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之中,如何成为一个作威作福、听调不听宣的土皇帝?在这方面,拥有悠久历史的老祖宗们早就有极为精辟的总结——有枪才是草头王。不过,当时间进入民国以后,形势还是发生了变化,仅仅有枪已经不是最惬意的。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1)

军阀割据的民国

只有如山西王阎锡山、云南王龙云、东北王张作霖这样既拥有自己的军队、也拥有自己地盘的军阀,才是最让人羡慕的。

然而,中华大地面积虽大,土地终究是有限的。也因此,民国时期诞生了许多拥有自己的军队,但却始终没有自己地盘的漂泊军阀。

由于这些军阀并没有自己的地盘,也就意味着无法拥有稳定的收入、后勤以及兵员补给。所以,这些军阀虽然也掌握枪杆子,却只能算军阀之中的二流货色,往往还要看其他大军阀的眼色行事。

自然而然的,这些军阀也就想更上一步,占据一地,拥有自己的地盘,成为名副其实可以生杀予夺的土皇帝。而民国时期,崛起于河南一带的小军阀孙殿英,正是这样一个人。

孙殿英是河南人,1889年出生于河南永城。孙殿英出生的家庭条件还是不错的,也因此,父母有余力让他进入私塾读书。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2)

孙殿英(右一)

然而,他的父亲却并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由于一贯在当地游手好闲,不但把年幼的孙殿英带坏了,甚至还曾将人打死不得不入狱,并最终死在了狱中。

父亲作风不正又死在狱中,因此,孙殿英的童年其实是并不完整的,而且,不完整的童年也使得孙殿英养成了许多坏习惯。

他变得游手好闲,不愿意读书。甚至读书期间,因为老师责罚,孙殿英放火烧了学堂,最终被赶出了校门。也正是因为父亲的去世和自己的肆意妄为,孙家很快家道中落,最难时,母亲不得不带着孙殿英以乞讨为生。

而且更为糟糕的是,年幼时的孙殿英还染上了致死率极高的天花,不过好在孙殿英没有死。不过,他还是和康熙一样因为天花留下来满脸的麻坑,所以,他和康熙皇帝一样,也有一个外号——孙大麻子。

由于从小路就走歪了,所以,被母亲一手拉扯大的孙殿英,并没有如母亲所愿走上正途,反而如他的父亲一样四处私混,游手好闲。尤其是年长之后,他更是结识了当地的一大批流氓赌棍,开始在赌场钱庄厮混。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3)

民国河南地图

不过,与许多眼高手低的小混混不同,孙殿英确实是颇有天赋的。他脑子灵活,身体强壮,因此,在赌场中厮混的孙殿英不但没有欠上一身债,甚至还凭借高超的手艺和灵活的脑子,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赌场高手,发了不小的财。

孙殿英成年时,正是清朝灭亡民国建立之时,当时,全国一片混乱,一个有野心的混混头子或土匪头子,只要敢揭竿而起,又有一定的运气,就可以占据一地,成为作威作福的土皇帝。

早已不甘寂寞的孙殿英也看到了这样的场景,眼馋于此,1914年,25岁的孙殿英投入了亦兵亦匪的军阀头子张平的手下,成为了这支土匪的一名伙夫。

不过,与许多浑浑噩噩只为了混口饭吃的普通军阀士兵不同,孙殿英目的性明确且头脑灵活,而且在当地厮混已久,是远近闻名的混混头子和赌场高手。

因此,孙殿英在张平的麾下混得风生水起,甚至还伙同多人做起了贩卖鸦片的生意。最巅峰时期,孙殿英甚至一度拥有了自己的品牌——殿鹰牌鸦片,并因此发了财。

然而,在乱世之中厮混的孙殿英再了解不过,在民国时期光有钱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枪杆的保护,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

因此,孙殿英利用当时河南西部一片混乱、各势力纷纷组建封建会道门的机会,自己也趁机加入了豫西的会道门——庙会道。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4)

