年羹尧成为他五十年的艺术生涯中饰演最成功的,也是最具有价值的角色。

未来,当人们提起杜志国时,都会不由自主的想起来当年叱咤风云的年大将军。而这一角色,将伴随杜志国一生。

未来清宫戏该走向何处

1999年,央视历史大剧雍正王朝横空出世,平均收视率14.39%,最高收视率将近20%,这是什么概念?说明了全国有五个电视的家庭就有一个在观看雍正王朝。

在以还珠格格为首的所谓清宫戏横扫中华大地前,雍正王朝才是中国正版清宫戏的行业标杆。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5)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雍正王朝不仅有着演员的深厚演技,更有着至今让人醍醐灌顶的剧情。

正是雍正王朝这部电视剧,让我一个小大学生见识到了宫廷朝堂权力斗争的残酷性,所谓“读书人”的虚伪,封建王朝统治下百姓水深火热的生活状况。可以这么说,《雍正王朝》为我们揭开了两千年封建统治下的遮羞布,让世人更加认清了什么是真正的“权力斗争”。

至于雍正王朝为什么这么成功呢?因为他们的剧情切合当年的社会百态,依靠专业人士来编译和饰演,这样的阵容不出高质量的精品电视剧才怪。

悲哀的是,近些年来高质量的清宫电视剧越来越少,打着清宫戏的穿越剧,宫斗剧充满了我们的荧屏。资本的逐利性在这方面展露无遗,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他们摒弃了制作精良的清宫戏,用制作成本低,回报高但内容低劣的宫斗剧来抢占市场。

一次看完雍正王朝解说合集(清宫戏该怎么拍)(16)

在这种劣币效应下,更加没有资本愿意涉足像雍正王朝这样的剧,而雍正王朝也成为了中国清宫戏最后的绝唱(走向共和是近代的,不算严格的清宫戏)。

不知道还有哪部清宫戏,能像《雍正王朝》一样,连续赢得了三项国家级大奖,“五个一工程奖”优秀电视剧奖、大众评选“金鹰节”最佳电视剧等8个奖项、国家电视剧“飞天奖”等等不计其数的大奖。

这些大奖,是社会对雍正王朝的肯定,更是中国大陆最后一部清宫戏的绝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