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匠/责编

中国电影股份公司北京海润影业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李骏执导,丁小洋编剧,钟汉良、李政宰、郎月婷等主演的悬疑动作电影《惊天大逆转》自7月15日自中国上映以来,好评如潮。该片有动作片的类型因素,又有悬疑片的情节细节,更有喜剧片的惊喜刺激,被视为领跑暑期档的华语悬疑犯罪动作片力作。

届时记者采访了《惊天大逆转》的编剧丁小洋,听他说一说来自足球场的灵感最终变成了一部关于球场安炸弹的警匪片的过程,他是怎样进行类型片创作的?金句频出的他对于电影,对于编剧和导演的沟通等现实情况做了哪些生动有趣的比喻?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1)

▲编剧丁小洋

一、《惊天大逆转》:如何创作发生在韩国的动作悬疑电影

1、源起,怎么想到创作这样一个故事?

丁小洋:2008年年底,我在电视上看了北京国安主场对天津泰达那场“经典”比赛,因为对裁判判罚不满,两队球迷疯狂对骂,解说员的声音都盖不住现场的骂声,当时我想这个时候一个天津泰达的球迷冲进国安球迷的看台会是什么后果……整个电影就是从这么一个片段一点点生长出来的。

本片全程以“赌”字贯穿,开篇就提到了“赌”的三重境界:不怕输、输不怕、怕不输。剧作中是如何考量的?是一开始就定位的吗?

丁小洋:我是四川人,高中时候很喜欢打麻将,那几年把这一辈子的麻将都打完了(现在不打了),“三重境界”是我那个时候编的一个段子:

不怕输:不怕输是上桌前基本心理建设;

输不怕:不管怎么输都不下桌,血战到底,迟早能逆转出极品;

怕不输:当你到达赌的至高境界,赌桌上跟开挂一样,逢赌必赢,孤独求败,真的不想再赢下去了……

电影的“面具人”,嗜赌如命,被人毁容,有自杀倾向,同时,他又是一个高智商罪犯,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会自创很多“金句”,在他一登场的时候,就给他一个明确的标签。因为这个人物和赌有关,我便回想起了“三重境界”这个段子,结果非常切合。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夹带私货”。

真正的反派其实是弟弟郭志华,我们对他的定位是 “《七宗罪》里面的凯文斯派西假扮《黑暗骑士》里的小丑,但他内心住着一个汉尼拔”。呵呵,“疯”也有三重境界。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2)

在剧本创作中,对于韩国主角和发生在韩国是如何处理的?

丁小洋:最初的故事是以中超联赛为背景的警匪故事,因为审查上的种种原因,剧本被要求修改关于“警察在90%时间里都被犯罪牵着鼻子走”,但是如果我们这么做了,就等于推翻了整个剧本。毕竟我们不是在创作《解救吴先生》这种以真实案例为背景,几乎如同纪录片的警匪电影。我们能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去掉“中国警察”这层设定,所以才把故事搬到海外。

当然,中间也走了一些弯路,去了一些别的国家,最终选择了韩国。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足球,2013年刚好恒达战胜首尔FC拿到了亚冠冠军。

我和导演一直都坚持一个信念:选择韩国,我们不是要做韩国犯罪电影,而是要在韩国做好莱坞式的警匪片。所以,我在创作“姜警官”这一形象的时候,彻底颠覆了韩国电影里常见的那种宋康昊式的,粗鲁暴力,充满蓝领气质警察形象。后来韩方的工作人员对此的评价是“这不是韩国警察,这是美国的FBI”。

对我来说,这是肯定。我在写的时候并不知道会由李政宰来扮演这个角色,结果他自身的气场和绅士风度和剧本里的“姜警官”高度切合。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3)

片尾的设计是意味着提前铺垫了续集吗?

丁小洋:续集的概念是导演去韩国看景回来之后,我们对细节进行了一些修改,在这个过程中,续集的概念冒出来了。导演跟我说,既然这次都已经走到韩国了,就不要回头了,应该走的更远。我说对,我们现在只是拍完了《钢铁侠》,后面还有《复仇者联盟》,甚至整个漫威宇宙。

这才是类型片正确的升级方式。

关于续集我可以透露的是,黑钥匙只是冰山的一角,接下来的故事背景会更大,涉及到全球洗黑钱金融系统。至于彩蛋里那只手是谁的,大家不用去猜了,那是个续集里的一个重要人物,在本片里并没有出现过。非得要个答案,我只能说那只手是导演的,因为那个镜头里确实是导演的手入画拍摄。

续集,我会贯彻“敢想敢做”编剧风格。导演会继续使用国际化的制作模式。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4)

二、合作,脑洞大开需要好的制作配合

跟导演的合作,是第一次合作吗?