民国河南

凭借高超的手段和灵活的头脑,孙殿英只用了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成为了庙会道的头目,还收了不少徒子徒孙,在当地势力大增。

所以,靠着庙会道头目的身份,再加上自己以往风生水起的鸦片买卖,孙殿英在河南过得无比惬意,一边赚着大钱,一边又与当地各方势力交好。

不过,这一切随着1922年吴佩孚率直系军队进驻洛阳,开始灰飞烟灭。当时,吴佩孚对包括孙殿英在内的各类鸦片贩子进行大肆打击,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为了防止被吴佩孚逮捕枪毙,孙殿英不得不逃往陕州。

离开河南老家之后,孙殿英依然不甘寂寞,他最终选择投靠了河南陆军第一混成旅团长兼豫西镇守使丁香玲。

作为驻防一地的小军阀,丁香玲对于这个以贩卖鸦片著称且势力不小的封建会道门头子颇为了解。因此,丁香玲继续让他贩卖鸦片,至于所获钱财,则由几个人瓜分。

也正是因为为丁香玲赚了不少的钱,孙殿英的职位也有了晋升,他很快被晋升为机关枪连连长。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5)

鸦片

1924年,吴佩孚与奉系军阀张作霖的战争再次爆发,这就是著名的第2次直奉战争。

这场战争波及东北及华北十多个省份,参战的军队更是数十万人。在这场规模庞大的大战之中,属于丁香玲的军队也奉命开赴前线。

然而,第2次直奉战争最终以吴佩孚的失利宣布告终。第2次直奉战争,吴佩孚所部几乎全军覆没。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孙殿英率自己麾下的机关枪连以及同属于丁香零部的一个骑兵连在陕州哗变,宣布脱离丁香玲。

脱离原部队后,孙殿英率两个连到达洛阳,并趁奉军尚未到达、吴佩孚在河南的统治崩溃的间隙,率部四处抢掠枪支弹药,并不断招兵买马,很快将只有两个连的军队扩至数千人的规模。

也正是趁着第2次直奉战争直系崩溃的间隙,孙殿英这个原本的庙道会头子、鸦片贩子和赌棍,一跃成为当地独领一军拥有数千人马的小军阀头子。

拥有自己的军队之后,孙殿英率领麾下的几千人最终投入了镇嵩军的行列。被镇嵩军将领、豫陕甘剿匪副总司令憨玉琨编为为第五混成旅,孙殿英自然是旅长,当时,他奉命驻防在密县。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6)

孙殿英盗墓东陵

然而,终于有了编制后的孙殿英却并没有安稳多久。很快,由于憨玉琨在与国民军胡景翼部的大战中失败,本人也被打死,所以,孙殿英再次转换门庭,改投了国民军,成为国民军第三军副军长兼第2师师长叶泉的部下。当时,孙殿英所部被编为国民军第2师下辖的一个旅。

不过,这种投靠其实是有条件的,孙殿英的军队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叶泉无法直接控制孙殿英的部队。也因此,当国民第三军奉命从河南前往陕西时,不愿离开自己已经十分熟悉且颇具影响力的家乡的孙殿英,最终选择脱离国民第三军,并进入伏牛山区。

当时,伏牛山区与全国大多数山区一样,土匪遍地,民不聊生。然而,脱离国民三军后的孙殿英反倒如鱼得水,他在伏牛山区开始大肆招收土匪民团,扩大队伍。

所以,到1925年秋天孙殿英投靠山东军阀张宗昌时,他已经拥有了五六千人的规模的庞大军队。也因此,这一次投靠孙张宗昌他再次升官了,他被张宗昌委任为第5师师长,下辖两个旅。

孙殿英在各方势力中反复横跳,为啥还能一直被接纳呢?包括张宗昌在内的各大军阀之所以不断收编如孙殿英这样的小军阀,当然不是发善心,更不是官职太多无处委任,而是也有自己的目的,那就是,他们希望这些小军阀作为炮灰,为他们打仗拼命。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7)

