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1)

深度文娱导读:

“不管成功与否,是不是被网友批评,这对我来说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有收获,每一天都是在收获的,每一天都是在进步。”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2)

时间定格在2019年春日的某一天,还在导演《欢乐喜剧人》第五季的施嘉宁接受到一个特殊的任务:执导《极限挑战》第五季。众所周知,《欢乐喜剧人》与《极限挑战》皆是东方卫视主推的王牌综艺节目,但一个棚内、一个户外,两者之间的巨大差异让施嘉宁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在《极限挑战》第五季开播之际,深度文娱(ID: shenduwenyu)专访了施嘉宁导演。对施嘉宁而言,此次同时兼顾两个类型完全不一样的项目,既是一个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尝试和收获。

工作中探索:摸着石头过河

真正的“极限挑战”:不同类型节目同时操盘

采访施嘉宁导演时,已临近深夜。自接手《极限挑战》以来,从最开始的“兵荒马乱”到逐渐的“得心应手”,忙碌似乎就一直与他相伴。

“接手《极挑》比较突然,我没有任何准备。”当时,《喜剧人》还没有收官,两个节目档期相连。在以往,节目开录前通常有两到三个月的准备期。而从得知要接手到《极限挑战》第五季第一期节目录制,留给施嘉宁的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实际上,带给施嘉宁巨大压力的不仅仅是时间上的欠缺,更是两个节目间的强烈差别。《欢乐喜剧人》和《极限挑战》是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节目,而对施嘉宁而言,同时执掌两档节目也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我觉得在中国,鲜少有导演能够做到棚内的节目做得很成功、棚外的节目也做得很成功。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门类。虽然好的节目内核是一样的,但这两种类型的制作工艺存在天壤之别,而这正是最大的挑战。”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3)

内核一样,工艺不同。两档节目既有相通之处,也有不同的地方。在采访中,施嘉宁特别阐述了《极限挑战》与其他节目的不同之处。“首先,《极限挑战》的难度系数不同,不同于舞台上的喜剧,是一档户外的喜剧节目,因此必须重视各个环节。在游戏的设计、反转、意外上都要保证节目的喜剧性;第二,《极限挑战》是游戏化的剧情节目。这也是它跟其他户外节目最大的区别之处。节目中有起承转合的变化,这些变化又发生在游戏的框架中,这其实有很高的难度;第三,《极限挑战》是一个‘做人’的节目。通过剧情的设置和游戏的推进,来展现人物在其中的性格和个性。”在施嘉宁看来,这三个层面是《极限挑战》备受观众喜爱的重要原因,三者缺一不可。

面对着如此巨大的挑战,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施嘉宁在摸索的状态中接手。“整体状态就是去接触一个完全新的门类,我要自己一步步去摸索。户外综艺的剧本诞生、执行、完善,对我而言都是一个未知的过程,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4)

而其中最困难的一点应该是从《欢乐喜剧人》到《极限挑战》思维的转变。“之前我比较成功的节目都是棚内真人秀,有相对比较固定的场景,在场景中去展现;而户外真人秀则需要很强的游戏思维,游戏思维对我而言可能是最难的事情。之前的节目大多是剧情化的思维,但《极限挑战》更要有游戏化的思维;要让事情变得好玩,而不是平铺直叙。”《极限挑战》里面涉及很多环节、很多的想象力、很多出人意料的东西,观众爱看的那些“坑”,其实都包含深意。

在谈及《极限挑战》第五季的主题设置时,施嘉宁表示:“《极限挑战》的节目定位是一档亲民暖综,首先是一定要和国家、和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可以通过节目看到国家的表情、生活的细节,还有文化的特色,‘长江行’这个主题听上去很宏大,但是我们在表达上会坚持小切口、接地气,触及极具大众共鸣感的环保、美食等细分主题,生动细腻地反映民生、民俗、民情,一定要让大家看到生活、看到当下,保持对社会的观照和人生的思考。”

高效团队缔造者:摸索综艺节目“方法论”

对初次接手《极限挑战》的施嘉宁来说,户外喜剧真人秀的尝试充满挑战。幸运的是,施嘉宁拥有一支有经验并且有执行力的团队,能够一起并肩作战。“娱乐行业和其他各个行业是相通的,管理学上的基本理论也是一样的。不管做任何项目,团队都是最重要的。节目是一个合作型的项目,不能依靠个人的单打独斗,团队需要目标一致、人尽其用、分工明确。”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5)

在采访中,当谈及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施嘉宁形象地用踢足球来比喻。“如果你是一个教练的角色,要组建这样的足球队,在足球队中必须有前锋、中场、后卫,每一个位置大家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施嘉宁看来,做节目和踢足球是相通。作为教练有整个团队战术的思想,作为导演亦是如此。当这个团队对某个门类越来越有积累,每一个人在团队中的分工也就越来越明确。

同时,拥有多年综艺节目策划导演经验的施嘉宁,也慢慢摸索出综艺节目的“方法论”。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6)