丁小洋:是的。但没想到一次就四年,呵呵。

本来之前《100分钟》我是打算自己拍的,后来因为审查搁置,为了赚钱我又接了其他活儿,这事儿就放下了。2012年通过中影,这个剧本被送到了李骏导演手里。

我跟李导几年前我们就见过,但没合作过。我看过他拍的电视剧,《落地请开手机》我最喜欢海青演的那几集,张力不输美剧。第一次见面,他告诉我他想做一个非常好莱坞式的警匪电影。这和我不谋而合。

我对李骏导演的评价是,“他是我合作过的最好的文学策划”。我们的合作,不是他提要求我来写;而是我先写,遇到问题,再让他来帮我做判断。

导演的意见是后置的,是隐形的,我认为这是激发编剧潜力最好的方式。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5)

在悬疑电影中,动作戏在剧作上是怎么处理的?跟导演的沟通是什么样子的?

丁小洋:四个字“斗智斗勇”。类型片的创作,一定要清楚,什么时候该给观众看什么。

前面用人物关系和悬念不断把观众情绪往上推,电影里警察和嫌疑犯的“斗智”也是创作者和观众的斗智。到了第三幕了,必须给观众情绪一个释放出口,动作场面应该集中爆发,这就是“斗勇”。

具体写作而言,从姜警官进入大厦,到最后追车结束,打斗过程是我写出一个基本概念,走一个游戏闯关的模式:先徒手打,然后器械,然后手枪,再是自动步枪,最后是一个大BOSS,最后是爆炸……具体的动作设计,都是韩国的动作团队去完成的。

拍摄中,我并没有去韩国,我和导演基本都是通过微信来沟通,只是进行一些细节的调整,大的改动基本没有。因为对于这样一部电影,故事环环相扣,制作规模很大,涉及到多国语言,随意更改剧本等于自杀。这是我作为编剧,最被尊重的一次。

只有一场戏是导演更改了没有告诉我的,就是最后的追车戏。原剧本里写的是姜警官带人在桥头堵住大巴的去路。导演觉得,在“面具人”自杀之前,必须要让观众的情绪High到极致。剧本里已经有的“打斗——枪战——爆炸”三个环节,导演觉得还不够,于是又加上了一场追车戏。

我在看初剪的时候便说,最后三十分钟,我提不出任何意见。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6)

这个剧本蛮大胆的,写的时候不会怕脑洞开的太大有制作压力吗?

丁小洋:写的时候一点这方面的压力都没有,投资方比我还清楚,这个剧本的优势就是可以让他们花很低的预算做出大片的效果。

我的目标很简单,要把观众牢牢的锁在座椅上100分钟,完全靠场面是不可能的,真正能带着观众走的,是“互动”。就是不断的让观众去猜,接下来会怎么样,这就是一场创作者和观众的赌博。开始的时候,会让观众会赢,(他们猜到,是我们让他们猜到),最后再给他们来个大逆转。

《惊天大逆转》就是一场智力游戏,但这场游戏的结果,观众要是输了,走出影院,他们才会满足。

尽管“脑洞”可以减轻制作压力。但当我第一次在电影院看到成片的时候,还是有一个感慨:钱要是再多点就好了。

如果追车戏有几个航拍的大全景;

如果球场的戏拍摄周期还能再长一点;

如果特效再精致一点……

作为类型片而言,《惊天大逆转》已经无限接近好莱坞了,所以总会不自觉的跟同类型的好莱坞电影去比较。可能,全世界最苛刻的观众就是编剧了吧。

电影就好像一个美女,如果她走在乡间小路上,不一定非得穿裙子;

如果她生活在校园里,也不需要拎名牌包包;

如果她是在家里,没化妆都无所谓。

但是,这个美女今晚要去参加舞会走红毯,如果她没有一件像样的晚礼服,她就是美如范冰冰也无法艳压群芳。

乡间、校园、家里和舞会,就是类型。如果我们选择了舞会,就得尊重舞会的礼仪和审美。

且不管《惊天大逆转》最终结果如何,它至少证明了一件事情:只要用心,每个人都可以做灰姑娘。那么迟早会有人为你送上金马车、晚礼服和水晶鞋。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7)

听说您自己也是导演,所以在剧本创作上会跟一般编剧有不同吗?跟导演的沟通会不会更顺畅?

丁小洋:导演的工作经验让我在做编剧的时候会有“做减法”的思维方式。

当你真正拍过电影,你会明白,不是每条意见都可以被采纳,拍电影不是拍段子集锦;也不是拍广告,客户永远是对的。

好的剧本概念要简单,过程要复杂。编剧要帮助导演、制片人明白他们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什么才是重点。

对于类型片而言,沟通比创作更重要,因为沟通是在建立判断标准。

《惊天大逆转》里的很多关键情节,我会做很多的设计,摆出很多可能性,让导演来评估气氛对不对,好不好看,对人物有何影响,会把故事引向什么方向……类型片剧本创作很难有完美的情节,因为每一种设置,都有它的优势和弊端,必须做选择。