张宗昌

因此,被收编后不久,1926年春天,孙殿英就奉命率部在河南参加了张宗昌与国民军的战斗。也正是在这场军阀混战中,孙殿英立下战功,并因此被张宗昌任命为直鲁联军第十四军军长。

在此之后,在张宗昌的麾下孙殿英混了不短的一段时间。例如,1927年,他参加与北伐军的战争,也曾调往河北大名县,担任大名镇守使。

也正是此时,在乱世之中厮混的十几年的孙殿英,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儿。然而此时已经是1927年,包括张宗昌在内的北洋军阀已经如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因此,拥有大名之后,屁股还没坐稳,孙殿英就再次被张宗昌派往河南北部地区与北伐军冯玉祥部作战,这一次,孙殿英被冯玉祥击败,并率部退往冀东一带。

认识到北伐军强大的战斗力和即将占领全国的现状之后,孙殿英没有丝毫的思想负担,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张宗昌,投入蒋介石的怀抱。因此,他被任命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麾下兵力约1万余人。

1928年,国民党四大军军阀二次北伐,将张作霖赶回关外以后,孙殿英奉命驻扎在冀东地区,而当时,他驻防的地点离清朝皇室的墓葬——东陵只有一山之隔。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8)

孙殿英盗墓清东陵

也因此,孙殿英做下了让他闻名全国的第一件事——盗墓清东陵。孙殿英率军直接挖开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帝的墓葬,并因此获得了大量价值连城的古董。

也正是因为盗墓清东陵,孙殿英不但成为当时中国最著名的盗墓军阀,还在此次盗墓中发了不小的财。也因此,虽然被全国声讨,但孙殿英却依然全身而退——在大量古董贿赂之下,蒋介石、宋美龄、戴笠等人都纷纷为孙殿英打掩护。

1929年秋天,孙殿英所部再次改变番号,这一次他的番号为新编第十军,驻防地为河南商丘。不久之后,1930年,规模空前的军阀混战——中原大战爆发。

这一次,蒋介石以一敌三,面对的是势力兵力都不在他之下的冯玉祥、阎锡山和新桂系军阀。面对此次这种情景,孙殿英认为,冯玉祥、阎锡山的势力更大,胜利的希望也更大,

因此,他选择投靠冯玉祥一方,并被委任为第四方面军第5路总指挥兼安徽省主席。

然而,在各军阀中反复横跳的孙殿英,这一次却选择错了。中原大战,蒋介石以金元开道,击败了其他三路大军阀,一举奠定了国民政府最高统治者的地位。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9)

中原大战

因此,中原大战时,孙殿英所部不但被蒋介石的军队击溃,而且,他的安徽省主席职位也成了镜中月水中花。

被蒋介石打得落花流水之后,孙殿英选择投靠了张学良,并被改编为第40师。此后,孙殿英一直在张学良的麾下厮混。

1931年,孙殿英的第40师被扩编为第41军,下辖3个旅。1932年,日军进攻热河时,孙殿英还曾率麾下第41军参加热河抗战,并成为当时国民党各支军队中极少数表现优异、给予日军不小打击的部队。

然而,热河抗战孙殿英虽浴血奋战,他却发现,其他各路国民党军队只知道退却保存实力,不思抗战。失望之下,孙殿英率部撤出前线,并吞掉了汤玉麟的两个骑兵旅,一个步兵团。

因此,孙建英在热河抗战之后,兵力反而有了不小的扩充。然而,拥有数万军队的孙殿英却发现了他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没有拥有自己的地盘,数万大军始终漂浮不定,只能依靠大军阀赏口饭吃。

而且,由于并非这些大军阀的嫡系,他的部队往往还作为为王前驱的炮灰。所以毫不意外的,孙殿英开始向往拥有自己的地盘。但是,地盘都是有主儿的,这些主儿还都是惹不起的大军阀。