“从现在的综艺发展来看,成功是有方法的。”施嘉宁在采访中曾提到,成功节目的内核都是一样的:清晰的顶层设计、很强的执行团队、寻找观众的痛点。而他也坦言,现在的电视媒体,在方法论上的实践还是不够的。“我一直觉得,电视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在内容创造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别。最关键的在于对观众痛点的分析,其实也就是受众需求。现在的受众是一个泛人群的概念,无论是音乐类、喜剧类、还是户外类真人秀节目,其实都在努力扩大受众面。而对于互联网媒体,由于数据的可分析性,受众需求分析要更加精准。”

对施嘉宁来说,他们这些奋斗在电视综艺节目第一线的人,现在更多的还是靠直觉。接下来,随着技术的发展,综艺节目会更加重视数据和理性分析。

生活中提升:综艺导演的成长之路

同时操盘《欢乐喜剧人》和《极限挑战》,施嘉宁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仿佛被按上了快进键。借用一句网上很流行的话,他现在是“感觉身体被掏空”。“做节目的时间越长,越没时间停下来休息和学习,便会觉得自己很空洞。做电视节目其实是一种消耗:消耗自己以往的积累。”

睁眼之后就开会,到凌晨两三点结束,这是施嘉宁最真实的生活状态。他鲜少有时间看书、看电影,即使是碎片化的时间,他也用来看其他节目以此来了解行业动态。“不断系统化地总结、梳理工作上的东西,这是我比较多的去做的事情。”他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多看多学多听,将所有时间都用来工作。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7)

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这几年,通过《欢乐喜剧人》,施嘉宁已经逐渐将喜剧节目做到了一个相对顶峰。处在舒适区的他,偶尔也渴望突破一下自己。而在此时接手《极限挑战》,也许恰逢其时。“新”导演必须要有新的改变。第五季节目阵容做出显著调整,老搭档和新朋友势必引发人物关系的变化,也多少带来节目风貌的革新。

在施嘉宁看来,“我不认为这是换血,我更愿意将它看成是扩容,因为工作繁忙暂时缺席的老搭档还是会回来,新鲜组合的伙伴还是会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以期给大家带来更好的表现。调适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在上海录制的首期,可以看成是全新一季的‘试水’,接下来去到重庆之后,我们在节目中纳入了职场的概念,让‘新老员工’通过团建的方式,敞开心扉,直面压力,互相打气。从目前已经录制的情况来看,大家在经历了最初的适应过程后,磨合一期比一期好。其实这就是人生的常态,任何一个公司、任何一个团队都不可能一成不变,永远有新进的员工、成长的员工,这是一个现实生态的反映。改变本身,就是对极挑精神的呼应。”

作为观众眼中的“空降”导演,施嘉宁承受着超乎寻常的压力。他不断调整自己,从最开始的焦虑到逐渐的坦然,这种压力更多的是来源于对节目的负责,他心态上反而没有太大的压力。“不管成功与否,是不是被网友批评,这对我来说都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有收获,每一天都是在收获的,每一天都是在进步。”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8)

以前,施嘉宁想过多尝试不同的节目;现在,他发现能把一档节目做到极致也非常不容易。“在一个门类里能够不断地去创新,不断地占领领头的位置,其实也是不容易的。”但从个人的角度讲,施嘉宁坦言他愿意去尝试其他门类的节目,就跟他此次接手《极限挑战》的心态一样,越去尝试不同的节目,思维和眼界会打开,在那时将之前的积累融会贯通,可能会产生质的提升。

从量变走向质变,这是每一个导演、每一档节目都需要经历的过程。作为曾经东方卫视最年轻的独立制作人,作为一个“过来人”,施嘉宁讲述了他对年轻导演的要求和期待。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9)

“对导演而言,坚持很重要,要向着一个方向坚持着去走。”在施嘉宁看来,一个导演成长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是底层的“优术”过程。导演要将电视行业或者综艺行业方方面面技术上的东西掌握,再掌握一个特别强的技巧。“每个导演都要经历一个打基础的过程,时间长了,便会有质变”;第二,导演要有“明道”的眼光。很多导演起步时精于某一个技术,但当开始策划整个节目时,便需要对这个节目进行宏观把控、顶层设计导;第三,导演要学会“取势”的能力,去寻找市场的空白和观众的痛点。谈及当年为何做喜剧节目,施嘉宁坦言当年市场上没人做喜剧节目,迎合了市场的需求;最后,也是最深层次的,导演要“正心”。“你自己内心对这个节目是否有使命感?为了给观众传递什么?你的使命感和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最后都会呈现在节目里面。”

“优术”“明道”“取势”“正心”,在施嘉宁看来这个是每一个优秀导演成长的过程。就像是一级一级地通关,越到上面的层面,“取势”和“正心”的能力越强。“同级别的节目之间的竞争,有时候不是技术上的竞争,而是源于你对趋势的判断,以及你内心真正纯粹的东西是什么。”

为什么极限挑战不换施嘉宁(专访极限挑战5总导演施嘉宁综艺节目要探究内心真正的纯粹)(10)

在用作品说话的时代,从一个节目往往就能看出一个导演的风格。也正如施嘉宁说的那样: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做出的节目就会有怎样的气质。导演成就作品,作品亦成就导演。

,