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食代

在竞争激烈和同质化的奶制品行业,人本关怀越来越成为品牌与消费者共鸣的关键。

6月底以来,堂食重启与迪士尼开园等好消息让上海这座城市加速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而对于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居民来说,重拾对生活与工作的热爱,找到往日的生活节奏,不仅需要自身的勇气与信心,更需要外界的鼓励和支持。

高端鲜奶新标杆品牌每日鲜语就发起了一场名为“重启美好,一起抱抱”的活动,用行动给予消费者治愈的力量。

上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日鲜语用抱抱)(1)

活动中,该品牌不仅用诙谐幽默的口吻再现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联合同行业的小伙伴一同行动,展现食品行业的一致关怀。

实际上,自上海疫情之初,每日鲜语就从未缺席。3月开始,该品牌就以自己的力量守卫着这座拥有2500万人口的大都市,确保作为生活必需品的鲜奶保供也保鲜。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

当下的治愈者

内容输出讲广度、情感共鸣求深度、行业联合有高度是每日鲜语此次活动的三大特点。

在项目立项之初,每日鲜语就确认了沟通的核心——拥抱。在握手、牵手、轻吻、拥抱等社交礼仪中,拥抱不仅是能够跨越性别、年龄、背景的高情感浓度表达,也是当下上海消费者期盼已久的仪式感回归。

此次,每日鲜语将拥抱演绎为“重启美好,一起抱抱”的主题,还以符号化做极简表达,在传播中贯穿始终。

内容创作上,每日鲜语深入生活细节,以放大镜式“连载”生活中的小确幸时刻。这也让其在内容上拥有广度,不管是哪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都能够从这里找到共鸣和感动。

从爷叔拥抱晨跑路上的大树,老阿姨拥抱同跳广场舞的姐妹,小女孩拥抱公园里的流浪猫,小伙子拥抱办公室里的同事,到小朋友拥抱自己的玩伴,在每日鲜语的镜头里,每个人的拥抱故事都因人而异,平凡而又感人。

上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日鲜语用抱抱)(2)

每个经历过的消费者也是故事的创作者,每日鲜语还将话筒交回给消费者,让他们说出自己的拥抱故事,也让“拥抱”的情感深度和浓度不断深入。

此次,KOL、KOC、素人等构成的金字塔式的传播结构让活动实现了从PGC到UGC的不间断内容创作,持续推高了活动的热度,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分众广告等平台实现广泛传播,话题持续发酵。

每日鲜语还致力于发动行业的力量,以行业高度来凸显生态内合作伙伴的一致消费者关怀。

这次,阿华田、奥利奥、虎头局渣打饼、每日黑巧、不二家糖果、妙可蓝多等众多零食品牌,OATLY、熊爪咖啡等燕麦奶及咖啡品牌,还有叮咚买菜、京东生鲜等平台企业都加入了发声阵营。

上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日鲜语用抱抱)(3)

不同于简单的蓝V转发合作,每日鲜语注重呈现与合作伙伴的内在联系,加强内容的创意表达。这也令其走出早餐场景的固有印象,加强与下午茶、咖啡等新兴场景和品类的绑定,并增加在即时配送平台的曝光。

不止于线上的沟通,线下的交流机会和强体验感提供也是疫后消费者期待的,而这也是每日鲜语着力于提供的。

此次,每日鲜语与熊爪咖啡晶品店合作,推出了一场线下品鉴活动,到场的消费者不仅可以品尝“抱抱特饮”,还能现场抱抱,拍照留影。

上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日鲜语用抱抱)(4)

上海是全国咖啡文化最盛行的地区之一,加深与咖啡品类的联系也将为每日鲜语拓宽消费场景。

线上线下整合的“抱抱”活动是每日鲜语注重消费者提升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持续输出积极、正向价值观的一次优秀案例。

目前,情绪价值的满足是消费者关注的一大焦点,也是鲜奶这样高消费频次的刚需品类需要格外努力的重点。

天猫食品发布的“2022食品饮料6大创新热点”趋势报告就显示,从生理健康到心理健康,随着社会与生活压力的侵袭,情绪满足的追求日趋强烈,87%的消费者认为,美食除了味蕾满足外,还带来放松和情绪满足。

于每日鲜语而言,“鲜能力”为本,情绪价值助攻,也将为其在上海地区持续赢得品牌好感,拉升这个鲜奶消费重镇的市场份额。

东吴证券研报就显示,华东区域的消费者对低温鲜奶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明显更高。早在2020年,上海的鲜奶渗透率就已达72%,远高于全国平均的31%。

曾经的守“沪”者

于上海人民而言,被每日鲜语打动,故事要开始得更早一些。

疫情早期,采购物资上的困难让平日里随处可以购买的鲜牛奶,也成为一种小奢望。急消费者之所急,想消费者之所想,每日鲜语迅速行动,第一时间响应消费者的诉求,在特殊时间也坚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期间,每日鲜语则专注于生产、储存、销售、运输的全链条管理,确保每个环节都不掉链子

上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日鲜语用抱抱)(5)

生产上,品牌每天从马鞍山工厂调配当日生产的鲜奶;销售上,小程序团购等数字化工具被及时启动,销售人员亲自上阵当团长;运输上,自有的云豹物流做好了鲜奶这个短保品的全程冷链保证。

紧张的保供工作上,每日鲜语还体现了特别的人文关怀,为社区孤寡老人免费送鲜奶,凸显了其企业社会责任的全局观。

做好送鲜奶这件小事背后是每日鲜语心系社会的大局意识。坚持消费者需求第一,不仅要求企业要锐意创新,于产品上开拓进取,更要时刻心系社会。风雨同行,更显责任之大和责任之重。

疫情下,得益于消费者高涨的健康意识,奶制品行业正持续受益。《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显示,2021年,奶类消费量5972万吨,比上年增长11.8%,增幅处于历史高位,明显高于近10年3.6%的平均增长率。

在行业众多品牌之中,每日鲜语的成绩单则格外靓丽。年报数据显示,2021年,该品牌系列销售额近翻倍增长,是行业增速的5倍。

高增长的背后是每日鲜语的长线经营思维与一个立体品牌的构建。它的A面是理性的,对于消费者营养诉求的持续关注与对应的“鲜能力”的不断突破是它的第一竞争力,这奠定了高品质的品牌形象;B面的它是感性的,对于社会责任的勇敢承担是它的第二竞争力,这塑造了品牌有温度、有正能量的形象。

纵使行业千变万化,但一个不断关注消费者诉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品牌将持续屹立潮头。

上海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每日鲜语用抱抱)(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