而就在这时,蒋介石也看到了孙殿英这支规模不小的力量。此时,孙殿英正在被冯玉祥的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拉拢。为了防止冯玉祥东山再起,蒋介石决定将孙殿英调虎离山。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10)

冯玉祥

因此,他将孙殿英任命为青海屯垦督办,命孙殿英率部离开察哈尔,前往西北地区。

孙殿英虽然知道蒋介石的这个任命不安好心,目的是驱虎吞狼,然而,急需自己地盘、已经到了发展瓶颈的孙殿英,还是将这个命令视为天赐良机。

如果他能够顺利到达青海并击败占据青海的军阀马步芳,那么很显然,他将从此拥有自己的地盘,并再也不用看其他大军阀的脸色。

因此,1934年春,孙殿英率麾下大军向西北开进,孙殿英的到来令占据西北的马家军极为紧张。当时,占据青海的马步芳、马步青,占据宁夏、甘肃的马鸿宾、马鸿逵难得的联合起来,开始发动了著名的四马拒孙之战。

当时,深知这是一场硬仗的孙殿英几乎竭尽全力,一路上,通过收编土匪和其他各路小军阀,孙殿英组织了高达7万的大军。而作为抵抗孙殿英进入青海的西北马家军也竭尽全力,集结了4万大军。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11)

马步芳

1934年1月,随着孙殿英率大军到达宁夏,孙殿英与马家军在宁夏城于爆发了激烈的大战。双方的战斗从一爆发就十分激烈。孙殿英也一度取得优势。

然而,由于孙殿英孤军深入西北,无法获得后勤补给,再加上马家军经营西北数十年时间,拥有地利和人和的优势。

最釜底抽薪的是,在最激烈时,蒋介石不断给孙殿英施加压力。当时,蒋介石一方面停发了孙殿英41军的军饷和给养,另一方面,还在关键时刻撤掉了孙殿英青海西区屯垦督办署的职务,劝告孙殿英解甲归田,令孙殿英所部军心涣散。

所以,在内外交困之下,孙殿英与马家军经过长达4个月之久的激战后,最终以失败告终,孙殿英的7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

四马拒孙之战之后,孙殿英率残部撤往山西,残部被阎锡山收编,自己则躲入太原晋祠暂时隐居。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12)

右一是阎锡山

不过,如孙殿英这样几乎白手起家的乱世小军阀,最大的优点就是永不气馁,即便几乎输光所有本钱,孙殿英依然不甘寂寞。

全面抗战爆发后,孙殿英获得了新的职务,他被宋哲元任命为冀北民军司令。倚仗于此,孙殿英开始大肆收容溃兵土匪,并很快从光杆司令发展成一支高达1万多人的军队。

有枪有人,自然也会有相应的帽子。1938年,在面见蒋介石后,孙殿英得到了一个暂编第五军的番号。此后,孙殿英率部一直在河北河南地区作战。

原本,在敌后作战条件虽然艰苦,但也不失为抗战英雄。然而,就在1943年,离日寇投降只有两年,二战即将胜利之际,孙殿英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愚蠢决定:面对日寇的包围,选择当了汉奸。

两年之后日寇投降,蒋介石由于急于打内战,对于包括孙殿英在内的许多汉奸并没有做多大的惩处,反而将孙殿英所部编为新编第四路军,让他率部进攻解放军。

孙殿英只动了慈禧的墓(不仅挖过慈禧墓)(13)

解放战争

然而,这些汉奸部队的加入显然无法改变蒋介石灭亡的命运,1947年5月1日,随着解放军攻克汤阴,孙殿英全军覆没,自己本人也被俘虏。

同年秋天,因为年事已高,再加上之前吸大烟的种种恶习,孙殿英在关押中患重病去世。结束了他跌宕起伏却并不光荣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