比如,关于电影后10分钟的反高潮,我有过另外一种设计:““面具人”没有把U盘放到杨曦口袋,他的计划已经彻底成功了。杨曦主动去郭志华家,想把郭志达治疗的视频带给他,无意中发现了郭志华的真相。所以郭志华必须杀人灭口……”这样做的好处是回避了“U盘进水”这个bug;但是会显得杨曦最后识破郭志华完全是一种侥幸,我们必须做这样的评估:回避Bug重要;还是杨曦从“郭志达”的签名推测出这是郭志华的计划,有一个破案的过程更重要。

最后我们的选择是观众更愿意看到一段很精彩的揭密,一段蒙太奇剪辑。那么U盘进水的BUG就是我们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不过,事实证明,会提出U盘进水的观众非常少,即使提的人也认为是个无伤大雅的小问题。而最后那段揭密真相,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类型片之所以“类型”,就是观众已经准备好了进电影院是来看什么,所以创作者一定要尊重这一点。

类型片之所以“类型”,就是观众已经准备好了进电影院是来看什么,所以创作者一定要尊重这一点。

至于编剧如何和导演沟通,我也分为三重境界:

第一层,编剧是“女仆”,你怎么说我怎么做;

第二层,编剧是“女朋友”,没有人比你更了解导演,你比导演更清楚他想要什么,导演眉飞色舞的描述了一场XXX的戏;你听懂了然后说,导演,其实你并不是真的想要我写XXX,你想要的其实是OOO吧?那么,请忘记XXX,让我来帮你实现OOO吧。

第三层,编剧是“女神”,导演已经很清楚他要的是什么,你当然也清楚,但是,千万不能随便给他,你必须给他很多任务,一件件完成了,他才能得到他想要的。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8)

三、商业类型片的创作,要敢想敢做,要跟懂戏的人合作

中国特别缺乏像《惊天大逆转》这样的类型片,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丁小洋:好莱坞五十年代,是一个科幻片爆炸的时期,后来很多经典科幻,都能在那个时代找到源头。那些导演的名字我一个都说不上来。但是每个人都知道斯皮尔伯格、卢卡斯、雷德利斯科特、约翰卡朋特……他们就是被那些电影喂大的。

我是想说,类型片是需要土壤的。

这正好是中国电影缺乏的。所以很多同行一说起做类型片,就一心想要出爆款。对于他们来说,类型片必须是《捉妖记》、《泰囧》、《寻龙诀》……每个人都在想拍一百分的电影,内外兼修,名利双收。这完全不符合概率学嘛。

电影能拍出来的满分,只有八十分,剩下的10分是营销给的,另外10分是上天给的。电影人应该追求的是高质量的类型片,而不是爆款电影。

更可怕的是,现在资本来了,我们要做500分的电影!臣妾做不到啊。没关系,剩下的450分交给IP。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9)

你接下来的创作方向是什么?是商业类型片吗?

丁小洋:我经常开电影策划会的时候,聊到某个项目,有人说这次要在类型片的基础上来点突破,好,接下来举的例子,都是港片,韩国片,美国片……这很奇怪,我们没有金字塔的底层。我们都在“突破”外国电影。

编剧和导演对我来说同等重要。

作为编剧,我会帮助导演制片人做一些扎扎实实的项目,学习世界上优秀商业电影的技巧,但是俱备中国特有背景的类型片。我希望我写的剧本对得起创作班底,投资人和观众的。这份工作更重要的价值是,它是在慢慢完善中国电影的工业体系。我们先铺金字塔的底层。

作为导演,我正在准备一些有冒险性、探索性、有我独特表达的作品。当然,也是商业类型片。只不过,作为导演的我,要试着去突破作为编剧的我。

这么说吧,作为编剧,观众可以看到我的脑洞;但是作为导演,观众是看不到的,因为他们已经站在我的脑洞里了。

你觉得商业类型片的剧本创作会有什么不同吗?有什么建议?

丁小洋世界上只有两种电影:作者电影和类型片。无论是表达自我还是制造产品,都应该纯粹。

如果你马上要写一个类型片剧本,先问自己,这部电影不需要什么。通常,不需要的就是你自以为是的情怀。

情怀是糟糕的编剧的精神上的性病,迫不及待的想把它传染给每个观众。

放下情怀,专注技术。

编剧的技术就是预测每一场戏,观众想要什么。然后选择,给还是不给?

尊重观众,但不讨好。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10)

您做职业编剧那么多年,对年轻编剧有什么经验分享?

丁小洋:还是回到足球吧。如果说一个电影创作团队是一支足球队,那么导演就是球队的主教练,负责正确的人安放到正确的位置。

制作班底就是后卫,球队安身立命的基础。

演员就是前锋,每个人的努力都是为了能让他们开花结果。

而编剧,就是中场。别人控制的是球,你的控制的是比赛。

所以,亲爱的同行,像齐达内一样去工作吧:稳定,大局观,控制,还有想象力。

风雨兼程电影解析(惊天大逆转编剧丁小洋)(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